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过去了,我们还是需要蔡元培

2020-09-11 04:21:39 作者: 100年过去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教师节。

古往今来,歌颂教师的文章和佳句不可胜计。能够遇到良师,是一个人生命中何等幸运的事。

好老师的标准,从来不是单一的。他可能治学严谨;可能幽默风趣;可能别具一格。

但是好的老师,总能给学生以智识的启迪,犹如长夜里的明灯,为行人照亮前路。

蔡元培是在中国提出“美育”的第一人。他在北京大学亲自开设、讲授的一门课程,就是“美育”。“十年,我讲了十余次,因足疾进医院停止。”

蔡元培认为“一个完整强健人格的养成,并不源于知识的灌输,而在于感情的陶养。这种陶养就在于美育。塑造全面完整的人,也正是美育的宗旨。”为什么美育能陶养感情?

因为美是“普遍的”。比如一块面包、一瓢水,一个人占有了,另一个人就无法拥有;但“美”不一样,“名山大川,人人得而游览;夕阳明月,人人得而赏玩;公园的造像,美术馆的图画,人人得而畅观”。它是普遍与无私的。

美也是无关功利的。“宫室可以避风雨就好了,何以要雕刻与彩画?器具可以应用就好了,何以要图案?语言可以达意就好了,何以要特制音调的诗歌?”人们做这些,并不是因为它们有什么实际的用途,而仅仅是出于对美的热爱与向往。

美的普遍性打破了人与我相分别的成见,美的超脱性摆脱了对于功利关系的考量。这些在无形中陶冶着我们的情感,让我们在重要关头,可以抛却功利与成见之心,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甚而有“杀身以成仁”而不“求生以害仁”的勇敢。什么是美育?

美育不是美术的教育,它不止包含建筑、雕塑、图画,还涵盖音乐、文学,乃至城市的布置、美术馆的设计,甚至一个人的行为礼仪等。“美育”可以说是关乎人的生活、生命各方面的判断力的养成。

吴冠中说:“今天中国的文盲不多了,但美盲很多。”美育的缺失便产生美盲。

在欧洲许多国家,人们逛博物馆美术馆,就跟逛公园一样习以为常。美是印刻在他们的骨子里的,所以便自然而成一种优雅的气质。而创造艺术、创造美、创造时尚,对于他们来说不过是一种天性与自觉。

但是在中国,这种对于美的观照与自觉似乎淡化了。

曾经的我们,也曾创造出令世人惊艳的美,如魏晋的文学,如唐朝的诗歌,如宋朝的瓷器,如明朝的家具等。只是现在一路奔跑着追逐发展的我们,把“美”落在后面了。

所以城市建设中会时不时会冒出一些奇葩建筑,生活中会充斥庸俗而不自觉,更让人难过的,是这些辣眼睛的审美也在荼毒着孩子们的心灵。

木心说: “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解救不了。”蔡元培先生在百年之前提倡美育,是何其的先知与明智。

“美育”看起来无用,却是滋养精神的最佳养料。因为经受过美的映照,我们的生命便不会被功名利禄所占据,我们在作选择时候还将葆有一点赤子之心,我们在这个浮躁的世界里才不会被同化,而始终有一叶安放灵魂的“方舟”。

教育的核心始终是关于人的。如爱因斯坦所说,“青年人在离开学校的时候,应是做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而不只是做为一位专家。”

教育的目的之一,便是培养健全的人格。何为健全的人格?蔡元培曾做过阐释,所谓健全的人格,内分四育,即:(一)体育,(二)智育,(三)德育,(四)美育。

我们说“体育”,是为拥有健全的身体,而不只为在竞技场上争第一。

我们说“智育”,是为着激发兴趣、求索真理,而不只是知识的灌输。

我们说“德育”,是为着时时善言善行,而不是熟读一些行为规范。

我们说“美育”,是为着人生的慰藉,而不是升学的途径。

如此,我们拥有了求索的精神,善良的品行,以及独立的思考判断力,大约才算一个“健全的人”吧。

对于蔡元培先生教育要旨的回顾,或许可以让我们在思想上保持一种清醒,以期在走出校门之后,不必如梁漱溟先生所说:“经过现实的磨练,大多数人不久倒向现实一边,并由此认为大学生活太脱离现实,一旦完全认同于世俗社会的生活原则与价值取向,身上的大学文化气息就如同一层油漆一般脱落地干干净净。”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