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jiackie (我爱美眉), 信区: Rock
标  题: 流行、摇滚与方言zz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Wed Sep 19 15:39:12 2001), 转信





流行、摇滚与方言

北京【袁越】

  流行歌曲之所以流行可以有很多因素,但归根结底是两条:流行的歌词和流行
的音乐。

  人们常说音乐是没有文字的语言。这句话点出了音乐的一个重要属性:易融合
性。来自欧洲的古典音乐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已经成了世界语;来自非洲的打击乐则
以一种被称为"鼓点儿"的变通方式渗透进了几乎每一首现代流行歌曲之中;大名鼎
鼎的摇滚乐是白人乡谣和黑人节奏布鲁斯的融合;爵士乐已经和世界上几乎所有的
乐种融合过;来自中北美洲的"雷击乐"可以被中国的窦唯用来表现代沟;来自浮躁
的70年代的欧美重金属音乐可以被中国人用来表现悠远博大的唐朝文化……许多这
类看似奇特的融合其结果却都十分完美,以至于一个从没见过外国人或者一句外语
不会说的中国青年会把一首首带着"鼓点儿"的流行歌曲当作宝贝。这一点不能不让
人怀疑所谓"坚持音乐的民族性"到底有没有必要,或者说有没有可能。

  当然中国音乐元素被世界其它乐种采用的例子还不多,对此现象曾有一种解释
,就是音乐的经济决定论,即经济上越强大的民族其文化(包括音乐)就越流行。
这一理论的一个变通的说法是:如果现在世界上最强大的民族是汉族,那么现在的
排行榜金曲可能会是“四面埋伏之第五十三号变奏曲”。这理论还有一个也许只是
在逻辑学上才成立的反证命题,即一个民族的强大恰恰源自其文化,而中国的落后
源自……但这已超出了笔者的能力范围,在此不作讨论。

  但歌词就不同了。在当今这个世界语还只停留在研究生院的时期,歌词具有明
显的不融合性。道理很简单:歌曲都是有内容的(内容深奥与否是另一回事),老
百姓当中到底有多少人乐感好到只听音乐就满足了?恐怕不多。多数人需要知道一
首歌到底是在唱什么才可能会去喜欢。

  但这种“歌词的不融合性”还有一层更深的涵义。笔者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发现
:当一群人试图随着电台里播放的一首大家熟悉的歌曲哼唱时,笔者只会哼曲调,
而老美们大都会唱歌词,尽管他们中的许多人都五音不全。但唱起中文歌曲来情况
就不同了。尽管许多歌曲笔者都是多年未听了,但前奏一响歌词就从嘴边自然地流
了出来,而且唱起来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感。这种亲切感是外文歌曲所无法具备的
,即使很多歌的内容笔者也知道。我想这就是语言文化的力量。

  许多音乐人早就注意到了这种力量。当年美国民歌界的开山鼻祖约翰·洛马克
斯(John Lomax)“发掘”出了黑人民歌手“铅肚皮”(Leadbelly)之后把他带
到了纽约,并为他组织了几次演唱会。“铅肚皮”有着浓重的南方黑人口音。许多
人要他改一改,但洛马克斯宁可在每一首歌前亲自把歌词念一遍也不让他改口音,
他认为“铅肚皮”的口音正是其魅力所在。

  口音可以说是当年“披头士”(The Beatles)乐队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四
个长相英俊的英国青年唱着带有高贵的英国口音的流行歌曲,这不把美国女青年迷
住才怪呢。口音也可以说是美国乡村音乐成功的原因之一。口音甚至带来了新的乐
种。前面说过,美国摇滚乐是白人乡谣和黑人节奏布鲁斯融合而成的一种音乐。而
一些黑人音乐家为了突出黑人文化的特点,把来自白人文化的旋律去掉,突出了来
自黑人的节奏,再加上黑人所特有的口音与方言,形成了“饶舌乐”(Rap)。现
在这种黑人口音已经成了除布鲁斯外黑人对美国文化的另一大贡献。

  许多电影也成功地运用了这种“方言文化”。一个很突出的例子是《低级小说
》(Pulp Fiction)。这部电影成功的最主要的原因是里面人物所说的带有口音的
英语,所以她几乎是无法翻译的。其它还有《Fargo》、《一脱到底》(Full
Monty)等无一不是借助了方言的魅力。

  但这种借助有一个前提,即一个美国黑人费点儿劲就能听懂一个苏格兰移民的
英语,反之亦然。这种语言上的共同性在我看来是美国流行音乐成功的关键之一,
它为各种文化背景的音乐家们互相借鉴对方的音乐语言提供了便利,使得他们可以
面对一个巨大的市场而不需要担心语言的不融合性。相比之下欧洲就明显吃亏了,
以至于许多非英语国家的乐手们不得不唱他们不擅长的英文歌曲。

  让我们再来看看台湾。50、60年代的台湾乐坛是由一些浓妆艳抹的所谓“歌星
”和清一色翻唱英文歌曲的所谓“热门乐团”组成。直到 1975年 6 月 6日杨弦在
中山堂举办的个人演唱会上唱了8首由余光中的诗谱写的歌曲并引起轰动,台湾才
算有了自己的现代流行歌曲。请读者注意,这些歌以及稍后在台湾红了很长时间的
校园民歌其音乐大都是借鉴美国民歌的表现形式(吉它弹唱本身就是个舶来品),
而这种形式已被听了多年鲍勃·迪伦式的美国民歌的台湾青年所接受了(音乐的融
合性)。这些歌真正有突破意义的是她们的词。这是台湾青年第一次听到用流行曲
式伴奏的诗歌,而韵律诗歌绝对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最独特的东西,杨弦从这里入手
实在是太聪明不过了。

  从更高的意义上讲,杨弦的这次演唱会第一次把中文引入了现代音乐,让中文
歌曲摆脱了庸俗无聊的“靡靡之音”的形象,而开始唱老百姓真正关心的内容;同
时他又让在青年们心目中最时髦的现代音乐改变了因外语而造成的隔阂感。这次演
唱会应该说是现代中文歌曲的起源。从那时起台湾本土的流行音乐才算彻底把西洋
音乐击败,并占领了大部分台湾流行音乐市场,甚至把大陆的音乐人压得喘不过气
来。

  这个“台湾现象”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即台湾岛内大多数人都讲国语,不光
在正式场合讲,私下里也讲。这使得国语歌曲和大多数听众之间的交流没有任何障
碍。后来台湾音乐人意识到岛内还有许多讲台语的听众,就又开发出现代化了的台
语歌曲,结果台语歌在岛内也获得了成功。相比之下,粤语歌曲在大陆的影响就没
有台湾的国语歌大,虽然粤语歌进来的早,甚至还在青少年中掀起过一股粤语热,
但终于败给了台湾歌曲。

  美国和港台的流行歌曲工业的发展都没有经历过太多的语言障碍,因为他们都
有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统一的语言。但大陆就不同了。咱们国家虽说有“普通话”,
但除了北京,还有哪个城市的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是讲普通话的?你的朋友中有多
少能讲不带口音的标准普通话?又有多少中国人是用普通话来思考的?虽然普通话
被强制推行了这么多年,可真正把她当生活用语的人还是只占中国人口的极少数。
大多数人听流行音乐都只能隔着一层。不管你是否意识到,不管你是否愿意承认,
这个问题都客观地存在着。

  这种普通话与方言的矛盾不仅使得流行歌曲与大众生活产生了隔阂,而且还对
其它艺术的创造带来了负面影响。比如电影电视这个行业。你也许记得所谓“京味
儿的电视剧”曾红过相当长的时间。但你想得起来还有别的什么用方言的电视剧产
生过相似的影响?也许是北京的“电视人”沾了首都的光,但不能否认这与北京方
言好懂有关。我不知为什么其它方言的电视剧那么少,如果是政府的干涉,那么这
岂不是纵容不正当竞争吗?而且全国那么多方言以及她们所代表的丰富文化内涵不
就被遗失吗?

  作为一种专家制定的,面向全国推广的语言,普通话庄重有余而生活化不足。
我想所谓“京味儿”在电影电视中的流行就是钻了这个空子,因为京味儿其实是一
种方言,她同全国所有其它方言一样,经历了历史的演变和生活的沧桑,融汇了历
代老百姓的智慧,成了一种生活、一种文化的象征,并且和书面的中文一样,成了
中华文化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丢了她实在是一个大损失。

  读到这儿也许有人会问:流行歌曲要是只用一种方言来唱,那只有听得懂的人
才会买,那能有多大的销量?我说,在这个流行歌曲专辑卖出十万盒磁带就开庆功
会的时代,我们还有什么可说的呢?中国许多方言,比如广东话、上海话、四川话
、山东话、东北话等说的人都以千万计,懂的人会更多。如果能充分发挥这些方言
本身的特点,开发出与她们相适应的音乐,这就将成为一个个中国独有的音乐文化
。要说销量嘛,台湾那么少的台语人口,香港一个弹丸之地的小岛,他们的方言流
行音乐都能卖大钱,我们为什么不行?

  还有人可能会问:方言多土啊!会有人喜欢吗?我的答案是,如果你所说的“
土”是指方言听起来不好听,那么你得去问问说方言的那个人,看他是否也这么想
;如果你所说的“土”是指方言所代表的生活方式落后,那么你可能还停留在60年
代。那时的首都(说普通话)与地方(说方言)在生活上有很大差别,因此方言也
跟着遭了殃,以至于相声演员都以方言来装傻逗乐。但现在情况可大不一样了!起
码我知道上海人和广东人早已经以说方言为荣了;如果你所说的“土”是指方言所
代表的文化太古老,那你说对了。老百姓在广播电视多年的普通话熏陶下已经无意
识地把普通话与现代化联系了起来。再加上现代文艺作品中的人物少有说普通话的
,而方言仅可在地方戏曲中听得到。多年来一成不变的地方戏已经把方言与才子佳
人或历史故事绑到了一起。但方言的这种“土”不是方言自己的错,它恰恰说明了
在现代文艺中引入方言的必要,否则方言文化就永远不能现代化,那十亿说方言的
中国人就永远不能……

  谁也无法否认,当今中国已是一个开放的多元化的国家,在精神领域,多种思
潮都在试图影响人们的大脑;在经济领域,每一个商人都在竭力抢占这个潜力巨大
的市场。表现在流行音乐方面,你会看到不论是港台还是欧美都在开足马力宣传自
己的音乐好。他们或者标榜自己的音乐有品味,或者暗示自己的音乐反潮流,酷(
我在用这个词时已不用附上英文或者稍加解释了)!或者夸耀自己的音乐最流行。
于是我们的音乐人或者竭尽全力包装偶像,或者操起电吉它反抗一切,或者借助“
奔腾”以紧追世界潮流。殊不知,我们这样做永远是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市场也
永远是别人的。应该说一些有眼光的音乐人早就看到了这一点,而且也认定开发具
有中国特色的流行音乐是唯一的手段。但他们的努力大多集中在音乐上,于是市场
上出现了许多带有点儿中国乐器的流行音乐,其中也不乏相当优秀的作品。但归根
结底这只是一种辅助手段,音乐的主流还是掌握在别人手里。而真正属于自己的民
乐呢?你只要去数数现在市场上品种繁多的古典民乐唱片总共只有多少首不同的曲
子就会对这个市场的潜力有个大致的了解。也有一些新的民族音乐被制作出来,但
她们要么靠“鼓点儿”等时髦音色以吸引听众,要么靠录音发烧来开辟新的卖点。
而且清一色是少数民族音乐。

  那么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汉族呢?我们的音乐在哪里?这个问题我认为必须
从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入手。在这个开放的多元化的时代,音乐的易融合性已经让中
国民乐在青少年当中失去了魅力。如果我们把港台音乐也算作是大陆音乐人的竞争
目标的话,那么国语阵地也已经失守,他们发明的诸如“心太软、跟着感觉走、外
面的世界”等绝妙的歌词已经深入人心。可是,有一样东西仍然是大陆独有的,那
就是方言。不用说,台湾人再精明也不大会想到用上海方言来写歌词,而我们的音
乐人则有一千万上海听众可以去争取。这个优势我们干嘛不用?

  已经有一些音乐人开始想到这个优势了。从好多年前张广天的《上海、上海》
到子曰的《子曰》,还有一些摇滚歌手都曾经尝试过用方言演唱。但这种尝试还是
太少。那些来自祖国各地的通俗歌手们,你们为什么非得去下功夫改自己的口音呢
?那些来自祖国各地的摇滚歌手们,如果你们只是想通过摇滚来发泄不满,还有什
么比得上用自己说惯了的方言更痛快?你们要反对北京的摇滚专制,那还为什么非
得用他们的语言来演唱?像自己平时说话那样唱歌为什么就那么难?

  我的这个提议肯定与政府的现行政策相矛盾,我决不是想惹上什么麻烦。我只
是提一个建议:在这个离“全国都说普通话”的理想时代还很遥远的今天,方言在
音乐领域应该被更广泛的应用。也许我们自己的音乐就孕育在方言里!

--
爱是垃圾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35.83]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