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末期的五大名将,有人堪比诸葛亮,不是姜维

2020-09-30 09:48:32 作者: 三国末期的五

三国乱世是一个纷繁复杂,英雄辈出的时代,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的英雄人物,前期有曹操、刘备、孙权、周瑜、荀彧、郭嘉、关羽等,后来诸葛亮、司马懿、陆逊等人登上历史大舞台,这些英雄人物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那么,三国末期又有哪些可比前人的名将呢?

第五、姜维(202年-264年),字伯约,天水冀县(今甘肃甘谷东南)人,蜀汉名将,官至大将军。诸葛亮北伐时,姜维被怀疑有异心,不得已投降蜀汉,被诸葛亮发现、重用。诸葛亮去世后姜维在蜀汉开始崭露头角,费祎死后姜维开始独掌军权,继续率领蜀汉军队北伐曹魏,与曹魏名将邓艾、陈泰、郭淮等多次交手,姜维北伐总计大胜两次;小胜三次;相距不克四次;大败一次,小败一次。后因蜀中大臣也多反对姜维北伐,而宦官黄皓弄权,姜维杀之不成,只得在沓中屯田避祸,后司马昭五道伐蜀,姜维据守剑阁,阻挡住钟会大军,却被邓艾从阴平偷袭成都,刘禅投降,不得已姜维只能投降曹魏。之后姜维希望凭自己的力量复兴蜀汉,假意投降魏将钟会,打算利用钟会反叛曹魏以实现恢复汉室的愿望,但最终钟会反叛失败,姜维与钟会一同被魏军所杀。

第四、邓艾(约197年-264年),字士载,义阳棘阳(今河南新野)人。三国时期魏国名将,其人文武全才,深谙兵法,对内政也颇有建树。本名邓范,后因与同乡人同名而改名。邓艾多年在曹魏西边战线防备蜀汉姜维。公元263年他与钟会分别率军攻打蜀汉,最后他率先进入成都,使得蜀汉灭亡。后因遭到钟会的污蔑和陷害,被司马昭猜忌而被收押,最后与其子邓忠一起被卫瓘派遣的武将田续所杀害。唐德宗时被推崇为古代六十四名将之一。

第三、陆抗(226年-274年),字幼节,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丞相陆逊次子。陆抗袭父爵为江陵侯,为建武校尉,领其父众五千人。后迁立节中郎将、镇军将军等。孙皓为帝,任镇军大将军、都督西陵、信陵、夷道、乐乡、公安诸军事,驻乐乡(今湖北江陵西南)。凤凰元年(272年),击退晋将羊祜进攻,并攻杀叛将西陵督步阐。后拜大司马、荆州牧,卒于官,终年49岁,陆抗死后6年,东吴灭亡。与陆逊皆是吴国的中流砥柱,并称“逊抗 ”,被誉为吴国最后的名将,唐德宗时被推崇为古代六十四名将之一。

第二、羊祜(221-278年),字叔子,泰山南城(今山东新泰市)人。魏晋时期大臣,著名战略家、政治家和文学家。羊祜是一位威武全才的名将,博学能文,清廉正直,娶夏侯霸之女为妻。曾拒绝曹爽和司马昭的多次征辟,后为朝廷公车征拜。司马昭建立五等爵制,封钜平县开国子,与荀勖共掌机密。西晋成立后,司马炎怀有吞吴之心,乃命羊祜坐镇襄阳、都督荆州诸军事。羊祜屯田兴学,以德怀柔,深得军民之心;缮甲训卒,广为戎备,做好了伐吴的军事和物质准备。吴将陆抗去世后,上表奏请伐吴,遭到众臣反对。咸宁四年(278年),羊祜抱病回到洛阳,十一月病故,并在临终前举荐杜预自代。

第一、杜预(222年-285年),字元凯,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西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学者,灭吴统一战争的统帅之一,灭吴的第一功臣。历任曹魏尚书郎、西晋河南尹、安西军司、秦州刺史、度支尚书、镇南大将军,官至司隶校尉。灭吴功成之后,耽思经籍,博学多通,多有建树,被誉为“杜武库”,著有《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及《春秋释例》等。杜预是三国末期堪比诸葛亮之人,甚至在武功上还超过了前辈诸葛亮,其在治国理政方面很出色,甚至和诸葛亮一样还是一个发明家,制造成功人排新器,并复制出久已失传的欹器,主持修建了富平津大桥,修订出《二元乾度历》等,真可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杜预也是明朝之前唯一同时进入文庙和武庙之人。太康五年闰十二月(285年初),杜预逝世,终年六十三岁,追赠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号成侯。从三国末期的名将也可以看出,曹魏方面(后来的晋)人才济济绝非蜀汉和孙吴可比,蜀汉和孙吴的灭亡也只是早晚的事。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