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文物 | 致敬人民英雄,这一仗胜利了

2020-09-09 21:52:51 作者: 抗疫文物 |

9月8日,首都北京。

这是2020年中国最晴朗的一天,秋高气爽,万物欣然,人们日渐从紧张压抑状态转向日常生活。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每个国人都留下了自己意味深长的故事。



清晨的长安街肃穆洁净,警车开道,车辆缓缓驶向天安门广场,国家以最高规格迎接在抗疫一线奋斗的人民英雄。



人民大会堂,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钟南山授予“共和国勋章”,向张伯礼、张定宇、陈薇授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还对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先进集体,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进行表彰。



陈薇,军事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疫情爆发后,带领工作组进入武汉。在基础研究、疫苗、防护药物研发方面取得重大成果,为疫情防控作出重大贡献。这份沉甸甸的荣誉,也属于四千多名军队抗疫官兵。 ‍‍‍‍‍‍‍‍‍‍‍‍


军事科学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军事医学专家组党支部陈薇院士等7名支委的工作证(军博馆藏)


疫情突发,时不我待,习主席一声令下,全国全军闻令而动。除夕夜,第一批各军医大学医疗队抵达武汉天河机场,进入战疫一线……

多批医疗队陆续驰援武汉……

军队医疗队接管火神山医院……

运-20送来一批批身披白甲、心镶五星的人民军医……


海军军医大学援鄂医疗队队员乘坐“运-20” 赴武汉的纪念登机牌(军博馆藏)


人民英雄们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勇挑重担、敢打硬仗,为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作出突出贡献。

四月中旬,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功成身退,只留下一首首铿锵有力的战歌,和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故事。

这些故事,这些人民英雄,需要被铭记,应该被铭记,值得被铭记。

这是二战以来全球最大的一次公共危机,也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抗疫英雄身先士卒,愿以自己的生命拯救人民,也必将写进历史的篇章。军事博物馆担负起这一历史使命,从4月初就派专人赴武汉伴随式征集军队人员抗疫文物,得到各军种、军医大学医疗队及其他社会团体的大力支持,获得了一批意义重大的文物。

他们捐献了自己的队旗,旗面上写着每一个队员的名字。



每一个名字都是一个行走的传奇。



每一个名字都有一段生命的奇遇。



每一个名字都为各自的军旗增光添彩。



每一个名字都为军徽画上一道金色的光芒。


军队自主研发的“海神五号”抗压性防护面膜,能够缓解长期佩戴防护用具产生的面部压痕(军博馆藏)


您还记得那一张张被口罩留下压痕的脸吗?曾经给我们无数感动,令我们无比心疼。


海军军医大学医疗队队员董宇超的工作手机(军博馆藏)


就是这一台屏幕破碎的手机,首次向外界传出军队援鄂医疗队一线工作的画面。机主叫董宇超,是海军军医大学医疗队的队员,这不是破碎的屏幕,这是折射生命最美风景的一面镜子。


武汉火神山医院医疗队员任小宝的作战靴(军博馆藏)


这是一场战斗,这是与死神对决的生死之战,在无数次奔跑和洗消之后,这双满是消毒水味道的作战靴已经严重磨损褪色。

还有火箭军援鄂医疗队撤离前夕创作并集体签名的防护服。


火箭军援鄂医疗队队员集体签名的防护服(军博馆藏)


同为“火”字头的作战团体,他们用所有人的名字写下一个“火”字。并赋楹联一幅。

上联:火箭军军威如山

下联:火神山山压邪火

山水之间,孩子依在黄河母亲的怀中,温柔的动人心魄。


还有签名的护目镜——

我们已经看到了最后的全面胜利就在不远的前方……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