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cmygoal (快点把我拉去枪毙), 信区: Reading
标  题: 《往事并不如烟》 zz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2005年04月28日17:46:44 星期四), 站内信件

这本书其实早就买了,一直搁在家里。前天晚上抽出这本书来翻看,没想到一下子
被吸引住了,花了两天一口气看完。看完之后觉得有很多话想说,却不知道从何说
起。章诒和用凝练的笔调回忆了建国后一些知识分子的命运,读来让人悲怆不已。
虽然她没有任何控诉的意思,但是字里行间你可以分明读出那种隐忍的怨恨。关于
书中回忆的人物,能够触动我的并不多。史良卖友求荣,虽然是时代的悲剧,但是
很难给人好感。张伯驹一味消极避世,虽然保持了独立的人格,有士大夫的风骨,
但是却未能对加诸于自身的不公进行反抗,并不可取。康同壁母女这种所谓的贵族
,还有罗隆基这样的旧式文人,在那种时代里都只能但求自保罢了。

书中只有三个人物让我印象深刻。第一个是章伯钧。章诒和并没有对他的父亲进行
特意的刻画,但是你可以感觉到那渗透其中的爱与思念。章的悲剧在于,他始终没
有意识到整风的真正目的,他始终没能像其他的民主知识分子一样,看清运动的真
相。他是一个很典型的人物,可以代表多数在那场反右斗争中被划分为右派的知识
分子。有一次章诒和问他为什么张伯驹捐了那么多东西,毛主席都不肯对他高抬贵
手?章伯钧说了一句非常值得玩味的话,他说:"毛泽东的动机从来不是出于私人
的。"他始终没明白鸣放就是一场阴谋,就是一个"引蛇出洞"清除异己的计策。他
对时局的分析甚至比不上罗隆基,这最终导致了他在政治上的彻底失败。他的悲剧
,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悲剧,更是那个时代的悲剧。我以前读《黄河青山》,黄仁宇
曾经写道:对毛泽东的评价要置于一个大历史的环境中去。当时看到这里,隐隐约
约明白了什么,但似懂非懂。现在我终于明白了。一切都不过一场帝王梦,另一个
赵匡胤朱元璋而已。

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人物是储安平。中国历史上有储安平这样一个人物,而我却
从来不曾知道,这的确是让人非常羞愧的事情。在储安平的身上,你可以看到一个
鲁迅笔下"真的猛士"的影子—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他登在
《光 明 日 报》的那篇《向毛 主 席和周 总 理提些意见》,以及关于"党 天 下
"的观点,就是放到今天也依旧振聋发聩。储安平有一种难得的书生意气,但是正
如章诒和所说的,他希望靠竞争靠人格来谋取成功,这就注定他是个失败者。如果
那个时代能够多一些像储安平这样抱有纯洁理想敢直言上谏的人,多一些像张 志
 新这样怀着满腔激情不惧强权的人,甚至多几个胡 风,也许历史会以另外一种面
貌出现。

第三个是章乃器。对他,书中没有详细的描写。不过其中提到在康同壁的努力下,
他和章伯钧进行了一次会面。当时章乃器吟了一首诗,书中是这样写的:章乃器立
于客厅中央,面向墙上的一副画像,一字一顿地说:"肠肥必然脑满。"接着,把烟
斗掉转过来对着自己的胸口,说:"理得而后心安。"

看到这里,我不禁对章乃器肃然起敬。

关于这本书,其实还有很多话要说,只是涉及到一些言论宽度的问题,我不知道博
客中国对博客内容有多大的自由度,所以还是不说了。这篇文章也有很多敏感字眼
,被屏蔽了,我不得不用空格分开。张廷玉说过:万言万当,不如一默。在真正的
民主到来之前,对某些事情我想我还是继续保持缄默。最后我引用章诒和自序中的
一句话来结束这篇并非书评的东西:

—不论贵贱和成败,人既不应当变为圣像,也不应当遭受蔑视。

再次向储安平致以我崇高的敬意。

--

    只有在梦中才能找到真正的自由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32.73]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