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nlpir (regent), 信区: Reading
标  题: 说说毛泽东诗词 [ZZ]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Wed Apr 16 14:58:02 2003), 站内信件

说说毛泽东诗词

毛泽东本色是诗人。诗人而兼一国之尊,于国于民是否有利,当然可以探讨。西哲
柏拉图当年将诗人请出“理想国”,想必有他的道理。中国帝王史上真正堪称大诗
人的,只有两位,魏武帝曹操和南唐后主李煜,其余种种,不过雅喜涂鸦而已。曹
操雄才大略,鲁迅先生对他都敬佩有加。李煜则昏聩懦弱,以泪洗面,别说摆帝王
的谱,质之以普通男人的标准,也难说够格。他如乾隆之辈涂鸦族,涉艺与做秀无
异,书摹二王而格不肖,诗耽唐宋而气不逮,徒见雅音靡靡,情思昏昏,遂把父祖
辈打下的铜铁江山,逐渐摩玩成一张柔丽宣纸,终成一代不如一代,一朝崩塌一朝
的坏局。可见,诗人而兼国君,慨乎言之或可,概乎言之则非。

比如开国之君与守成之主,生命气象就可能天差地别。后者不过赖先祖荫庇,黄袍
加身匹似现代社会高中六合彩,所以除了有数几位中兴之主外,多不足挂齿。而前
者,无论“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的曹孟德,“一条杆棒
等身齐,打四百座军州都姓赵”的赵匡胤,还是“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的
毛泽东,都属人中奇杰,都能赖一己之力令江山变色。如果他们戎马倥偬之余还能
意外地保有吟诗爱好,如曹操“登高必赋”,就有可能使诗章别生出雄杰超霸之气
,令只知牢骚满腹的寻常骚客气为之夺。曹阿瞒诗境之豪迈,诗情之沉郁,诗语之
通脱,向为世人称道。开辟新中国红色江山的毛泽东,其气度、胸襟较之魏武帝自
当仁不让,或也当作如是观。当然前提是,我们先得对毛泽东作为诗人的地位、价
值有一个客观探讨。

即使公元二八ОО年的史学家,在他们“遥想润之当年”之时,大概也会把毛泽东
归于力能扛鼎的历史巨人之列,就像毛泽东本人曾在“往事越千年”之后遐想“魏
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一样。然而,曹阿瞒的遗篇再过八百年肯定还有人读,
毛泽东作为诗人的“遗篇”,那时会有人读吗?也许有,也可能没有,但现在设想
这个问题有点无聊,因为,很可能至今为止,毛泽东的诗词还不曾得到严肃对待。
诗坛上的毛泽东,与神坛上的毛泽东,历来有点夹杂不清。

的确,毛泽东太特殊了。在我的记忆中,他老人家当年每拿出一首旧作发表,百姓
们都要欢天喜地一阵,不多久,它就会被谱成曲,在电台里反复播放。结果,这些
本该按艺术标准鉴定的诗作(相信这也是毛泽东的本志),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竟
无一例外地被推崇为“最高指示”的另一种发布形式,或“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
命”的明确信号。比如“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两句,就曾被政治敏
感家断定为吹响了又一场革命运动的伟大号角。当年书店里各种毛泽东诗词注解本
,也多以挖掘微言大义为己任,评家往往完全丧失了评论的客观立场,以只有歇斯
底里的畸恋才可能想到的语言,把毛泽东诗词一一升华到(实际当然是一一贬低为
)巍峨的政治高度和只有上帝亲自写诗才可能达到的艺术高度。与之相应,引导审
美阅读的使命也惨遭蹂躏,它们一次又一次地被评家的效忠热诚所代替,遂使对诗
境的欣赏,对诗情的玩味,对诗句的推敲,一概转化为对“光辉诗篇”热情到无情
程度的赞颂。所以,毛泽东作为诗人的成就究竟如何,一方面说者纷纭,汗牛充栋
,一方面竟好像成了某种自明之物,可以无须任何说明、阐释、论证就高高在上起
来,正如人们高呼“万岁”时也没觉得有必要论证“万岁”是否可能、是否符合马
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一样。如果我们假设毛泽东对当一名诗人有一定的自信,那
些为政治动机而背叛艺术标准的评家,便有可能既侮辱了缪斯,又拍错了马屁。我
估摸世上最能让毛泽东心跳脸红的美事,即是以客观公正的立场,据实道来,在全
文不出现一次“伟大领袖”的前提下,只以诗人的标准对他作一番鉴定。毛泽东一
九五八年有感于“一部分说得不对”的评论(当然“全是好心”),认为“有说明
的责任”,遂亲自作了一些“自注”.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一些说明,乃是此前没
有一位注家敢于指出的。也许还不是敢不敢的问题,而是他们根本就没有这么思考
过。如“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前夕,心情怆凉,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一九
三四年,形势危急,准备长征,心情又是郁闷的”等。一九二七春,这不正是毛泽
东计划发动秋收起义之前吗?怎么可能“心情怆凉,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呢”?而在
进行史无前例的伟大长征之前,毛泽东又怎么可能“心情又是沉郁的”呢?——也
许,毛泽东是想委婉地告诉那些“注家”,诗人首先是人,有哀有乐有喜有愁,要
评论我的诗,必须先从此入手,然后才谈得上什么“伟大领袖”.认为我作为人民
领袖就必须永远大气磅礴,始终意志坚定,从来不曾有过“不知如何是好”之时,
其实是一种貌似恭敬的“妖魔化”行为。附带提一下,我们过去一直以为“长征”
是毛泽东做出的伟大决定,读美国人哈里森·索尔兹伯里《长征——前所未有的故
事》,才知道“长征”的决定毛泽东不仅未与之闻,甚至当时还有可能被送到苏联
去治病(或遭内部清洗)。事实上毛泽东是在担架上开始长征的,当时他被排斥在
中共领导层之外,所以心情当然可能是“沉郁”的。

我手头有三本毛泽东诗词集,最早的一本出版于一九六八年,书名《毛主席诗词》
,编辑者署名为“同济大学《教育革命》杂志编辑组”,共三二二页。书籍装帧就
当时印刷条件,可说极尽奢华。该书没有版权页,也没有定价,显是无价之宝。的
确是无价之宝,因为书中所有评语,都是赞美,是那种不遗余力、不计后果、粉身
碎骨也心甘的赞美。典型句式如连用三个“多么”、“何等”,句末加感叹词“啊
”等;典型判词有“伟大的史诗”、“辉煌的革命史诗”、“光辉的诗篇”、“横
绝万古”、“绝唱”、“世界艺术的顶峰”等。篇末号召“学习”、“战斗”、“
保卫无产阶级红色的铁打江山”或把什么玩意“发扬下去”,也属必不可省的结构
。第二本是一九九八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二版)、蔡清富、黄辉映编著的《毛
泽东诗词大观》。到底是今人眼光,世象早已不同,手眼大可翻新。该书体例上除
循例有“写作背景”和“讲解”外,还设“疑义辨析”,客观求实之态,略显端倪
。但细细读来,作者因评述对象之超乎寻常而自缚手脚、自残毛颖之处,亦比比皆
是,如分明看出韵脚有误,却偏不敢直斥其非,只在一边半通不通地问上一句:“
孰能作出明确回答。”(“孰能”:“谁能”还是“焉能”?如是“谁能”,则多
此一问,你自己不已经看出来了吗?又何待高明。如是“焉能”,则只能说明阁下
尚不宜对毛泽东诗词说三道四,因为毛泽东历来瞧不起胆小鬼)。编著者之自酿迷
魂汤,其实在题为《新世纪的雄伟华章》的“代序”中已显露无遗。开篇竟惟恐天
下不乱地写道:“在我国二十世纪的诗歌史上,发生了两件震动诗坛的大事。第一
件事是‘五四’时期倡导的白话新诗……第二件是毛泽东用旧体诗词反映现代生活
的成功实践”,接着还嫌意犹未尽,更以大无畏的见识,仅仅根据恩格斯一句众所
周知的评语,就将诗歌创作总量不足四千言的毛泽东,与《神曲》(共一万四千多
行)的作者但丁等量齐观,真是闻所未闻兼骇人听闻。第三本是已故诗人公木先生
的个人评论集《毛泽东诗词鉴赏》,长春出版社一九九九年一月出版。因是个人著
述之故,立场较为自由,立言较能不受羁绊,因而读来也最令人受益。但是距诚实
的艺术批评,仍有一段不小的距离。如在作为正文的“赏析”中,直接用“伟大领
袖”代指毛泽东,其实是一种有违学术规范的不严肃行为,潜意识中的封建避讳情
结,昭然在目。不少判语仍有“左”的痕迹,让人依稀想起那本一九六八年版的《
毛泽东诗词》,如把“战地黄花分外香”说成“那就横扫千古了”.他如“或问:
诗人为什么这样逸兴遄飞,把现实描绘得如许优美,把未来又歌唱得那等辉煌呢?
”之类起语(书中所在多有),不仅强人所难,且有“主题先行”之嫌,规范的文
艺批评不会允许此等句子立足。这种表达与其说是在进行文艺评论,不如说是在从
事广告宣传。蹩脚广告指南中有一招先斩后奏法,诀窍是省略所有必要的证明,直
截了当地用设问句代替结论,如“为什么孩子每天要喝一杯××牌牛奶”.在《毛
泽东诗词大观》里,作者在“参考资料”一栏中提供了一百八十一篇文章,经一一
审题,我敢说,除一位李义求先生一九六二年写过一篇《两点疑问》,让人不明何
指外,其余皆属讴歌体。商榷文章固然也有,但都是与当年毛泽东诗词首席评论家
郭沫若先生商榷,而非对诗人本身质疑发难。标题中最常见的词语是“学习”、“
体会”或“赏析”,立场之旗帜鲜明,立论之单向疾进,亦无可怀疑。此外,具有
毛泽东诗评招牌特色的标题还有:《奇怀如海,壮志凌云》、《情深似海,光耀千
秋》、《彩笔传挚情,骄杨著千秋》、《具有战争史诗性质的华章》、《辉煌的诗
史壮丽的史诗》、《第一等襟抱第一等真诗》、《革命英雄主义的千古绝唱》、《
创造新世界的颂歌》、《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的交响乐》、《推翻历史三千载,自
铸雄奇瑰丽词》、《古为今用的光辉典范》等等,不胜枚举。也许,中国(世界?
)还没有第二个诗人,曾经有过如此荣耀吧。因为我得说,这并非诗人应得的荣耀
,诗人本不必借重这等表彰法。陶渊明的伟大不是被起哄出来的,莎士比亚生前也
不曾得到几声叫好,诗人自有属于诗人的荆冠,无论帝王的冠冕还是教廷的权杖,
多属多余和累赘,多可被认定为别有用心。如果好诗必须满足上述标题提供的标准
,泱泱华夏诗国,也许除毛泽东外,突然之间将变得无诗人可言了。真是这样,那
到底是毛泽东的无上光荣,还是一种被釜底抽薪、高处不胜寒的莫名悲哀呢?

我也曾是毛泽东时代的人,慑于毛泽东的巨大威望,一提到他的诗词,便也会自然
生出“伟大”、“绝唱”或“横绝万古”之类想法。和大多数中国人一样,毛泽东
诗词我不仅能背诵大部分,还能唱不少,它对我的影响是渗透式的、贯通脑门式的
、还精补肾式的,在他神光奕奕的诗篇面前,我不敢说还能鼓起多少评论的勇气,
尤其是能在多大程度上做到客观。比如,说毛泽东诗词如何伟大、如何不同凡响是
最容易的,几乎可以脱口而出的,永远不必担心说过头的,说毛泽东诗词还有不尽
如意乃至稚嫩之处,则会平添不少顾虑和怯意。这主要不是担心外界舆论(对此我
恐怕不会介意),而是内心的拒绝,仿佛会遭致天谴。审美需要距离,批评同样如
此,但要命的是,面对毛泽东,任何一位当代评论者,都很难心平气和地获得这一
距离,这恰恰是因为,毛泽东过于高高在上了。他既然曾被理所当然地比喻成“红
太阳”,我们便只有接受普照的荣幸,断断不敢直视他的光芒。

谁让我曾是毛泽东时代的人呢?家父当年为儿子命名时,不是曾希望他做一名毛泽
东时代的英雄吗?──这正是贱名的本义,虽然曾有友人将它拆解成“梁山草寇”
.为了强迫自己获得客观的视点,我决定犯一回傻。傻法是:将毛泽东诗词全部输
入电脑,再输入相关查询条件,看看得出什么统计结果。我的想法是:既然你小子
暂时没把握做到客观公正,何不干脆先让面孔铁板的数据代为发言?

以下是我的统计结果,和据此展开的一些评论。

一、产量统计
经多方搜罗,现在被归在毛泽东名下的诗作,已有六十九首,共计3997字。其中《
五律·喜闻捷报》可存疑(据公木先生意见),另《七律·改鲁迅诗》和《七绝·
试仿陆放翁<示儿>》属戏拟之作,兴会之言,应该算不得戛戛独造,自铸伟词。有
三首系口占,分别是《为女民兵题照》,《海鸥将军千古》(一名《挽戴海澜将军
》)和《给彭德怀同志》,虽见捷才,终乏心血。又《八连颂》属政治三字经或军
队动员令,与诗意诗境了无关联,无非整饬字词,以利忆诵;稍假音律,取其上口
而已,想必毛泽东本人都不愿把它编入自选集,虽然个中名句“军民团结如一人,
试看天下谁能敌”,在历史上所起的激励作用,已当得起一支方面军,其中流露出
的统治思想,也堪称英明卓越。如此,已知属于毛泽东潜心创作的诗词,当为六十
二首。其中长短句三十四首,律诗、绝句二十六首,古风二首。

其最早者《五古·挽易昌陶》作于一九一五年五月,作者年仅二十二岁;最晚者《
七律·有所思》作于一九六六年六月,当是时,作者正以挟山超海之势发动文化大
革命,而年已七十有三。

作者吟诗五十一载,诗囊里仅得区区六十二首,平均九个多月一首。当然毛泽东不
是职业诗人,既无啸聚林下之缘,亦乏桑间濮上之好,“军情急”、“飞鸣镝”之
时常常无暇在马背或担架上吟风弄月,有此六十二首,应按不易视之。但若换一个
角度,依每以产量之多寡验证才能之高低的余光中先生的见解,倒也忒为歉收了些
。写诗纵然无法倚多为胜,但以寥寥三千余言而蔚成“横绝万古”的大诗人,别说
二十世纪,放在十二世纪也属不可思议,比老子仗五千言“横绝千古”还要神奇。
产量与创造力之间的关系,其实是忽略不得的,所以当年钱锺书提到长篇小说《百
合心》手稿失踪而自己又无力续补时,尝自嘲道:“创作的冲动随年衰减,创作的
能力逐渐消失——也许两者根本上是一回事”.事实上当初“注家蜂起”竞夸“伟
大的史诗”之时,可以读到的毛泽东诗词,更是只有区区两千言,三十六、七首。

毛泽东至少还写过一首诗,内有句云: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不过就
产量而言,多此一首似不能于事有补。稍觉有趣的是,毛泽东诗词与曹操留传下的
二十六首诗,字数上倒大体相当,只是《魏武帝集》早已亡佚,我们无法断定曹操
现存诗作,只是他全部创作的多少分之一。毛泽东诗词虽也难免会有散失,想来总
不会太多,何况毛泽东有将不愿示人又不忍湮没的诗作抄送身边工作人员留存的雅
好,如《虞美人·枕上》就是这样被保存下来的。

五、字不重犯

字不重犯,严格地说这不仅是中国古典诗词的一大创作原则,有抱负的文士甚至写
散文时,也会加倍留神,尽可能避免让某个词(虚词、助词除外)与读者反复照面
,否则,难免玩忽职守之讥。当然,世界上不存在排斥例外的规律,“字不重犯”
法亦然,倘是高手巨擘,天眼既开,自无妨随心所欲,不必拘泥。就是说,诗人若
明知“字不重犯”法而仍一往无前,通常总表明他有非如此不可的道理,于是,李
商隐在一首仅二十八字的《七绝·夜雨寄北》中,公然让“巴山夜雨”呈骈出之势
,元稹在仅二十字的《五绝·行宫》中,竟让“宫”字与读者再三致意,有恃无恐
之态,溢于言表。又李商隐《无题》中劈首就是“昨夜星辰昨夜风”,李煜《捣练
子令》“断续寒砧断续风”,才子之张狂本性,何假辞色。诗仙李白之名句“凤凰
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辛弃疾《鹧鸪天》“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
上高楼”,冒犯成法之意,亦似明目张胆。──当然,此究属特例而非常例,所以
即使高明如太白、义山、稼轩、重光辈,亦不敢因技痒之故而反复逞强,把件稀罕
事弄得丧失了“陌生化原则”,倒也得不偿失。结果,我们反而看到了一个规律:
诗词中若出现违反“字不重犯”的例子,其诗情诗味往往还格外蕴藉丰饶些。这是
因为大诗人既然想违规犯科一下,自然也会想到“不打无准备之仗”.回头检点毛
泽东诗词遗札,我遗憾地发现,“字不重犯”法不仅屡遭攘击,且除“我失骄杨…
…”二句外,鲜有非如此莫办的理由,只能轻而言之按疏忽、失察论处,重而言之
按不通、业余苛责。《沁园春·雪》和《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均一诗“万
”三现,《送瘟神·其一》中“千”和“万”各现两处。这且不论,何况太白亦有
此习,虽然多是出现在对格律要求不甚严的“古风”体中,而非最需“加强纪律性
”的“七律”(如《送瘟神》)之中。《沁园春·雪》二三句为“千里冰封,万里
雪飘”,第二字均为“里”,词境一无拓展,只是借喋喋求深化而已,“千里”“
万里”,就肉眼角度看来,直如同义反复,视觉意象均为平面铺陈而欠缺立体感(
这也使下文“欲与天公试比高”缺乏照应)。倘将前一句依毛泽东本人的个性意象
改成“百丈冰封”,是否稍好些呢?在《念奴娇·昆仑》和《给彭德怀同志》中,
“横”各出现两次,且词性了无变化,诗境几无递增,韵律未显跌宕,诗味不见加
强,则属失察。若《给彭德怀同志》因即兴口占之故而可原谅,《念奴娇·昆仑》
无疑属词人心血之作,何乃方见“横空出世”,上阕未了,又“江河”为之“横溢
”哉?

毛泽东最为出格的逾规,私意以为在《卜算子·咏梅》中。“风雨送春归,飞雪迎
春到。”按两句最可惊异者,在第四字均为“春”.若假设词人具大家手笔,我们
当能从此两“春”中得到相对更多的审美愉悦,正如我们曾从李商隐叠用“昨夜”
中得到过莫大享受一样。但也许是我的鉴力太低下了,因为我不仅没瞧出什么韵外
之致,反而越来越坚信这是一次误操作,第一个“春”系“冬”之误。春天才“归
”又“到”,虽然在感受上并非不可能,但又与“梅”何干呢?“归”“到”之间
又焉能速成出“悬崖百丈冰”来呢?诗题既为“咏梅”,当以贴合梅的生理特性为
宜,梅的生理特性(其审美特性即由此生发)正在于它能够“经冬复立春”,笑傲
霜雪,然后报告“春消息”.──这已不是“字不重犯”的问题了,而是诗意是否
准确到位。当然,即使将首“春”改为“冬”字,诗句也未必就佳,但至少可确保
没有问题。

识者或谓,长短句于“字不重犯”法本不必恪守,宋词中一字两现乃至三现、四现
的例子所在多有,且未必都能确保诗意的加强。此说有理,所以对词格向然比较马
虎的苏轼,在名篇《水调歌头·中秋》中,“月”、“圆”各两现,“不”、“人
”均三现,“有”字竟至四现,较之毛泽东任何一首词,都更为出格,却也同样光
耀千秋。然而毛泽东的情况或许有所不同,因为我们发现,即使在原则上应该杜绝
重字的律绝体中,毛泽东同样不甚介意,以至屡屡违禁。我们是否可得出结论:毛
泽东根本就不在乎什么“字不重犯”呢?例证如下:《七律·送瘟神·其一》中,
“千”“万”各两现,《其二》中“天”两现,《七律·和郭沫若同志》中“妖”
两现,《五律·看山》中“一”两现,《七律·咏贾谊》中“千”两现(按此诗平
仄极为不工,几无从评判),又《七律·长征》在经人提醒修改前,“浪”亦两出
。我没有算上《七绝·五云山》中之“五云山上五云飞”,《七律·洪都》中之“
年年后浪推前浪,江草江花处处鲜”,当然是因为那属诗人有意为之,与“江畔何
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之类,虽高下有别,但用意相似。

二、数词研究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数词的作用不可小觑,在对仗句中尤能露脸出彩。清人孙髯翁
那副题于昆明大观楼的著名长联,在我有限的阅读中,数词的炫技几臻登峰造极之
境。上联末四句为:“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下联
末四句是:“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青霜。”“几杵”与“
半江”,最令人击节。无独有偶,在毛泽东诗词创作中,数词也占据了一个极为突
出的地位。经统计,毛泽东诗词中共出现数词(含几、半)一百九十四处,平均每
首二。八个。这也许说明不了多少问题,但进一步的统计则是富有启示的,即毛泽
东相对喜欢用数量单位更大的词。如果功能繁多、负荷惊人的“一”(四十八处)
可以姑置不论,我们发现,毛泽东使用数词的频率,与该词的实际大小有一种惊人
的同步关系。分别是“万”三十四处,“千”二十四处,“百”十六处,“十”九
处,“九”七处,“八”六处,“七”二处,“六”二处,“五”十三处,“四”
三处,“三”十五处,“二”三处。另有“亿”二处,“几”七处,“半”三处和
“卅”一处。读者当然知道,在中国古典文学里,“三”和“五”是比二四六七八
之类更大些的词,因为它们往往具有“实则虚之”的功能。
我认为,不是数词的出现频率(李太白对数词的热衷即不在毛泽东之下,杜工部的
兴趣则小得多),而是数词的排列关系,更具有毛泽东诗词的典型特点。毛泽东诗
词之所以常被论者说成“气魄宏大”,部分得归功于此中的“万”“千”气象。因
为以如此庞然数词领起的句子,往往难以手接体察,读者非得昂首张臂,想象自己
正背负青天,方能依稀追其大概。简而言之,这样的数词,事实上已被高度概念化
和象征化了,无法据以求实。比如,毛泽东一九三О年二月到一九三三年春天共填
写了三首词,分别是《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和《
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有趣的是三首词都提到了工农的数量,先是“十万工
农下吉安”,夸张得还算节制,五个月后骤然扩容至“百万工农齐踊跃”,又过七
八个月,忽已成“唤起工农千百万”了。这些当然不能视为科学的统计数字,就像
“白发三千丈”一样。

就“万”而言,古人也较为习用(虽然总体使用频率不及“千”字),但对该字表
情功能的理解却与毛泽东颇有出入。许是古时人口较少,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古
诗人气魄也较小之故,古人笔下的“万”,较少用以形容人力的繁盛或自然力的壮
观雄奇,倒是更喜欢借用来强调处境的寂寞无助、情感的萧索灰黯,如“千秋万岁
名,寂寞身后事”、“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千万恨,恨极在天涯”,“
空碛无边,万里阳关道路”,“心若垂杨千万缕”,“万事一身伤老矣”,“万事
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等等,与毛泽东笔下之“看万山红遍”、“
春风杨柳万千条”、“寥廓江天万里霜”、“万木霜天红烂漫”、“万丈长缨要把
鲲鹏缚”之类,立意迥异,品格不同。

三、意象分析

只听说周恩来酒量惊人,毛泽东的酒量却罕有听闻,估计不大,因为有诗为证。诗
人善饮,这是公论,虽然未必符合事实。但如果诗人果真善饮,至少中国的情况是
,它必定会在诗中体现出来,包括喝什么酒,喝酒有什么讲究。
比如李白喝的多为“美酒”,同样善饮好饮却囊中羞涩的杜甫却只能以“浊酒”解
馋。酒在中国古代诗歌中的角色至关重要,以至自陈不善饮的苏东坡,都多少有点
附庸风雅地在诗中经常铺陈酒事。若以之与诗人毛泽东对照,特征立显。毛泽东诗
词中只在三处提到酒,且无一表现诗人自己在喝酒,而是多把它理解为凭吊故人的
现成道具(“吴刚捧出桂花酒”,“把酒酹滔滔”,“望灵荐杯酒”)。在我的印
象中,中国古代大诗人还不曾有过如毛泽东这般无视酒德酒趣的例子。毛泽东诗词
如果真有“横绝万古”的一面,对酒的忽视乃至无视,私意以为可算上一功。因为
,酒固然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出没频频,但总体上看,实在是颓废之日多,助兴之时
少,以至它除了能使诗人写出大量忧忿填胸、“举杯浇愁愁更愁”的诗作出来外,
对诗人生命境界的提高几无益处。“醉里挑灯看剑”的俊杰,百里难挑一二,感叹
起“行乐及时时已晚,对酒当歌歌不成”,却一个比一个来劲。这一不良传统(我
这么认为)滥觞于《诗经》,勃兴于汉乐府,至唐宋臻于极盛,而后又流风余韵不
绝至今,甚至波及到民间寻常的觥筹交错中。我曾试图比较中西诗文中的酒德,冀
希在中西人文素质的比较上有所斩获,暂不论。总之,毛泽东诗词中对“酒”的断
然舍弃,虽有可能失落若干滥套诗味,但于古国诗情的推陈出新,却可能大有裨益


毛泽东多次提及自己的作品“诗意无多”、“文采不佳”,自贬中是否也暗含了若
干自傲呢?

与他在数词上贪多务大的爱好相承,在意象上毛泽东同样好作“逍遥游”.他笔下
出现次数最多的自然物,以天(宇、空)为最,共六十九处,正应了长吉“天若有
情天亦老”之叹;山(峰、昆仑)、风次之,分别是五十三处,四十处,亦仿佛“
隔行如隔山”之歪解。水景中最喜用“江”(二十三处),“水”、“海”次之(
十四处,九处),河仅五现,颇为中国古诗人偏爱的“溪”,胸有丘壑的毛泽东因
嫌其小,遂至弃绝不用。毛泽东对大自然的雨雪风霜似心存厚爱,统计结果分别为
:雨十二见,雪十三见,霜八见。另“浪”十四见,亦颇可留意。就天而言,毛泽
东的用法同样与古人有着立意与境界之别,古人之天,未必涤荡心胸之物,而是较
多地映射为愁惨的心灵之光,如“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天长地
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雁飞残月天”、
“回首天涯归梦”、“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天上隔年期,人间长别离”、
“多少暗愁密意,惟有天知”或“三十三天,离恨天最高;四百四病,相思病最苦
”之类,相反,毛泽东笔下的天,往往秋光灿烂,空阔无边,贯彻着某种革命巨灵
神般的超凡意志,并经常被借用来比喻人间沧桑,如“天翻地覆慨而慷”、“国际
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一唱雄鸡天下白”、“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
遥看一千河”、“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
周天寒彻”等等。毛泽东虽然偶尔也有“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之类句子,沉郁
悲凉,乍看之下与古诗人无异,然下紧接“不到长城非好汉”,那便仿佛一种境界
拗救法,将前句中的愁云惨雾立时扫落一空。早岁作品《七古·送纵宇一郎(罗章
龙)》中之“无端散出一天愁”,也立刻被次句“幸被东风吹万里”稀释,待到“
沧海横流安足虑,世事纷纭从君理。管却自家身与心,胸中日月常新美”之时,已
是一片雨霁云收、如日方升的豪迈气象了。

有些意象是毛泽东特别偏爱的,“风雷”首当其冲,其固定搭配竟至五见。“长空
”、“鲲鹏”次之,各三见。个中“长空”意象性稍强,“鲲鹏”属神话动物,难
以蠡测,“风雷”原系自然界风霜雷电的概称,指认亦大不易。我们无法肯定毛泽
东是否像奥林匹斯主神宙斯那样,于“雷”情有独钟,因为一则自然界本无“风雷
”之物,一则除雷前添风外,毛泽东诗词中又别无雷霆闪耀。辛弃疾《水龙吟》中
曾用过一回“风雷”,道是“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与毛泽东《满江红·
和郭沫若同志》中之“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七律·有所思》中
之“一阵风雷惊世界,满街红绿走旌旗”,实在算不得同一种雷。我们还发现,毛
泽东诗词中实有景物较少,相对不起眼的冬虫夏草尤少,且即使出现个别实有动植
物,如鹰、青松、熊罴、象,亦大多被高度抽象化和概念化了,原物既经升华蜕变
,自然也就难以捉摸。如“斥鷃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两句中虽出现四种
禽类,但因借庄生寓言以说法(“吓倒蓬间雀”亦然,蓬间雀即“斥鷃”),作为
读者也只能从揣测作者寓意的角度着手欣赏,不必设想“昆鸡”到底是啥模样,何
况也许它们本来就没有模样可言,只是充当一种表意符号。当然“欢迎有晚鹰”是
一个例外,而“此中听得野莺啼”最可喜。毛泽东对“昆仑”亦无比厚爱,凡三见
,虽然长征所经(如岷山)只是昆仑山的余脉,而非“莽昆仑”的主体。

可以稍加评论的是,诗人毛泽东观照世象的视点,常常是俯瞰式的,他的眼睛天然
长于远眺而短于近瞻,长于(或热衷于)概观而短于(或不屑于)细察。作为政治
家固宜高瞻远瞩,“风物长宜放眼量”,但就写诗而言,望远镜是否比显微镜更能
瞧出诗中三昧,无疑是可以另行探讨的。诗人的素质要求与政治家的胸襟气度,不
完全总能并驾齐驱,这便需要寻找一个更好的结合点,以便既能使“旧诗”的品格
得到丰富,境界得到提升,又不至于使深具“旧诗”审美品质的诗情诗味沦丧太多
。这是诗人毛泽东需要单独面对的一个课题,旁人无法代庖。旁人既不具备他的身
份地位,也不具备他自出机杼的情感构造。如果他想这么做的话,他只能独辟蹊径
,沿途甚至找不到一位志同道合、砥砺切磋的伴侣。所谓“经历者如鱼饮水,冷暖
自知,不足为外人道也”,或许即此之谓。

四、个性形容

毫无疑问,毛泽东既是如此追求“怅寥廓”之境,在形容词上肯定会有所体现,如
取大不取小,就高不就低之类。果然,经查询,“大”出现二十一处,“小”仅六
处:“高”出现十六处,“低”竟不著一字。“高”和“低”的区别价值不大,“
大”与“小”的悬殊则绝对是充满毛泽东特色的。我们知道,在中国古诗词中,“
小”的功能远在“大”之上,其出现频率,也远非“大”能够企及,大致相当于将
毛泽东诗词中的“大”“小”比例正好颠倒过来。就古诗人而言,诗味的较量,匠
心的包孕,从来不是体量上的攀比,而更像是某种私底下的较劲,以深化意味,濡
染诗情,当此之时,“大”便常常显得大而无当,搔不到痒处,不如“小”善于见
微知著,“于细微处见精神”。毛泽东当年欣然为江青所摄的一张庐山风景照题词
,当不完全是为了取悦妻子,而是照片传递出的“暮色苍茫”气息,确确实实打动
了诗人,因为那正是最容易唤起毛泽东诗情的东西。毛泽东“形象思维”的特征在
于,他不屑于抒发春恨秋愁,不屑于感叹身世的零丁孤苦或处境的孤馆春寒,他诗
眼的构造天然长于仰观宇宙之大,而非俯察品类之盛,也正因此,该“形象思维”
其实融入了大量“概念思维”的印记。更具知性功能的“大”,较之感性的“小”
,自然也就更有用武之地了。毛泽东对“寥廓”之情的偏爱(“寥廓”三见),对
“峥嵘”之景的热衷(“峥嵘”两见),正显出其诗眼文心之所寄。
就字而论,毛泽东最喜用的形容词似乎乃是“苍”,竟达十三处,其中虽有叠用之
例(如“烟雨莽苍苍”),仍属出挑,几可供好事者做成一篇专题论文了。与“苍
”品格相似音韵相谐的“茫”凡八见,“莽”三见,另“萧”四见,亦大可连类参
观。

说起来“苍”字的属性也颇为暧昧,它固然可以在描摹蛮荒之景、状写伟岸之姿时
一试身手,如毛泽东笔下之“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问苍茫大地,谁主沉
浮?”“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等句,而当字面组合为“苍颜”、“苍苔”、“苍
天”之类,又可以营造最为萧瑟零丁的人间孤情,但后者恰恰是毛泽东兴趣不大的


又,毛泽东似于“横”字深具会心,竟至出现十处,著例如“横空出世”、“沧海
横流”、“江河横溢”、“万里长江横渡”等。“卷”亦深喜,故达七处,且多为
描摹风姿,如“西风漫卷”、“红旗漫卷”之属,而非“帘卷西风”或“孤灯不明
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之类。

性喜填词的毛泽东,虽然推崇所谓“豪放”派,但他显然也知道,“豪放”绝非长
短句的正宗,而只能算做一种旁系,所以他有次曾提到自己也有“不废婉约”之好
。这里便闪出一个小小的疑点:“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诚然是极富智慧
的古训,但似还漏掉一项,即“工欲善其事,必先择其器”,因为所择之器不当,
即使百般研磨,仍可能南辕北辙。事实上苏东坡之词虽“旷”,辛稼轩之词虽“豪
”,若以量而论,二人词作中的“婉约”之情,仍较旷达、豪放之情为多。性喜作
“豪放”语的毛泽东,为什么偏偏喜欢选择一种公认不擅长表达豪放之情的体裁呢
?比如诗仙太白最令人叫绝称奇的豪放语,多出现在古风和律、绝体中,而他仅有
的两首短词(《菩萨蛮》和《忆秦娥》,如果真是他写的话),却风格陡变,顿时
显出一片迷幻悲情,颇能开宋词婉约一派先河。毛泽东在致陈毅的信中虽然说过“
我则对于长短句的词学稍懂一点”,而于“要讲平仄”的律诗一道“还未入门”,
仍不足以释人疑窦。数十年来手不释卷且展读的多为古国经籍的毛泽东,不可能连
长短句的命门都不知道。也许,我们只能将此理解为一种蓄意,一种词人的抱负,
即毛泽东刻意欲使古老的长短句老树发新枝,以承载起完全不同的精气神。

所以,若我们以长短句的惯常造语风格与毛泽东词进行对照,就会发现出入极大。
宋人在长短句中好弹眼泪,好作悲愁之语。以“愁”字而论,即使豪迈逾恒的大词
人辛弃疾,仍极为热衷,名句如“闲愁投老无多子,酒病而今较减些”、“罗帐灯
昏,呜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将愁归去!”“中州遗恨,
不知今夜几人愁?”“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更草草离筵,匆匆去路
,愁满旌旗”等。而名篇《采桑子·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
,更显得是一位说愁识愁的大方家。反观毛泽东词札,愁仅五现,且多出现在“为
赋新诗强说愁”之时,如“愁杀芳年友,悲叹有余哀”、“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
翻波浪”等。一九二七年以后,则不复愁矣。“泪”字情况与此类似。

若是骚坛巨匠,也未必不可以悲哀之词表豪放之情,说起来“以乐景写哀,哀景写
乐”之法,先人在《诗经》中已有过成功尝试。毛泽东似于此道稍逊,所以他的处
理相对较为简单,习惯以巍峨之词表巍峨之情,于个中微妙的转换,知会无多。换
句话说,毛泽东笔下的豪放之情,多类云端中语,气势固然不同凡响,但较难在具
体的现实之境中找到着陆点,这便难免给读者的欣赏带来不小障碍。其“坐地日行
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固可借用王国维评语“词人想象,直悟月轮绕地之理
,与科学家密合,可谓神悟”,而其“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昆仑山)裁为三截
?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山舞银蛇,原驰腊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等语,虽豪情万丈,却是极难想象的。虽然轰然叫好声曾不绝于耳,我还是要老
老实实地承认,至少我没瞧出其中有何意象可言,上述比喻仍有流于概念之嫌。毛
泽东1965年“重上井冈山”时,曾在《水调歌头》中写出“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
潺流水”之句,二十年前那场关于“歌德还是缺德”的讨论,曾颇涉此语。按此两
句应为毛泽东对眼前故乡风物的据实写照,但事实上却与眼前风物关系甚远,当年
的井冈山,绝不可能有此景观。这便给了我们一种有益的暗示,作为诗人的毛泽东
,也许是过于擅长“透过现象看本质”之故,故笔下之象,往往只是心象的折射,
而与现象本身相去甚远。

我们已经讨论过,写诗不比买彩电,不见得越大越好,就像“于细微处”也不一定
真能“见精神”一样。中国古代大诗人,往往文心绵密,著眼匪微,寄慨独特,诗
眼诡谲,俾翻新旧物,求生面别开。毛泽东则独标高格,拂尘去屑,独欲效鲲鹏展
翅,以“与天地精神相往来”,浑不愿对春江鸭足、东篱野菊乃至绕床饥鼠有所措
意,遂使气度孱弱如我者,读后常常会有不知所措之感。需要补充的是,本人读苏
、辛之词,虽也有起疑、纳闷乃至不解之处,但还从来不至于“不知所措”。

六、节约原则

诗词奉行节约原则,追求用最少的词,包含最大的美感容量,中国古典诗词尤其如
此。个中一个不必成文的规矩是:不宜像翻译体诗那样,把一个意思用两句诗来表
达,若花费三句却只表达一层意思,虽村秀才亦不为。相反,将两层乃至三层意思
浓缩在一句之中,则永远受到鼓励。之所以说上面这些废话,实出无奈,因为那好
像与毛泽东诗词有关。

毛泽东诗词(尤其是词)对节约原则亦不甚留意,有时还会出现惊人的浪费现象。
毛泽东《沁园春·雪》公推杰作,有说当年蒋介石展读后都大加叹气,深愧无地。
蒋介石先生的文学鉴赏力如何,我不得而知,不过我对此颇有保留,因本文不拟对
某首诗单独探讨,且搁置不论。我要指出的只是,许是因“长调”之故,该词的句
子颇显大手大脚,难称经济。该词下阙,颇似前述清人孙髯翁那副“古今第一长联
”,试再作一比较如何?孙髯翁曰:“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
囊”.毛泽东的写法是:“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
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不难发现,孙氏笔墨比毛泽东经济得多,且有
形象可以捉摸,有动作可供遐想;毛泽东的诗句多为判断,形象系数较低,诗味直
截了当,读者无需想象介入,只要接受诗人的断语就是了。必须重点注意的是后三
句,因为我们看到,那实在只是一句大白话,前两句缺乏独立诗性功能,仅只充任
末句的注解,即告诉我们谁在“弯弓射大雕”,且第二句又只是在补足第一句未竟
之词,仿佛西洋诗中的“待续句”.严格地说,这是散文,没法按诗法相衡。且壮
一回胆,试着“集中优势兵力”,将此三句做成一句如何?曰“可汗弯弓射大雕”
?曰“大汗引箭射天雕”?至于省下两句该如何发落,那就由不得我来胡乱插嘴了
。附带说一句,“成吉思汗”四字不宜入诗。我不敢断言将四字人名(如澹台灭明
、长孙无忌)直接作为独立诗句属毛泽东首创(柳亚子先生就曾将人名“纳兰容若
”单独成句),但“成吉思汗”四字皆平声,乃词人大忌。也许毛泽东不知“汗”
读“寒”罢。

毛泽东类似诗句还有一些,“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亦可合二为一,如“
三十八年弹指”,可惜他已经用过一回了,那便有明知故犯之嫌。毛泽东又好袭用
、化用前人陈句,如“飞起玉龙三百万”,“莫道君行早”、“一唱雄鸡天下白”
、“天若有情天亦老”之类,因有元散曲之风,且不再絮叨。然直接援经典入诗,
至于将“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一字不易地堂皇入诗,视如己出,或许我们只
能哑然了。

附带提一下,关于《沁园春·雪》,公木先生是不吝赞词的,且多是高入云霄的极
品词汇,如“在用字造语方面,毛泽东诗词是多么精审、巧妙,简直达到了极峰”
,“不是高手是万万办不到的”.“这是何等功力,这是何等手笔!”“这是常人
能够办到的吗?”“其胸襟之浩阔,真是扫空万古;其意境之高远,允称横绝六合
。在咏物词中,实在可以说达到了上上乘”等等。然而与此同时,在他洋洋五千余
言的《赏析》中,竟对“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三语视而不见,
一无赏析。

关于“子在川上曰”云云,有人或许会从大伟人之通脱、不拘陈见的角度加以譬解
。这当然属无可无不可的事,只是通脱一味,可求难遇,虽是绝顶高才,也难以手
到擒来,故无论魏武帝之“郑康成行酒,伏地气绝”,还是毛泽东之“不须放屁,
试看天地翻覆”,脱则脱矣,通则未必。所以纵使想为尊者讳,亦当慎之又慎。我
则宁可存疑。

七、格律问题

以往对毛泽东诗词的有限质疑,多集矢于平仄之类小节上。看来在格律上,毛泽东
的确问题多多,以公木先生为代表的评家已颇有指出,不必我再加饶舌了。这于我
当然是一件幸事,因为以我有限的格律学知识,本不配对他人说长论短。所以这里
只想避重就轻,单就毛泽东对待诗词格律的态度,稍加探讨。

或曰毛泽东雄才大略,达变知通,创调之才高峻,根本不屑于斤斤死在格律之下。
这样的话听上去当然总是不愁没道理,但能否请“拿证据来”.心证法是走不通的
,不能因为诗人正好是领袖,就断言他写诗必然喜欢不按常理出牌,倘此说成立,
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七老八十时玩高空跳伞,也要自出机杼一下,可不要把命都
赔上。

毛泽东为什么不提倡青年人学习旧诗呢?因为他认为“这种体裁束缚思想,又不易
学”.如果旧诗只要求字数不差,于对仗、平仄、粘对之类全无讲究,那又何尝会
束缚思想?除非将本来就需要“戴着镣铐跳舞”的诗全部理解成“束缚思想”.毛
泽东强调旧诗“不易学”,指的正是格律。毛泽东总不见得一面要求别人要么不写
旧诗,要写就得遵守格律,一面自己却无所顾忌,仗着天下雄才的优势,随心所欲
大逾矩吧?另外,毛泽东为什么要对陈毅说“律诗要讲平仄,不讲平仄,即非律诗
”呢?这话听上去颇像老师对学生的训导。显是毛泽东对陈毅诗词之格律欠工有点
看不上眼,虽然他也坦然自陈,自己的律诗“没有一首是我自己满意的”(着重号
为原文所加)。就是说,若我们相信毛泽东上述表白是诚恳的,关于格律,我们只
能认为:并非毛泽东不想注重,不想仿效杜工部的严谨,而实在是照顾未到,力有
不及。

这么说其实与毛泽东未见得有何亏损。私意以为,格律究属小学,其法也未见得多
么深奥,若肯下一点功夫,以毛泽东的资质,知晓近体诗的格律,诚非难事。但知
道格律是一回事,在诗歌创作中运用自如,不为格律所缚,又是另一回事,那不仅
需要大量阅读(毛泽东具备这个条件),更需要反复实践(毛泽东不具备这个条件
)。若仅仅满足于符合格律,即本人也可做到,只是以填字游戏法做成的诗,早已
不再是诗了。所以毛泽东既然实践不够(仅有二十六首律、绝句),为避免死在格
律之下,在作品中留下若干格律上的瑕疵,也就不足奇怪了。鉴于一方面毛泽东已
经多次坦言自己不通格律(曾屡次恳请郭沫若修改润色),一方面毛泽东诗中的格
律问题又太过突出,我反而觉得没必要再加纠缠。

在《毛泽东诗词大观》一书中,凡是毛泽东诗律词格与常例不合之处,作者一概以
“突破了……”论之,这便使对毛泽东诗词格律的任何推敲质疑成为不可能。因为
诗人毛泽东已经预先被设定为不可能犯错的类型了,凡“不通”皆属“突破”,凡
“越规”均是“创格”,我们又能再说什么呢?

八、忽上忽下

我很喜欢毛泽东的散文,佩服它言之有物,白话地道,表达清晰,说理透彻,文质
彬彬,气概可观。但反映在诗词上,尤其当我不得不以“横绝万古”的超一流大诗
人标准进行考察的话,偶尔也会有不以为然之处。尝试论之:中国古代诗词的一大
特色(弊端?),窃以为在太过经营字词,至走向篇以句名、句因字驰、“一句跳
出,全篇驰名”之境,则属走火入魔,如对王安石“绿”的激赏,对潘大临“满城
风雨近重阳”的啧啧称奇,均是此类中魔的临床体现。毛泽东在这方面也深具古风
,即他的诗词,几乎每首皆有可句摘可圈点的,然全篇皆可称许、无一弱笔者,则
为数寥寥。我想原因在于,毛泽东情感丰饶而诗思有限,语言超强而结构较弱,所
以,他有时竟然会犯下“村秀才不为”的低级错误,有时又能写出虽大宗师亦为之
颔首击节的佳句,遂使佳句与劣行交错,奇构与庸局纷呈,令人大呼意外。

例如,“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极好,语言、气势、节奏若棋局之“三
子归边”,佳句天成而无斧凿之痕,然下忽接“今日得宽余”,诗味陡降,竟忽生
不伦不类之感。再如,“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除末句有力外,其余诸句,无非饤饾铺陈,与范
仲淹名文《岳阳楼记》中“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
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云云,命意相同,笔法酷似,然后者为文
,无妨铺排,前者属诗,却效不得两汉大赋。谁知话音未落,蓦见“怅寥廓,问苍
茫大地,谁主沉浮?”三句,竟是怎一个“奇绝”了得。再如《蝶恋花·答李淑一
》,开篇“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何其舒缓凝重,情郁意结,
忧思悱恻,真可谓有“石破天惊逗秋雨”之势,然下紧接“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
捧出桂花酒”两句,不觉骤为之气咽鼻塞。其中既无想象可言(思绪既已“直上重
霄九”,吴刚、嫦娥云云,便属现成之典),亦乏怀人之思。《毛泽东诗词大观》
的作者甚至从中瞧出“幽默感”来,说是“首先向吴刚问候,然后顺便幽默地问一
句:吴刚,你这位名仙有何特殊之物啊?”这便更让人觉得情感梗阻起来。唉,如
果这真是幽默的话,这当儿它来的可不是时候。再往下竟愈益不堪,至“忽报人间
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我认为已无可娱目。“伏虎”不知典出何处,其象征
含义虽然一目了然,但就意象而言,却与由首二句领起的情感氛围,扞格难入。

也许,喜欢写诗填词的毛泽东,只是缺乏足够的训练,或有意识研习不够,或干脆
就是创作态度不够严谨。我欣喜地发现,毛泽东在诗词创作上颇有容人之德,亦能
做到闻过辄改。在《七律·长征》下他曾作一“自注”,襟怀坦荡地提到一件本来
也不妨隐瞒的事:“水拍:浪拍改。这是一位不相识的朋友建议改的。他说一篇内
不要两个浪字,是可以的。”当然反过来,在“五岭逶迤腾细浪”之后,隔行又写
出“金沙浪拍云崖暖”,在“七律”中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其错误的性质相当于围
棋九段国手突然莫名其妙地自紧了一气,致使大龙无端被屠。

九、感性还是知性

在谈论毛泽东对“大”“小”的偏爱时,我曾提到感性与知性的问题,这里再略加
展开。中国文化是一种较为感性的文化,正如西方文化是一种更具知性的文化,一
般我们也会说女人比男人更感性些,哲学家较诗人更知性些,虽然具体到女人,也
有充满知性的,具体到哲学家,也不乏以感性见长的,具体到男人,更有感性度浓
得化不开的。就中国诗歌鉴赏传统而言,知性的诗人不仅极少,偶尔出现个把,在
主流评价中总是难获激赏,总易被视为旁门左道,相反,人们感兴趣的,总是以感
性见长的诗人,如李商隐、李煜,人们更愿意津津乐道的,一般也多是充满感性的
句子,如“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之类。即使说
到对所谓知性的欣赏,提供的样品,通常也总是巧智、谲智或理趣的成份居多,是
一种惊鸿一瞥式的哲理,并无法纳入某种系统的思辨体系之中,著例如“不识庐山
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若暂时以上
述粗率的分类法来判断毛泽东诗词,我立刻发生了困惑,即我发现很难把毛泽东归
于感性或知性诗人之中,也不像两种诗人的综合。就是说在毛泽东诗词创作中,我
们既找不到“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式感性超强的例子,而如“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之类表达得直截了当的生命奇智,也同样难觅踪迹。渐渐地,
随着反复摩玩毛泽东诗词,一句上海方言蓦然跃入大脑,我觉得自己也许找到了毛
泽东诗词的独特属性:魄性。

在上海青年人的口语圈内,“魄性”指的是某种胆气,比如某人在股指升高、市场
难测时果断投入大量资金,就会被伙伴们说成“魄性大”.如果我们顾名思义,将
“魄性”之“魄”还原为“气魄”,庶几便接近了毛泽东诗词的魅力所在。毛泽东
的大量名句,我们往往既没有觉得传递出多少微妙的诗情诗味,又不曾在智慧上受
到多大启迪,我们与其说被感动了,不如说被震撼了。如“北国风光,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三句,论形象不如“燕山雪花大如席”,说气势也未必及得上“北风卷
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然而我们还是被震撼了。再如“万类霜天竞自由”
,细想之下颇不合自然之理。因为倘是“霜天”,依“秋收冬藏”之说,万木萧条
,生灵潜迹,当是时,它们本不会有“竞自由”之心,然而诗句助人豪兴之力,却
又是不容抹煞的。又如“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注家多认为“银锄
”指“农民在山上劳动”,“铁臂”指“铁一样坚实的臂膀在挥舞”,意思当然一
点不错,但也仅仅是表达一个意思罢了。就想象力本身而言,这里的焦距可没对准
,两句的前后意象在技术上存在着正相抵消的可能。即若以“天连五岭”为观照对
象,不可能看见农民的“银锄”,若以“铁臂摇”为着眼点,“地动三河”之势也
将不复存在。毛泽东此处的技法与“或人大于山,或水不容泛”的中国古画法似有
偶合之处,即不在乎眼前之景,专意于心中之情,遂使以肉眼为依据的透视法遭到
废弃。于是结论只有一个,毛泽东写上述两句时,并没有展开想象的翅膀,因为他
眼前没有虚拟之象可言,他只是本能地寻找一个充满“魄性”魅力的字面组合而已
。他达到了这个目的,使本来甚至有点不知所云的诗句,焕发出某种神采。必须承
认,这确实是一种只有诗才可能焕发出的神采。

我前面也曾提到毛泽东诗词结构能力相对不足。说准确点,其实这指的是毛泽东诗
词的结构太过严谨,太过注重起承转合,换句话说,毛泽东诗词的结构由于过于注
重魄性的完整,反而使情感的跌宕起伏缺少照顾。诗词(尤其是中国古典诗词)的
结构,本该在动态中求得平衡,甚至不妨在失去表面平衡的情况下求得意蕴的深化
。为求操作方便(当然也为了避免拙文过于冗长),我们可以试着从毛泽东诗词的
结尾一探究竟。毛泽东诗词的结尾相对较少变化,如果稍加留意就会发现,毛泽东
最为人称道的句子,往往多出现在诗(词)末,且称道的理由也较为雷同。随举数
例:“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不须放屁
,试看天地翻覆”、“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萧瑟秋风今又是,
换了人间”、“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等等。这样的句
子(有些极佳,如“俱往矣……”,有些过于平实,如“世上无难事……”),我
们并不能获得多少诗的享受,却可以感觉到某种莫名的亢奋。我们的心灵无所触动
,我们的胸腔却砰砰作响。

诗词有可说之处,但其不可说不可评之处,领域更广。那便如同音乐,凝神谛听较
之喋喋不休,总是更值得提倡。任何一首好诗,理论上都存在着不可穷尽之势,非
独“一篇《锦瑟》解人难”.考虑到毛泽东地位和创作心态的特殊(当他知道自己
写下的任何一首诗都有可能被世人轰传为“横绝万古”的顶峰之作时,其创作心态
不可能没有犹疑乃至扭曲之处。这是别的诗人不必也不可能有的难局),评论他的
诗词,便只会难上加难。所以,虽然笔者不自量力地作了若干尝试,却并不敢自诩
有任何创获,贻讥腾笑,在所难免。何况毛泽东诗资之高其实是无可怀疑的,读其
二十二岁时的作品《五古·挽易章陶》,句法纯熟,古意盎然,即捉入汉乐府中,
一时半会也难辨真假,泛泛骚客,读后难免“战战兢兢,大气不敢出”.又作于一
九二一年的《虞美人·枕上》,婉约之容,直追宋调,且并无宋人爱情词札中常见
的男儿乐做女身的“变性”现象(性心理学家霭理士所谓“哀鸿现象”),读后真
是“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了。兹恭录如下,一以表好诗共赏之意,一以表敬佩之
忱,并祈稍减小子冒渎之责。

虞美人·枕上

枕上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

晓来百念都灰尽,剩有离人影。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文/周泽雄 摘自五味斋)



--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6.100]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