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jecsun (阳光打在我的脸上), 信区: CM
标  题: 珠三角失掉竞争力了吗(五)[转载]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Sat Sep 27 12:29:12 2003), 站内信件

【 以下文字转载自 Economy 讨论区 】
【 原文由 CHJ 所发表 】

对于珠三角(笔者本文里的珠三角都是大珠三角概念,即广东省划定的珠江三角

洲经济区范畴加上香港和澳门)来说,香港是它的龙头城市,深圳是它最耀眼的

明星城市,所以当怀疑香港和深圳的情绪漫延开来时,怀疑珠三角前景的气氛也

就形成了。

  正是在近两年,进行珠三角和长三角比较研究成为了一门显学,而许多研究

的结论竟然大都断定珠三角正在失掉(和长三角竞争的)竞争力。大家根据一些

现象就匆忙得出了结论,却没有去认真推敲逻辑关系的各个环节。其结果往往是

:似是而非。

  看淡珠三角的理由,除了对香港和深圳前途的看淡外,还常有如下具普遍性

的几个原因:其一,区域协调的关键是确立城市布局的格局,说白了就是确立一

个城市的龙头地位。可是谁是珠三角的龙头城市还存在着争论。如果说香港是的

话,那么由于存在着“一国两制”的因素,香港无法简便有力地和珠三角进行沟

通,发挥它的领导作用;其二,由于龙头城市不能确定,权力秩序不能确定,珠

三角的区域协调存在严重困难,各自为战,无法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各个城市

之间的产业结构严重趋同化,与相互紧密协作、各有分工的长三角相比,就缺乏

团队作战的优势;其三,由于缺少区域协调,加上一些关键资源的缺乏,珠三角

的产业升级步伐放慢,产业竞争优势下降。

  这些说法成立吗?猛一看似乎是成立的,但是许多环节都经不起推敲。此外

,有些问题珠三角存在,但长三角同样存在,并且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长三角的

问题就比珠三角轻一些,这样的话,如何能推论出珠三角不如长三角的说法?下

边笔者将详解一番。

  第一个问题,关于龙头之争,这一问题确实存在,但并非不能解决。

  首先,国内民间在渲染珠三角龙头之争的复杂性时,往往说香港、广州、深

圳三个城市都互不服气,想当龙头。我想这是误解了深圳的“区域性经济中心城

市”定位,事实上,在广东,定位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何止广州、深圳两家!珠

海、佛山、东莞都被定位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其实这定位不过是为了促进各地的

城市化水平而已,并非是要强调某个城市的领导地位。深圳的区域性经济中心城

市定位,其着力点更多地是放在全国的重要性及影响力这一块,而不是领导地位

,否则前深圳市长于幼军也不会老是强调“经济中心城市不一定只有一个,一个

地区可以有多个”这个论调了。

  也就是说,深圳并不是珠三角龙头的其中一个竞争者,真正想跟香港争当老

大的,其实不过是广州一个城市而已。弄清了这一点非常关键,因为这对确定谁

是珠三角龙头十分重要。如果深圳并不去跟香港广州争龙头,而是强调和香港的

城市一体化的话,那么广州原来仅有的一些潜在老大资格就会弱化很多,香港的

龙头地位就会更为巩固了。

  其次,广州之所以以为自己可以充当珠三角的龙头城市,是因为它总是囿于

小珠三角的理念,而非大珠三角思维,同时还有香港权杖不方便及于珠三角之故



  广州总是强调,它是珠三角的政治中心、商业中心、文化中心、教育中心、

交通中心……事实上,这些强调都是些眼界限于小珠三角的陈词滥调。政治中心

系指它的广东省省会的地位,这一点对谁是经济龙头影响不大,老是强调没有意

义,假如深圳直辖的话,立即就可击碎它的这一呓语。

  商业中心,是指一个城市的工商业发达程度,还是营商环境的便利程度,还

是指商业零售业的发达程度?工商业发达程度,广州显然无法跟香港相比,营商

环境更不要说了。商业零售业?除开香港不说,广州商业零售业的地位这几年连

深圳都不如了!以2002年为例,全省零售业十强中,深圳占了六个,而且第一、

第二、第三都是深圳的零售商!深圳的大型连锁超市在广州和珠三角大肆开店,

而广州原来所恃的两三家大型国营零售企业日渐式微……

  教育中心,这一块由于历史原因,确实广东省的高校大都集中在广州,其中

小学的教育水平也比较高。但是把香港也算进来的话,广州还是不是珠三角的教

育中心,也许就要另当别论了。

  文化中心,是指文化设施的多少,还是指粤文化大本营这一概念?广州人一

般强调的是后者。这里边也值得推敲,不错广州确实是粤文化的大本营,换一个

词“粤文化的老巢”也可以,但是是老巢就肯定是中心吗?而且,香港却是粤文

化和西洋文明接轨的结晶!它代表了一种方向。香港文化对粤文化甚至中国文化

的影响力这二十年来大家有目共睹,不必多言。

  交通中心,广州以前是,但是以后不一定就是。而且广州人这几年老是偷换

概念,把“交通中心”偷换成“物流中心”的概念。以前是,是指由于计划经济

的影响,广州成为华南地区的公路、铁路、航运的枢纽。其实算上香港的话,广

州早就不再是华南的空运、水运枢纽了,铁路这一块,地位越来越不重要。公路

这一块,广州人利用了省会优势,在这几年高速公路网的建设中,将自己置于中

心和枢纽位置,而香港和深圳又忽视了和珠三角高速公路网的联结,让广州占了

先机。

  迄今为止,香港与珠三角的陆路交通仍是瓶颈,和西岸的交通由于珠港澳大

桥不能上马而断链,东岸的交通,在深港口岸过境的通畅性上问题多多,行动迟

缓——深港西部通道的低速进展就是明证,而深圳和东莞、惠州、粤东地区的联

结也由于深圳城郊结合部的瓶颈而打了折扣。这是香港和深圳地方政府需要尽快

解决的事情。

  其实广州珠三角龙头城市的定位只是广州人的一厢情愿而已,无论是学术界

还是民间还是中央政府,都很清楚香港才是珠三角的经济龙头,是金字塔的最顶

端,而广州、深圳都是第二层级的中心城市。只要香港与珠三角的沟通便利性问

题得到解决,珠三角龙头城市之争也就不复存在。上海市人大副主任厉无畏说珠

三角整合最大难题是,香港不象上海那样便利地发挥作用,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难

解决,笔者将会在后边的珠三角整合路径部分中论证此事。

  第二个问题,珠三角的区域协调,笔者一向对所谓长三角协调得好而珠三角

协调得不好这一说法不以为然。区域之间协调的最大障碍就是行政力,因为份属

不同的行政区域,所以就有了各个城市的地方利益,达不成妥协,就会各自为政

。而纵看全中国,任何一个地方都会有严重的地方利益优先思想,省与省之间、

同一个省的市与市之间、同一个市的区与区、区与县之间、同一个区县的镇与镇

之间、同一个镇的村与村之间,矛盾普遍存在。其中一个规律是,越是行政级别

往上,因为级别更高、权力更大、支配资源的能力越强,也就更难以协调。因此

,珠三角仅仅是一个省内的不同城市,都如此地难以协调了,我不相信长三角的

三个省市之间就能那样的琴瑟和谐。

  之所以在媒体上大家看到的表象,好象是长三角之间主动协调分工合作,原

因可能有三:一,中央特别抬高上海的地位,要求江浙主动配合,有中央的干预

,事情好办得多,而且由于中央给上海的好处多多、油水多多,主动讨好上海可

以分沾些油水;二,三省市之间的龌龊由于较少报道,矛盾被掩盖了;三,长三

角各个城市之间,许多城市的经济发展不没有到可以和上海一争短长的地步,或

者其产业升级还没有到和上海产生激烈矛盾的地步,所以还没有到爆发点。

  三个原因里边,笔者相信第二点的分量很重。轰轰烈烈的“上海造神运动”

掩盖了长三角之间的矛盾。尽管这样,长三角各城市之间的不协调音符还是屡屡

显露出来:比如上海舍弃宁波北仑港而非要另建洋山港的问题,比如苏州、昆山

和上海在IC产业引进台资时的杀得眼红,比如上海在郊县建小特区引起的江浙两

省的不满,比如央行上海大区分行与南京大区分行之间的分割与矛盾。其实长三

角的不协调绝对不比珠三角少。

  即便是大家常说的珠三角的不协调例子里边,也有一些值得推敲。产业结构

的同构化,笔者在前文里已说过了,不一定就是坏事情,这里就不多说。基础设

施的重复建设方面,恐怕就有些小九九。

  港口方面,确实有些问题。香港与深圳的港口之间有竞争的因素,珠海高栏

港有点闲置,东莞虎门港建得有点多余,南沙港如果限定在为广州市自己服务的

话还没问题,如果想成为珠三角的枢纽港,那就会引发世界大战了。但是仔细想

一想,只有南沙港和虎门港建得有点理由不充分,其它大都还是有理由的。深圳

港不应看作是香港港口的竞争对手,而应看作是港深港口群的一部分,在这一点

上我想只有李嘉诚先生是个明白人。珠海高栏港有点超前,但是长远来说,珠三

角的西部地区需要这样一个大中型的港口,来作为香港-深圳主枢纽港的补充。惠

州港的定位已越来越朝向石油等散杂货码头的方向发展。南沙港若欲成为珠三角

的主枢纽港,它就会发现自己将面临香港-深圳的强有力竞争,而它的目标基本

  上不可能实现。至于虎门港,最多只能成为一个小补充,只要香港-深圳与珠

三角之间的陆运环境改善了,虎门港的竞争力就会大打折扣。也就是说,市场会

调节珠三角港口群之间的各自定位。

  机场方面,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珠海五大机场,现在看来,只有珠海

机场是闲置的。深圳机场建设的时候,招致许多批评的声音,认为有了香港和广

州机场,深圳没有必要建。有没有必要建市场说了算,事实上,由于深圳商务活

动的高度发达和旅游业的发展,仅仅深圳一个城市的客流量就足可满足深圳机场

的客源,事实上深圳机场的客源绝大部分是来源于深圳本地市场,东莞、惠州、

珠海只有小部分旅客选择深圳机场,即便如此,也没有影响深圳机场用短短的三

四年时间就成为全国第四大航空港。在深圳机场迅速成长的同时,香港和广州却

先后斥巨资建设自己的新机场以满足客流需要,就表明深圳机场并没有影响到香

港和广州机场的高速发展。至于珠海机场,珠海市本身已为它的决策失误承担了

痛苦的后果,在此就不再多说,即便如此,也有不少学者指出,与其说珠海机场

是重复建设,不如说澳门机场是重复建设,因为澳门机场比珠海机场稍后立项,

而且珠海方面提出了和澳门合建机场的建议,但被葡澳方面拒绝。

  事实上,长三角在基础设施方面的重复建设,其嫌疑应比珠三角大得多,港

口方面,除上海港外,宁波北仑港也定位为区域枢纽大港,而长江下游从南京到

南通,几乎每个城市都在大建自己的港口。机场方面,长三角地区仅上海就有两

个国际机场,加上杭州和南京两个国际机场,宁波、无锡、常州等也分别有自己

的机场,机场数量并不比珠三角少。

  因此,以基础设施重复建设来证明珠三角的协调性不如长三角的论调可以休

矣。

  第三个问题,产业结构的不够合理和产业升级的遇到瓶颈。这种论调也似是

而非。

  整个珠三角“轻重重轻”的格局已经或即将得到很大改善。由于投资40多亿

美元的中海壳牌大项目上马,珠三角石化工业的份量明显加重,这将极大地改善

珠三角的产业结构。汽车产业,广州本田的上升、丰田汽车和神龙汽车在广州的

布局,使得广州汽车产业在全国市场的地位大大提高。广钢和广船等机械制造业

在全国的份量偏轻,但也有提升的可能性。广州和惠州将成为珠三角的重化工业

基地。

  珠三角东部地区深圳东莞惠州三市的IT产业优势已很明显,而珠三角西部地

区的家电等诸多轻工制造业在全国的优势地位也已确立。这样的产业结构尽管仍

不够完善,但已日趋合理。

  产业升级方面,我不知道长三角到底表现出了怎样的优势,因为这个问题在

全国来说都是个大问题。仅仅是说台资提升了长三角的笔记本电脑制造业和半导

体产业的技术含量吗?

  珠三角同样也在做,只不过没有长三角那样优势突出而已。

  而且,传统的制造业就没有竞争力了吗?至少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期,估计

那仍是中国在国际竞争中的主要利器。

  说来说去,珠三角协调性不足的问题,其实主要说是一个龙头之争的问题没

有解决。然而这居然成为妖魔化珠三角运动的重要着力点,这真是一件让人哭笑

不得的事情。

  我要承认的是,我用“上海造神运动”和“妖魔化珠三角运动”两个词可能

真是夸张了一些,似乎我要指证谁人或某一种势力在暗中推动了这两个运动的形

成,其目的是为了打击珠三角以成全长三角的霸业似地。更接近事实的境况可能

是:人们并没有主动地、有组织地崇拜上海及长三角,同时抹黑香港、深圳和珠

三角,但是两三年来,人们的许多论调促成了这样一种情绪在全国的蔓延。客观

上,上海及长三角相对珠三角的优势被夸大了,而香港、深圳及珠三角的前景被

唱衰了。

  我觉得,几种情绪杂交起来导致了这种结果。一是珠三角官民间的焦虑情绪

,尤其是深圳和香港人对地方政府的不满情绪;二是上海人的骄傲心态;三是媒

体尤其是财经媒体的“上海崇拜”严重误导了大众的印象。

  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后遗症,香港经济迟迟不能重回景气,香港市民的焦虑

和惶恐是显而易见的。受到香港信心不足的影响,以及中央政治生态对珠三角尤

其是深圳的压抑,深圳人的心态也变得焦虑和不安,而政府不能迅速出台措施让

人民重拾信心,导致了不满和失望情绪在民间弥漫。而同时,由于上海和苏州的

大红大紫,长三角人尤其是上海人的自信心爆棚,使得人们产生了珠三角竞争力

衰退的臆想。

  是的,信心!所有的问题都出在这两个字上。正如笔者在前文所述的,信心

导致了景气,而景气会增加信心;如果失去了信心,也有可能导致景气丧失。现

在珠三角比长三角所缺的,其实就是信心而已。珠三角人民们自己的信心不足会

导致别的人们包括投资者对珠三角的信心不足,这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加强的

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媒体起了渲染和交叉感染的作用。

  作者身为媒体中人,深知其中的玄妙之处,也清醒地知道在中国媒体中间“

上海崇拜”情结是何等地深重,并如何地影响了媒体作出的判断和比较。

  媒体的从业者大都是年轻的知识分子,而且大部分人可以归入小资一族。上

海这样的城市对小资一族天生具有诱惑力,于是上海成为了小资一族的圣地。这

样的感受影响到了他们对城市和区域之间竞争力的判断。媒体中的小知们,尤其

是中国财经媒体中的从业者,大都不具有深厚的经济研究功底,却偏爱对中国指

点江山激扬文字,对城市品头论足,掌握了媒体话语权的他们轻率地下结论,并

影响了作为现在城市主流群体的年轻白领阶层。

  作者所供职的媒体是一家在全国较具影响的主流财经报纸,这两年来对经济

界的影响是有目共睹。在这家媒体的内容选择和倾向性上,“上海造神运动”和

“妖魔化珠三角运动”

  的痕迹十分明显。他们最为热衷的报道就是珠三角的跨国公司或知名企业将

总部迁往上海的新闻,并且对香港、深圳、广州的利好消息不屑一顾。编辑们拚

命指示记者寻找企业北迁的证据,完全不顾这有先入为主的嫌疑。以平安保险和

招商银行迁都上海的报道为例,编辑部不顾笔者对内情的了解和经过严密论证之

后的否定结论,执意要一再刊登这样的新闻,并认为这样的新闻极有卖点。相反

,对宁波杉杉集团迁都上海发展失利之后又把总部迁回宁波的新闻,编辑们却丝

毫不感兴趣。

  而珠三角及深圳人自己的反思却被媒体大炒特炒,仿佛进一步证实了“珠三

角不行了”、“深圳不行了”之类的判断。我从不反对深圳人彻底反思自己,但

我们的反思客观上帮助了“妖魔化珠三角运动”的流行,这样的流行进一步打击

了我们自己的信心,尽管我们现在最缺的其实仅仅是信心。

  笔者是否对此感到绝望呢?那倒也绝对不是。事实上,能够毫不留情地反思

自己,能够时时刻刻具有危机感,这正好说明了我们的竞争优势。日本人时时有

危机感,日本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色列从来没有安全感,然而以色列成

为一个经济和科技上的发达国家,并且以一个小小的国家,可以打败周边数个极

具尚武精神的穆斯林国家,让他们不得安生。香港和深圳有危机感,珠三角有危

机感,这绝对是好事情。如果太骄傲自满,那反而会有祸患。

  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无为而无不为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39.38]
--
※ 转载:·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39.38]
--
※ 转载:·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46.196]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