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Amadeus (Mozart), 信区: Art
标  题: 从中国传统文化观看中国园林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Mon Jun 16 14:26:01 2003), 站内信件

                  从中国传统文化观看中国园林

                       吴隽宇 肖 艺
                      中国园林2001/3


摘要:中国园林艺术之所以有着丰富的主题思想和含蓄的意境,原因在于中国园林
美学思想的丰富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本文尝试从中国传统文化各教派的思
想--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禅宗思想及其对中国园林的影响,来窥探中国园林发展
之一斑。
关键词:中国园林;意境;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宗思想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章编号:1000-6664(2001)03-0084-03 文献标识码:A

  景妙何在?曰:妙在知与不知之间。知者,知其妙,悉其好恶;不知者,不知
其所以然也。这句话一语道破了中国园林艺术的精髓所在。中国园林区别于世界-
上其他园林体系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不以创造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具体园林形象为最
终目的。它追求的是象外之象,言外之意,即所谓"意境"。意境,实质上是造园主
内心情感、哲理体验及其形象联想的最大限度的凝聚物,又是欣赏者在联想与想象
的中最大限度驰骋的再创造过程,正如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所说:"如空中之音
,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相,言有尽而意无穷。"因此,园林景物,取自然
之山、水、石组织成景,寥寥几物便使游人大有"所至得其妙,心知口难言"之感。
中国园林艺术创作中"意境"的产生与中国哲学思想是密不分的。

  它对中国园林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中国文人性格和审美情趣的渗透,折射早园
林风恪和景观意境的审美观念中。因此,无沦从园林内的物质内容到精神功能,从
园林的立意布局到园内景区的主题分配,从景物本身的表义内涵到景物之间的符号
关系都孕育着丰富的中国园林美学思想和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在中国文
化发展史上,儒、道、佛三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组成部分,各以其不同的文
化特征影响着中国文化;同时,三者又相互溶合,共同作用于中国文化的发展,并
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多元互补的特色。本文通过阐述中国传统文化三大教派的思想
及其对中国园林的影响,来窥探中国园林发展之一斑。

1 儒家思想与中国园林

  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主流。虽然在先秦时,
中国文化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多元形态。儒家只是其中主要的一家,但自汉武帝
采纳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学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正统,深
深地影响并主导着中国文化发展的历程。在儒家创立和发展的过程,形成了自己的
一套理论学说:崇尚"仁义"和"礼乐"等孔子思想,提倡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中
庸思想。政治上主张"德治"和"仁政";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重视平民教育和伦
理道德的培养与实践;并溶入了重民、三纲五常、道统等思想,以及提倡以义制利
的价值观。虽然这些儒学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起积极的作用,但同
时又带来一定的抑制和制约作用。其崇性抑情、重道轻文、存理去欲的思想遭到了
历代崇尚自然的文学家的批评。于是,儒学在吸取、借鉴道教的基础上,以保持自
己特色的前提下相互调和,从而使儒学得到进--步的发展。儒学学者吸取了道教以
道为宇宙本体,"道生万物"的思想,完善了儒家哲学的思想体系。《周易》中强调
天、地、人三才以人为本,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关系。尽管人与
自然相比,人的地位更为重要,但儒学并不把自然看作异己力量,而是主张人与自
然和谐相处,认为天人是相通的,"天人合一"、"万物与吾一体"之说。于是,这些
思想的形成,导致了中国人的艺术心境完全融合于自然,"崇尚白然,师法自然"也
就成为中国园林所遵循的一条不可动摇的原则,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园林把
建筑、山水、植物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利用自然条件,模拟大
自然中的美景,经过加工提炼,把自然美与人工美统-起来,创造出与自然环境协
调共生、天人合一的艺术综合体。苏州沧浪亭的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
俱有情"就表现出园主视己与自然浑同一休,陶然与自然的闲适心情,另一方面,
儒家的比德思想也对中国园林的主题思想产生-定的影响。在我国的古典园林中特
别重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寓义于物,以物比德。人们把作为审美对象的自然景
物看作是品德美、精神美和人格美的-种象征。自古以来,人们就把竹子作为美好
事物和高尚品格的象征。人们把竹子隐喻为一种虚心、有节、挺拔凌云、不畏霜寒
、随遇而安的品格精神。历史上不少诗人、文学家都写国许多关于竹的诗文。 如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赞竹曰:"竹解心虚即我师"唐代文人刘岩夫写的《植竹记》中将
竹与君子的人格相比拟,道:"劲本坚节,不受雪霜,刚也;绿叶萋萋,翠筠浮浮
,柔也;虚心而直,无所隐蔽,忠也;不孤根而挺耸,必相依以擢秀,义也;虽春
阳气旺,终不与众木斗荣,谦也;四时-贯,荣衰不殊.恒也。"从竹子的人格化看
出,自然美的各种形式属性本身往往在审美意识中不占主要的地位,相反,人们更
注重从自然景物的象征意义中体现物与我、彼与己、内与外、人与自然的同一,除
了竹子以外,人们还将松、悔、兰、菊、荷以及各种形貌奇伟的山石作为高尚品格
的象征。

2 道家思想与中国园林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与儒、佛并称三教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分之一。道教尊老子为教主。在哲学上,老子以"道"为最高范畴,认为"道"是宇宙
的本原而生成万物,亦是万物存在的根据,指出:"道生一,-生二,二生三,三生
万物。"同时主张"大地以自然为运,圣人以自然为用,自然者道也。"后来,庄子
继承并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从自然为宗,强调无为。他认为自然界本身
是最美的,即"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在老庄看来,大自然之所以美,并不在于它的
形成,而恰恰在于它最充分、最完全地体现了这种"无为而无不为"的"道",大自然
本身并未有意识地去追求什么,但它却在无形中造就了-切。而中国古典园林之所
以崇尚自然,追求自然,实际上并不在于对自然形式美的模仿本身,而是在于对潜
在自然之中的"道"与"理"的探求。由此可见,道家的自然观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
,对古代艺术民族特色的形成是极为重要的精神表现为崇尚自然、逍遥虚静、无为
顺应、朴质贵清、淡泊自由、浪漫飘逸,于是,在道家神仙思想的影响下,以自然
仙境为造园艺术题材的园林便应运而生。如秦始皇在渭水之南建的上林苑。据《关
中记》载,上林苑设牵牛织女象征天河,置喷水石鲸、筑蓬莱三岛以象征东海扶桑
。另上林苑中有大型宫苑建章宫,建章宫北为太液池,是一个相当宽广的人工湖,
因池中筑有三神山而著称。据《史记·孝武小记》载."其北治大池,渐台高二十
余丈,名曰太液池,中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梁,象海小神山,龟鱼之属
?quot;这种"一池三山"的布局对后世园林有深远影响,并成为创作池山的一种模式
,促成了园林艺术的发展U庵性诠防镌涑刂海迷炖姆绞嚼茨∧舛裆剑
源持泄傲挚占涞姆⒄怪辽倬哂幸韵孪灾囊庖澹?br>
  (1)完整的主附水体的建立:汉上林苑不但拥有数量众多的大小池沼作为附属
水体,而且具备了太液池、昆明池这样水面浩瀚的主水。昆明池遗址的面积至今仍
是清代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面积总和的三、四倍。同时,主附水体之间已有明
确的仰承呼应关系。班固云:"前唐中(池)而后太液,览沧海之汤汤。"数量众多,
相互映衬的水面形态,千姿百态的水体穿插于庞大宫苑建筑和山体之间,大大开拓
了园林艺木空间,产生高低错落、起伏有致的和谐韵律。

  (2)为中国园林山水体系的确定奠定了基础。山体与水体之间的关系由过去长
期的一水环一山,一池环一台变成了一庞大水体环绕三山,大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园
林空间艺术,促进了园林艺术的发展。

  (3)以水体为纽带的山、水、建筑组合关系的建立在已往单纯的山或高台建筑
为核心,以道路建筑为纽带的园林形式中加入了以水体为核心和纽带的新格局。这
不仅大大丰富了园林艺术手段,促进山、水、建筑及植物景观间更复杂的穿插、渗
透、映衬等组合关系的出现和发展,为传统园林最终采取一种流畅柔美、富于自然
韵致的组合方式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一池三山"的模式后来为历代皇家宫苑所沿用,并影响到宫苑以外的园林,如
扬州曾有"小方壶园",苏州留园有"小蓬莱",杭州三潭印月景区有"小瀛洲"等。

3 禅宗思想与中国园林

  禅宗是由于佛教文化东渐,在中国文化土壤上形成的一个叫中国佛教宗派。它
不仅吸收了以往佛教诸派思想以及玄学思想之所长,而且还融合了中国文化中有关
人生问题的思想精髓,从而与华夏民族注重现实生活的文化传统构成水乳文融的整
体,成为与儒、道并称为传统文化的三大成之-它提们通过个体的直觉体验和沉思
冥想的思维方式,从而在感性中通过悟境而达到精神上-种超脱与自由。在禅学看
来,人既在宇宙之中,宇宙也在人心之中,人与自然并不仅是彼此参与的关系,更
确切地说是两者浑然如一的整体。为了在人的生命历程中展现出这种自然宇宙与人
的整体境界,禅学认为,内心的体验便是达到这一境界的关键,这是因为宇宙万物
的-切都是人心所生。正如六祖惠能的传世之偈中所说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
台,本来无-物,何处惹尘埃。"它不仅体现了"不立文字"、"明心见性"的禅宗旨趣
,还阐析了禅学对于宇宙本体的追求,实际上是一种在刹那之中使自已获得解脱的
觉悟或感受。禅宗思想可谓有以下几个特点:

(1)"梵我合一"的一元世界观,即所谓我心即佛,佛即我心;

(2)设定了顿悟见性的修行方式,也就是通过渐修或顿悟发见本心;

(3)"以心传心"、"自解自悟"、"不着文字"的内心体验

  中唐时期,禅宗美学的兴起,将审美与艺术中主体的内心体验、直觉感情等的
作用,提到极高的地位,使之得以深化,并把禅宗思想融入中国园林林的创作中,
从而将园林空间的"画境"升华到"意境"从禅宗的观点看,世间万物都是佛法或本心
的幻化,即"青青翠竹,皆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若般。"这就为园林这种形式上
有限的自然山水艺术提供了审美体验的无限可能性,即打破了小自然与大自然的的
根本界限。这在一定的思想深度上构筑厂文人园林中以小见大、咫尺山林的园林空
间。因此,与皇家园林不同,充满禅趣的文人园林多显露出以小为尚的倾向。这一
方面表现在园林面积、规模的小型化上,如山向叠石、水向小池潭、花木向单株转
化,静观因素不断增加,而自然景观的可游性则相对降低;另一方面表现在立意于
小。小中见大的创作手法在我国源远流长的古代文化艺术中应用是十分广泛的。在
绘画方面,"咫尺有千里之势";在诗词方面,"五绝只字,最为难之,必言短而意
长而声不足,方为佳矣。"园林之佳者如诗之绝句,词之小令,皆以少胜多,以咫
尺面积创无限空间:小何以大?小是客观的,指园林的面积,大是主观的,指人的
感受。大通过小而体现出来。在禅宗看来,规定性越小,想像余地就越大,因而少
能胜多,只有简到极点,才能余出最大限度的空间去供人们揣摩与思考。正如沈三
白《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中所说的那样"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
为丘,凹者为壑。"除了以小见大的创作方法以外,园林中的"淡"也是源于禅宗思
想。园林的"淡"可以通过两方面来体现。一是景观本身具有平淡或枯淡的视觉效果
,其中简、疏、古、拙等都可构成达到这一效果的手段。一是通过"平淡无奇"的暗
示,触发你的直觉感受,从而在思维的超越中达到某种审美体验。

  事实上,中国古代传统哲学文化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以及人们对自然美
的认识和追求,常常与社会的剧烈变革、政治动荡以及思想活跃程度密切相关。春
秋战国时期,老庄对自然美的整体认识,那恰好是周王朝衰落,群雄割据,战乱连
年的时代到了秦始皇统一中国,两汉国力强盛,这时儒学上升为正统独尊的地位,
人们的心理特征是普遍的人世和进取精神。为国家效劳、建功立业、扬名后世是士
大夫普遍追求的人生理想,对个体自我意识的要求和发展处在次要的地位,对自然
美的追求也不是社会的主流。因此,时代本身不具备对自然美作深层次发掘和开拓
的土壤和条件。对自然美认识是在东汉衰落以及魏晋南北朝时期才得以深化。无独
有偶,私家园林、山水诗画都出现及勃兴于这个时代:魏晋南北朝,以儒道结合玄
学进一步发展,在艺术上提出"言不尽意"、"悟对神通"的理论主张,使山水诗画的
创作达到了一个追求形外之意的境界。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现出对
自然美的一种怡然、闲适的深远情思。中唐以后,士大夫艺木思维层次得到了提高
和深化。由于盛唐自安史之乱以后转入哀落,士大夫的心理又依次失去平衡,这时
糅合了老庄和玄学的禅学得到迅速的发展。它所提倡的直觉体验和沉思冥想的思维
方式,心悟、顿悟的领悟方式对艺术创作有了深远的影响。于是,人们在追求自然
美的过程中,总喜欢把客观的"景"与主观的"情"联系在一起,把自我摆到自然环境
之中,物我交融为一,从而早创作中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准确抓住自然美
的精华,并加以再现。因此,含蓄的意境美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所追求的至高境界


4 结语

  纵观中国古典园林发展,我们可以看到,表现在古典园林中的这种具有古代中
国人审美特征的园林观,绝不仅仅限于造型和色彩上的视觉感受以及一般意义上的
对人类征服大自然的心理描述,而更重要的还是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即通过园林
艺术对人的生活环境的调节,来把握人本身的存在特征和意义。

参考文献:
[l] 杜顺宝编,中国园林[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2] 蔡方鹿,华夏圣学--儒学与中国文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
[3] 洪修平,吴永和.玄学与禅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
[4] 刘托,园林艺术欣赏[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997.
[5] 周武忠,中国园林艺术[M].上海:中华书局,1991.
[6] 牛彦军,自然与人性的结合--从中国文化传统看中国建筑的"天人合一"性[J]
.华中建筑,1996,(1).
[7] 姚冈,史震宇.以竹为景,弘扬文化[J].中国园林,1997,(3).


--
People make a mistake who think that my art has come easily to me.
Nobody has devoted so much time and thought to composition as I. There
is not a famous master whose music I have not studied over and over.

                                        ----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61.144.235.39]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