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px (幸运之神照临), 信区: Reading
标  题: [合集]《思考中医》-伤寒论导读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2005年07月07日09:49:02 星期四), 站内信件

☆   1  ──────────── 我是分割线 ─────────────────☆
发信人: catdie (土到掉渣), 信区: Reading
标  题: 《思考中医》-伤寒论导读
时  间: Fri May  7 14:01:38 2004

作者简介

  刘力红,男,1958年生。医学博士,教授。就读于广西中医学院、成都中医学院、
南京中医学院。于院内师从陈亦人、陈治恒教授修习伤寒之学;于院外随李阳波、王庆
余、曾邕生等师修习易、道、医学。现供职于广西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目录



第一章 略说中医的学习与研究

第二章 伤寒之意义

第三章 阴阳的工作机制

第四章 治病法要

第五章 太阳病纲要

第六章 阳明病纲要

第七章 少阳病纲要

第八章 太阴病纲要

第九章 少阴病纲要

第十章 厥阳病纲要

结语



精彩书摘

认识阴阳探求至理

  1.认识阴阳

  中医里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中医里最核心的东西是什么?方方面面都要围绕它,
离开它就不行的这个东西是什么?这就是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开首即说: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
求于本。”《素问》的这段话对阴阳作了高度的浓缩和概括。我们做任何学问,尤其是
中医这门学问,离不开天地,而阴阳是天地之道;阴阳是万物的纲纪,一个万物,一个
纲纪,大家可以掂量一下这个分量,有什么东西还能逃过这个阴阳;它是变化的父母,
我们探讨事物,无非是探讨它的变化,时间的变化,空间的变化,而是什么导致这个变
化呢?是阴阳;我们接触社会,接触自然,社会的东西也好,自然的东西也好,不论你
是动物还是植物,是有机物还是无机物,是宇宙还是银河,它的整个过程无非就是一个
生生杀杀的过程,那么,这个生杀是怎么产生的呢?它的本始还是阴阳;另外,就是神
明之府,神明就是讲精神讲思维,所以,这一条与人类自身的关系特别大,那么,神明
怎么来,还是与阴阳有关;最后,就要谈到治病求本的问题,现在人都知道说:西医治
标,中医治本。当我们问一句中医怎么治本?或者中医通过什么来治本呢?这就回答不
上了。其实,这个本还是阴阳,还是要在阴阳里面寻求。阴阳就是这样一个关系到方方
面面的,最本始的东西。

  不知大家对阴阳有一个什么样的认识?是否达到了《内经》的高度?我在教授本科
生和研究生时都喜欢提这个问题,而同学们给我的回答也就是《中基》教材的那几条,
什么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等等。而再往下问,答不出了。学阴阳
,光懂这些还不够。怎么个对立,怎么个互根互用,这些你都要有真实的感受。对于任
何事物的变化,你都能落实到阴阳上面,甚至一举手、一投足你都能分辨出阴阳来,都
能感受出阴阳来,只有这样,阴阳才能为你所用,你也才能用阴阳解决真正的实际问题


  2.伤寒总说

  (1)寒为冬气

  首先,我们来看寒,寒是冬日的正气,这一点我们在《中基》里面已经学过。春温
、夏热、秋凉、冬寒,怎么会产生寒呢?这一点我们前面已经提到过,阳的本性是属热
的,春夏的阳气处于释放状态,热的东西散发出来了,所以,天气变得温热。但是,春
天释放的程度要比夏天小,因此,春天的温度要比夏天低。到了秋冬,阳气由释放转入
到收藏,热的东西收藏起来了,关闭起来了,天气也就变得渐渐地寒冷。但是从程度而
言,秋天的收藏不及冬日,因此,冬日的气温更为寒冷。这是寒的一个根本意义。从这
个意义我们可以看到,寒实际上是反映阳气的收藏状态,是阳气收藏的外在表现。所以
,寒不但是冬之气,其实也是藏之气。

  现在我们暂且放下时间,来看一看空间方位的情况。在我们国家,大家都很清楚,
西北的气温要较东南低得多,我们每年冬天看天气预报,北方有些地区都零下十几度了
,南方还在零上二十多度。这个反差太大了,要是海南的人到北方出差,上飞机前穿衬
衣,下飞机就要穿皮袄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大的差别呢?看一看《内经》就清楚了。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西北方阴也,东南方阳也。”阳就是用,就是释放,阴
就是体,就是收藏。从地域方位的角度而言,整个西北方以收藏为主,整个东南方以释
放为主,所以,就产生了这个气温上的悬殊。这就提示我们一个问题,学中医不但要注
意时间,也要注意空间方位。时空在中医里是同一的,是统一的,这个观念必须牢牢记
住。

  前面我们提出过,阴阳的问题要真正弄清,不能光停留在书本的那几点上,要有切
身的感受。什么事情都要养成用阴阳来思维,比如我们生活在南宁的人,时间都快到春
节了,身上却还穿着衬衣,这是为什么呢?如果我们不从阴阳这个角度去思考,去弄清
它,那作为一个学中医的人,你就麻木了,就凭这个麻木,你要学好中医,我看没多少
可能。

  (2)何以养藏

  知道了寒的属性、寒的意义,也就知道了冬日的寒,并不是一件坏事。我们根据这
个寒的表象,这个寒的程度,就可以推断这个阳气的收藏情况,就可以看到这个“体”
的情况。

  冬日的天气应该寒冷,也就是冬日的阳气应该封藏,这个体应该涵养。因此,《素
问》专门提到了一个养藏的问题。冬三月养藏,秋三月养收,实际上就是秋冬养阴的互
辞,这是很明确的。《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就是讨论这方面问题的专论。这里我们只
看相关的冬三月。论云:“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
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
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素问》的这一篇讲“四气调神”,四气,就是指的春、夏、秋、冬之气,就是指的生
、长、收(杀)、藏之气。调神呢?这个讲的是人的因素。人怎么在春三月适应这个生
气;怎么在夏三月适应这个长气;怎么在秋三月适应这个收(杀)气;怎么在冬三月适
应这个藏气。这就提出了要养生、养长、养收、养藏。现在的人只讲一个养生,养长、
养收、养藏都不管了,这是很片面的。

  (3)伤寒即伤藏

  上述这四个方面都是与冬相应,都是养藏之道。它们都围绕一个原则:无扰乎阳。
那么伤寒呢?伤寒为什么这么重要?它核心的问题就是破坏了这个原则。

  冬主藏,寒就与这个“藏”相伴,所以,冬日的寒非常重要。如果冬日不寒了,这
说明什么呢?这说明阳气还在释放,没有收藏。因此,冬季应寒反暖,农民就知道不是
好事情,第二年的收成就不会好。要是用古人的话说,就会“米贵长安”。

  我老家湖南有句乡话:雷打冬,九个牛栏十个空。雷应该在什么时候开始响呢?应
该在春季。立春以后的第三个气叫“惊蛰”,应时的春雷就应该在这个时候打响。春雷
一声震天响,就将这些蛰藏的万物从沉睡中惊醒过来。春雷的打响意味着阳气真正地全
面启动,全面的释放出来。而雷在冬天打响,这又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冬雷的响动
将整个的闭藏打破了。闭藏打破了,阳气非时的释放,使阳气不能蓄积,阳气的这个体
得不到应时的涵养。体不足,用怎么发挥?所以到了来年,真正应该阳气发挥作用的时
候,它却发挥不了作用。万物得不到这个阳气的作用,整个秩序就打乱了,不但天灾,
而且地祸,不但植物受影响,动物也受影响,怎么不会“九个牛栏十个空”呢?

  民间还流传另外一句话,叫做“瑞雪兆丰年”。瑞雪怎么预兆丰年呢?现在的说法
是下雪以后,病虫害冻死了,所以,可以给来年带来好的收成。当然,这也是一个方面
,但是,更重要的一面是冬日的瑞雪反映了阳气处在很好的蓄藏状态。阳气蓄藏得好,
体就能够得到很好的充养,体充则用足,来年的释放就会好。万物得到这个充分的能量
供给,怎么不会“五谷丰登”呢?另外,这个瑞雪也反映了阴阳的秩序很好,秩序没有
破坏,自然的灾害就会减少,所以,瑞雪兆丰年。

  上述这个过程我们还可以从经典的角度来教证,《素问》有句名言:“善养生者,
必奉于藏。”或者说:“奉阴者寿。”大家看到这个“奉阴者寿”,也许就觉得她与前
面讲的阳用有矛盾。阳是反映和主宰寿命的,怎么不说“奉阳者寿”,反而是“奉阴者
寿”呢?现在大家只知道养生,只知道生命在于运动。可是生怎么来?生是从藏中来!
水生木这个道理难道大家不清楚吗?大家看一看自然界,特别是动物界,那些喜静的动
物往往寿命长。像龟、蛇、仙鹤,这些动物寿命都比较长。而相反,那些喜动的东西反
而寿命不长。道家讲致虚极,守静笃;儒家讲燕坐,讲知止;佛家讲禅定。这些都是强
调静,强调藏。所以,大家不要只知道运动,应该动静结合。

  ……

学习经典的意义

  (1)不是守旧

  上面我们从文化层面的角度来谈经典,目的就是想说明,经典的年代虽然久远,但
,它不一定就过时了,就落后了。所以,大家不要轻易地否定它,遗弃它。不过话又说
回来,我们现在强调二千年前的经典,大家还是会担心,这是否在守旧?因此,对于新
、旧这样一个概念,大家还是应该从多层面去看待。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的序言中谈到:“上古有神农、黄帝、岐伯、伯高、雷公
、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
。”张仲景在这段文字所显示的资料,提醒我们注意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正值经典产
生,或愈是接近经典的年代,名医、大师愈多?而为什么一旦远离这个时代,名医、大
师就“未之闻也”?这个现象值得我们去思考。所以,我们现在强调经典的重要,并不
是为了其他什么,而是明知我们在时间上离经典愈来愈远了,但是,能否通过有效的学
习,使我们在实质上接近它呢?接近它,其实就接近了这些大师,我们通过学习经典,
最后把我们自己造就成了雷公、少俞、少师,这有什么不好呢?我想这是我们学习经典
的最根本的意义。

  张仲景在序言的下一段文字中接着谈到:“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
,各承家技,始终顺旧。”从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看到,仲景在1700年前已经清楚地说明
了什么是守旧,什么是创新。当时的医生中,各人只抱守家传的一点经验,这就叫守旧
;而反过来呢?能够“思求经旨,演其所知”,这就是创新。所以,我们学习经典,学
习《内经》、《伤寒》这些著作,完全是为了“演其所知”。演是什么意思呢?演就是
推演、扩大、发展、延续的意思。能够把我们那点局限的知识发展、拓宽开来,能够发
扬光大它,这个东西就是经旨。现在我们老说中医要创新才有出路,但,你凭什么去创
新呢?所以,搞经典完全不是守旧,而是为了创新。这一点你学进去了,你就会有体会
,这个过程究竟是不是创新,你会有感觉,临床实践上也会有印证,光是口说还不行。

  (2)万变不离其经

  我们说经典的意义再怎么强调也不过分,这是有实义的。这里我想给大家讲两个我
经历的故事。

  1998年上半年,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结识了南宁附近宾阳县上的一位老中医,老
中医名叫廖炳真,我喜欢称呼他廖老。廖老从医几十年,在某些病的治疗上有独到的经
验,但更使我感到佩服的是廖老的医德与人格,所以,我很喜欢去拜访廖老。而廖老亦
视我为忘年交,有什么心得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一次,廖老给我讲蛇伤的治疗,在
旧社会,有些江湖郎中治疗蛇伤往往都会留一手,这一手的方法很巧妙,让你根本没有
办法察觉。郎中给你治蛇伤,很快就把蛇毒治住了,让你没有生命危险,很多症状也消
除了,可就是有一点,伤口老不好,隔上一段时间伤口又腐烂,你又得到郎中那儿买些
药,管上两三个月,就这样拖上一年半载,甚至更长的时间。在江湖上,这叫郎中钓病
人,病人养郎中的招数。但是,这个窍门被廖老从父辈那里探知了。窍门就在忌盐,如
果让病人忌盐几天,再吃上几剂解毒、生肌的药,伤口很快就长好,而且不再腐烂。就
这么一点奥妙,可要是你不知道,你会被折腾得够呛。

  听过廖老的这席话后,我就在琢磨,这不就是《内经》的东西吗?《素问·金匮真
言论》上说:“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故病在溪,其味咸,其
类水,其畜豕。其谷豆。其应四时,上为辰星,是以知病之在骨也。其音羽,其数六,
其臭腐。”肾家的臭是腐,所以,凡属腐烂一类性质的病变都与肾相关。肾病需要忌盐
,“多食盐则伤肾”,这既是《内经》的教证,也是普通老百姓都知道的常识,蛇伤引
起的伤口腐烂,忌盐几天,再吃几剂普通的中药,伤口便从此愈合,这是一个多么神秘
而又极其简单的事实。经典的东西就是这样,没有揭开时,它非常神秘,揭开了,又这
么简单,这就是至道不繁!这些东西,百姓日用而不知。像这些江湖郎中,他绝不知道
,他留的这一手,原来是《内经》的东西。这就是君子之道。

  还有一件事,就是廖老治骨癌的经验,骨癌在所有的癌症里,疼痛是最剧烈的。而
且这个疼痛往往很难止住,就是用上麻醉剂,效果也不见得理想。而廖老对这个疼痛有
个撒手锏,虽然骨癌最后不一定都能治好,但是,这个疼痛却能很快地消除,这就在很
大程度上解除了病人的痛苦。廖老用的是什么药呢?就是在一些草药里面加上一味特殊
的东西,然后煎汤外洗患处,洗几次以后疼痛就能逐渐消除。这味特殊的东西很灵验,
加上它就很快止痛,不加它完全没有这个效果。这样特殊的东西是什么呢?就是棺木的
底板上长出的一种东西。过去人死了,用的是土葬,把尸体放在棺材里,再埋在土里,
埋下去以后,这个尸体就逐渐腐烂,腐烂的这些东西就往下渗,渗到棺木的底板上,连
同木质一同腐坏,上面这个东西就是感受这个腐气而生的。大家可以闭目沉思片刻,在
所有的腐气里面,还有比人的尸体腐臭更厉害的吗?所以,说到腐字,应该到这里就打
止了。既然这个东西是感受这样一个腐气而生的,那么,按照上述《内经》的教言,它
与肾的病变就有一种非常特殊的亲缘关系,所以,用在骨癌上有这样特殊的疗效。后来
我问廖老,是谁告诉您用这个方法的?廖老也说不出所以然,这个方法既没有传承,也
没有理论的依据,廖老只是觉得骨癌是个怪病,而上述这个东西也是个非常的东西,那
就以怪治怪吧,可万没想到有这样好的效果。当我将上面的那段经文翻给廖老看时,廖
老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又是《内经》的东西。

  (3)读经开智

  讲到经典的意义,我还有一个切身的感受,就是经典与智慧很有关系,它不仅仅是
一个知识问题。如果大家以为研习经典仅仅是为了增加一些知识,那经典的意义当然就
不大了。

  知识多了不一定就有智慧,知识多了,也不一定学问就高,这个关系大家应该搞清
楚。而读经典却确实能够提高智慧和学问。所以,我经常说,学问是从读经开始的。在
这一点上很多人都有共识。

  现代的脑科学研究认为,人的左脑是逻辑脑,主管语言文字、逻辑思维,人类所使
用的大部分都是左脑。而右脑是直觉脑,这右脑大部分时间是在闲置,当然,这与科学
讲求逻辑是有关联的。近些年的脑科学研究表明,人们已渐渐地把目光瞄向右脑这块处
女地,如上面提到的春山茂雄的《脑内革命》就较多地阐述了这个问题。实际上,大脑
处在较多的α波状态,就是一种唤醒激活右脑的状态。

   对于上述这个左右脑,我喜欢用另外一个概念来描述和定义。左脑,也就是我们
常说的逻辑脑定义为现代脑;右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直觉脑定义为传统脑。所以,左
右脑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就是现代与传统的关系。

  ……


陈亦人
  作者是我众多学生中颇具特色的一位,这个特色不是指旁的什么,而是指他对中医
,尤其是对经典中医那不同寻常的热爱与追求。这在对经典的重视每况愈下,在高等中
医院校纷纷将经典改为选修课的情况下,是难能可贵的,是值得赞许的,也是最令我感
到欣慰之处。作者对经典的执著与热爱,以及作者在经典中医方面所达到的境界,已在
这部书稿中充分地展现出来。相信各位在阅读过此书后,应该有所感,有所得。

  诚如作者所言,经典是中医这门学问的基础学科,而这个基础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
一个东西能够代替。因此,欲学好中医,欲在中医这门学问里达到较高的境界,就必须
重视经典,就必须重视这个基础学科。欲诣扶桑,非舟莫适。这是古今大师们所公认的
必由之路,舍此别无他途。

  《伤寒论》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呢?是一部经典,是一部圣人的著述,是一部中医史
上承前启后的巨著,是几乎所有的成名医家共同推崇的一部最最重要的典籍,是伐山之
斧,是入道之津梁,而在我看来,更是一部论述疑难病证的专著。《伤寒论》于中医的
重要性是毋庸置疑,有目共睹的。正因为其在中医这门学问里的独特意义,引来了这一
领域里的古今中外的医家们的共同瞩目。有关《伤寒论》方面的著述,迄今为止,仍是
中医界叹为观止的。而在这众多的著述里,能像作者这样如此平实地将甚深的经义娓娓
道来者,却实为少见。孔子云:“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余信也,是为序






☆   2  ──────────── 我是分割线 ─────────────────☆
发信人: applebaby (关心粮食蔬菜), 信区: Reading
标  题: Re: 《思考中医》-伤寒论导读
时  间: Fri May  7 14:03:01 2004

稍微介绍一下何谓伤寒学?




☆   3  ──────────── 我是分割线 ─────────────────☆
发信人: catdie (土到掉渣), 信区: Reading
标  题: Re: 《思考中医》-伤寒论导读
时  间: Fri May  7 14:05:00 2004

什么伤寒学?自己查去!




☆   4  ──────────── 我是分割线 ─────────────────☆
发信人: applebaby (关心粮食蔬菜), 信区: Reading
标  题: Re: 《思考中医》-伤寒论导读
时  间: Fri May  7 14:06:40 2004

。。你介绍的书,干嘛这样的态度。。没兴趣就不问了。。




☆   5  ──────────── 我是分割线 ─────────────────☆
发信人: catdie (土到掉渣), 信区: Reading
标  题: Re: 《思考中医》-伤寒论导读
时  间: Fri May  7 14:08:58 2004

我生气别人这么问,查一下又不费事。




☆   6  ──────────── 我是分割线 ─────────────────☆
发信人: manner (远游客), 信区: Reading
标  题: Re: 《思考中医》-伤寒论导读
时  间: Fri May  7 16:19:32 2004


你在介绍这个知识的时候有必要将相关的定义概念说下呢。

我生气别人这么问,查一下又不费事。




☆   7  ──────────── 我是分割线 ─────────────────☆
发信人: catdie (土到掉渣), 信区: Reading
标  题: Re: 《思考中医》-伤寒论导读
时  间: Fri May  7 16:26:38 2004

我又不是拿工资的老师,干嘛要我讲,有兴趣不会自己查啊。
我看见喜欢的东西就贴出来了,别人喜不喜欢和我不相干。




☆   8  ──────────── 我是分割线 ─────────────────☆
发信人: manner (曲终人散), 信区: Reading
标  题: Re: 《思考中医》-伤寒论导读
时  间: Sat May  8 09:48:54 2004


你喜欢的东西贴出来,那就是分享了,既然是分享,为什么不让大家知道得详细点呢。
我当然不会逼你贴的。




☆   9  ──────────── 我是分割线 ─────────────────☆
发信人: catdie (土到掉渣), 信区: Reading
标  题: Re: 《思考中医》-伤寒论导读
时  间: Sat May  8 09:59:41 2004

分享?见鬼去吧!我贴着自己看了舒服。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