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wuliao (打着补丁的眼睛), 信区: Postgraduate
标  题: 灌水的历史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2004年11月16日23:29:15 星期二), 站内信件

灌水的历史

    “古往今来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灌水和宇宙的起源、人类的文明息息相关,而
中国人又是灌水的人中之龙,黄河水离地10米仍滔滔不绝,可见灌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部
分。整个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灌水史。

     万物之初,一只鸡蛋包含着整个宇宙。鸡蛋里有什么?有水--孕育生命的水,鸡蛋
里是一片混沌,漆黑一团,没有天地,没有日月星辰,更没有人类生存。可是,这团生命
之水,却孕育了创造世界的盘古开天辟地。盘古死后,他的血液变成了滚滚的江河,汗水
变成了雨露。后人写的诗中说,我以我血荐灌水,说的就是盘古的伟大精神。再后来,女
娲创造性地灌水和泥才捏造出人类,因此人体70%都是水,生命的主要运动形式就是灌水
,木乃伊就不能灌水--女娲可以说是宇宙灌水第一名啊……

    大约4000多年前,天下洪水泛滥成灾,西方人只好躲到诺亚方舟里,而勤劳勇敢的中
国始祖們欲与天公试比高。首先舜派大禹的父亲鲧去治水,鲧用堵截的办法,筑堤垒坝,
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却无法制服洪水的肆虐,舜气恼之下杀了鲧;舜又派禹去治水,
禹采取了疏导的方法,挖沟掘壑,将水灌往低处,缓解了洪水汹涌的势头。大禹为了把洪
水变成灌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取得了灌水的巨大成功而流芳百世。

    舜死了以后,他的两个妃子就跑到湘水上去灌水,抒发内心的悲哀。泪洒青竹,印上
斑斑的痕迹,从此人们把这种竹子叫做湘妃竹,也叫做斑竹。这就是今日各BBS上斑竹这个
称号的来历。

  姜太公如果不在渭水边钓鱼灌水,周文王怎么可以找到他成就一番伟业呢?所以儒家
文化向来把灌水看作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孔子登论坛上,叹道:“灌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灌水被看成是生命中的永恒。孔门弟子颜回对上网灌水着迷,躲在破旧的网吧里(居
陋巷),每天只吃一顿饭(一箪食),往肚子里灌一壶水(一瓢饮),结果少年白发,深度
近视。这种好好学习天天灌水的精神,使他成为安贫乐道的楷模。

  庄子也非常欣赏灌水的乐趣。他说“子不灌水,焉知灌水之乐?”又说“相濡以沫,
不如相灌于江湖”庄子的寓言中,充满了对灌水的智慧。其中《秋水》一篇,最是阐发灌
水的奥意。灌水小虾河伯在自己的网站上洋洋自得,但跑到一个大坛子里见到灌水高手洋
若(这个名字的意思就是说他灌的水像海洋一样),这才真正了解了灌水的真谛。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统一天下后,嬴政对灌水文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这些贡献
包括:统一上网带宽(车同轨),统一发贴语言(书同文),统一贴子的字节数标准(度量
衡)。从此全国各地的子网汇合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

  灌水也被中国人看作勇武的象征。人常说绛灌之勇,就是指绛侯和灌婴,这两个是汉
初功臣。灌婴从小灌水,练得一身好功夫。史记上说灌婴“战疾力”,大破项籍,韩信,
和英布,官至丞相,封颍阴侯。从此人们就把猛将称作“勇灌三军”。此后更出了个关羽
,水灌七军(好厉害!),于是成为了“武圣”。后人记叙关羽和他的同时代人时,面对这
个灌水人才辈出的年代,只好说:“滚滚长江都是水,浪花淘尽英雄!”这个时代中灌水
文化被发扬光大,水不但要灌得勇猛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还要灌得富有幽默感谈笑间强
虏灰飞烟灭。灌水高手在出征某个论坛时,通常还要先灌一杯水,横槊赋湿,以增加灌水
的艺术效果。

  魏晋时期的人物以清谈著称(也就是在聊天室中斗嘴),偶尔跑到室外郊游,他们就
会选一个有茂林修竹的水潭,玩曲水流觞的游戏。也就往帖子里灌水,然后把帖子放到水
池里传给别人,别人收到了帖子就喝掉水,另外再跟一个帖子。有时大家灌得兴起,上游
下来的贴子太多,别说跟了,看都来不及。

  唐朝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高峰。官员都须经过灌水考试才能上岗。唐太宗李世民看到各
路高手鱼灌而入考场,忍不住哈哈大笑说:“天下英雄,尽入吾论坛中矣!”这时身边的
魏征提醒他说:“别灌太多!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啊!”在这个朝代中还出现了唐诗(湿
)这么一种灌水的形式。其中李杜二人成就尤高。李白的著名灌水诗中说道:“飞流直下
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是一种多么宏伟的灌水气象啊!他又有一首咏论坛的:“桃
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歌颂了在灌水中结下的友谊。李白即使在“将进酒”
时,也情不自禁的吟诵“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朝还是一个开放
的朝代,李白和外国网友晁衡也经常相互灌水,吟湿作河,显然灌水国际化了。

  继唐湿后的宋词则又是另一番灌水风光。后人把宋词按照灌水风格为两派,其一为豪
迈派,代表人物苏轼,写下了“大江东去”的壮丽篇章。其二为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受
到了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只要有人灌水的井边,就有人转贴柳永的词。宋朝理学也很发
达,继承了孔子的“一之道”。章太炎先生著《?汉微言》中云:“仲尼以一灌为道为学
。灌之者何?只忠恕耳。”因此宋代的儒者以天理人性为基础,对灌水作了深刻的思辩分
析。

  明朝的灌水文化开始走向民间。其间有两位畅销小说的作家,一名施耐淹,一名罗灌
中,他们对灌水小说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施耐淹的小说干脆以《水浒》为名,以发扬
灌水文化。其间还有其他一些形式的灌水作品,如戏曲《十五灌》等。

  水至清则无鱼。清初文字狱,见灌水贴就砍,使得灌水贴子大大减少。鹿鼎公韦小宝
水灌雅克萨城,签订尼布楚条约,方显出灌水英雄真本色来。其后乾嘉学派则埋首于故纸
堆中,专心整理老贴子。正是由于他们勤勤恳恳的工作,一些精彩的灌水之作被保留了下
来,不至于被淹没。

    中国的爱情、神话故事同样少不了灌水,孟姜女以泪灌水哭倒长城,粱山泊干脆以水
为名,贾宝玉说“女人是水做的”,白娘子水漫金山,还有一个猴子在水帘洞灌水修练终
成齐天大圣,哪吒闹海一举成名……

    纵观宇宙的历史,就是水灌和灌水的历史.值此跨入21世纪之时,神圣的灌水事业必将
与日月争辉,与天地齐寿。让我们齐心协力,继往开来,排除万难,不怕牺牲,把灌水事
业进行到底,将灌水事业发扬光大,共同谱写 灌水的新天地!

--

花月正春风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46.88]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