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hibsq ( kahn), 信区: Classical
标  题: [小提琴家]什洛莫·敏茨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Tue Dec 30 17:17:17 2003), 站内信件


小提琴家什洛莫·敏茨(Shlomo Mintz)1957年10月30日生于莫斯科,犹太后裔,从
小和父母迁居以色列。并在那里长大。他先从以色列名师伊洛娜·费赫尔学琴。
11岁时,在祖宾·梅塔指挥下,和以色列爱乐乐团举行首次音乐会。斯特恩很欣赏
他的才华,推荐他到纽约朱利亚德音乐学校跟随迪蕾女士学习。1973年,他在卡内
基音乐厅举行首演,由斯坦伯格指挥匹茨堡交响乐团协奏。他的第一次重要的欧洲
之行控在1976年。1980年他参加了萨尔茨堡音乐节。近年来,他将自己的精力更多
地转向指挥。
  敏茨是内向的演奏家。他的形象和音乐表现用于深藏内秀的类型。在当今这个
崇尚外表华丽位赫的时代,他的光采不免显得黯淡。
  敏茨录制的唱片主要有:巴赫的6首独奏奏鸣曲和帕蒂塔;帕格尼尼的24首随
想曲;勃拉姆斯的小提琴协奏曲;普罗科菲耶夫的两首小提琴协奏曲和两首小提琴
奏鸣曲;德沃夏克和西贝柳斯的小提琴协奏曲;贝多芬的小提琴协奏曲;他的福雷
两首小提琴奏鸣曲(和钢琴家布朗夫曼合作)赢得1988年的学院唱片大奖;他和钢
琴家保尔·奥斯特罗夫合作录制的门德尔松的两首小提琴奏鸣曲被《留声机》杂志
评为1988年度最佳室内乐唱片。
  帕格尼尼的24首随想曲是敏茨演奏技巧的全面展示。他的基本功全面扎实。第
五随想曲中晶莹流利的跳弓很少有人能赶上。他十分留意这些高难度的随想曲中蕴
藏的情感力量。第七随想曲是写得稍感冗长的一首,敏获注意运用力度的变化来取
得生动的悲剧效果。第二十二首中的十度双音容易听起来刺耳,敏茨的处理十分有
特色,声音既圆润又连贯,是这首随想曲的最佳演绎。敏茨的音质结实、音色非常
漂亮,而且没有当代一些演奏家过软的欠缺。他到目前为止,最精彩的唱片可能是
普罗科菲耶夫的两首小提琴奏鸣曲。
  这是敏茨1987年的录音,是在他获得佳评的普罗科菲耶夫两首小提琴协奏曲之
后的更精彩的表现。
  普罗科菲耶夫的第一小提琴奏鸣曲动笔手1938年,直到1946年方才最后完稿。
这对他的第二小提琴奏鸣曲已于两年前由大卫·奥伊斯特拉赫举行了首演。《第一
小提琴奏鸣曲》规模庞大,戏剧性的内容和抒情的幻想相互交融,充满了浓厚的俄
罗斯性格。作品刚一问世,即被认为是普罗科菲耶夫写下的思想最阴暗、内容密度
最高的作品中的一个。钢琴和小提琴两件乐器平起平坐,高超的技巧为情感的表达
服务。这部作品是触目惊心的浩劫和惨不忍睹的苦难在作曲家心中引起的剧烈的创
痛的表白。它不但反映战争的残酷,还影射了斯大林政治清洗给人们心灵带来的万
物调零的荒原景象。这个肖斯塔科维奇一生凝神反思的人的生存主题,普罗科菲耶
夫这回也闯了进来,而且做的和肖斯塔科维奇同样出色。
  在从始至终全部四个乐章中,都汹涌着一股挣扎的暗流,这是一股试图冲破束
缚的力量,绝望地企图浮出水面,却被无情地压制下去。总有某种看不见的权力堵
住了它的出口。这种灵魂的遭劫,使普罗科菲耶夫拉日尖刻的微笑消失了,处处潜
伏着哀伤。第一乐章钢琴厚重的八度和弦奠定了全曲悲剧性的背景,中间有一段小
提琴呜咽的哭诉,缴茨拉得令人心颤,在一切有声的都被终止了声音后,是作曲家
形容的"如同墓地上刮过的阵阵寒风"的尾声,第二乐章是暴力向断然侵入。钢琴和
小提琴两件乐器之间粗糙的不谐和音的猛烈碰撞。第一主题如铁锤猛砸,掷地有声
,这是狂暴的镇压;紧接其后的是一个"英雄的"第二主题,、这是讽刺目丹诺夫之
流要求苏联文艺家个个唱赞歌的愚蠢行为。第三乐章是个美得令人神魂颠倒的抒情
诗。写得比他的《罗米欧与朱丽叶》中的同类篇章还要好。因为这里的感情成分更
加复杂,不是单一的情爱,而是包融了深广的社会内涵的美的升华。末乐章在形式
上极具创造性,在基本奏鸣曲式的轮廓下。引入了前三个乐章中的一些材料。小提
琴和钢琴的齐奏外出一个劲道的节奏主题。这个主题很快让位给一个更加抒情的旋
律,这是对第一乐章基本主题的回忆、乐章的发展部引进了前三个乐章更多的主题
材料,直到"墓地"主题的出现,'导向尾声。这是一个黯然神伤的尾声,一个默然
无语的尾声,尽管普罗科非耶夫是个天生的乐观主义者,这一回是痛苦而不是希望
充塞了他的心灵。米亚斯科夫斯基听过这部作品之后,立即言简意赅地评道:"天
才之作"。
  敏茨和布朗夫曼这两位犹太血统的音乐家,天生具备悲剧意识,把这部作品惴
惴不安的特点,揭示得淋漓尽致、直入核心。在色彩和音质上,变化幅度宽广,步
调协调一致,这是一出悲惨到了荒诞程度的戏剧。作家索尔仁尼琴曾为"没有看到
一切,没有听到一切,没有猜到一切"而向死难者道歉。
  普罗科菲耶夫的第二小提琴奏鸣曲是应大卫·奥伊斯特拉赫的一再请求,从长
笛奏鸣曲移植过来的,原作写于1943年,同年年底首演。普罗科菲耶夫说:"长期
以来,长笛这件乐器就特别吸引我。在我看来,音乐文献中很少充分利用它。我希
望这首奏鸣曲成为长笛曲目中一首清澈、透明的经典曲目。"改编时,钢琴声部一
字未易,长笛的旋律线条大部分保留,只增加了一些双音和其他适合小提琴技法的
装饰,尽管如此,两个版本在内在性格上还是截然不同。小提琴在表达手法上具有
更大的潜力,尤其是在音色和织体上具有更大的容量,使乐曲的感情变得更加温暖
和深挚。这部作品采用亨德尔等人惯用的古典奏鸣曲四乐章形式。第一乐章开始以
宁静的第一主题为全曲奠定了基调,第二主题动感加强,色彩绚丽。两个主题由两
个插部衔接起来。第二乐章是个活泼的谐谑曲。普罗科菲耶夫好动的性格自然流露
出来。第三乐章又闯到了安静的气氛,这是气质忧郁的俄罗斯式情感,是整部作品
中最美的十章。第四乐章是一个炫人眼目的回旋曲,主题繁多,情绪变化大、普罗
科菲耶夫在结尾处开了个小玩笑,他把属调(G大调)一直用到结束前一小节才返
回主调(D大调)。这里可以看出他一贯乐于显示的聪明。普罗科菲耶夫的第二小
提琴奏鸣曲是名副其实的抒情杰作。但在内容深度上不及第一首。
  敏茨和布朗夫曼在此毫不逊色于前,他们的演绎忠实地再现了这两首杰作的精
神。

--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32.116]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