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之乱——东晋最后一代良心的覆灭

2020-09-13 10:55:08 作者: 王恭之乱——

第二十五章:王恭之乱——东晋最后一代良心的覆灭

398年九月十七日,东晋外戚大臣王恭在建康被处斩。

不同于其他人,临刑之前,王恭淡然理顺胡须鬓发,吟诵佛经,对即将到来的死亡毫无惧色。他对监刑者道正色道:"是我无知,太过于相信他人,以致有今日之败。但我知道我的内心的忠于国家社稷的!百代之后人们依然会记住我王恭!""我暗于信人,所以致此,原其本心,岂不忠于社稷!但令百代之下有王恭耳!"——《晋书·王恭传》

王恭死后,人们收拾他的家产,却丝毫没发现钱财和丝帛,仅有许多书籍……如此刚直不屈,深存节义的人,落得如此下场。而王恭最终虽确实做到了"留名百代之下",但却被后人列入"典午之罪人",实在令人唏嘘不已。

王恭

此时的东晋距离淝水之战已经过去了15年时间,谢玄的北伐也已经被迫停止了13年。当东晋将疆域从长江淮河为北界推到了以黄河为界之后,一种注定的怪象再次出现——13年内,北伐收复中原这件事便再无人问津。这件事是不是听起来特别熟悉?没错,数十年前桓温攻占洛阳,此乃不世之功。但也正是因为这是件不世之功,桓温自己不愿继续北伐,东晋朝臣也不希望他继续北伐,以免桓氏势力更大。

为了自己家族的地位,略强的家族想要通过北伐建立军功,其他的门阀便会自发团结着抵制北伐,这是东晋自建国起就注定的悲剧。

而如今,东晋满朝都沉浸在与自己毫不相关的淝水之战的战果中——真正领导这场战争胜利的谢家人,此时已经被朝中执政的司马道子相继压下去了。谢安晚年主动交权,无疑是个极其错误的选择。不是说东晋的皇权不能加强,而是谢安交权的时机是真的不合适,当时皇帝孝武帝不过是一个昏君罢了。当年周公辅政,后来交权不也是等到成王有才干后才交权的么?谢安的这种行为,是标准的"愚忠"。

谢安

就这样,此时东晋朝中门阀相继呈衰落趋势,司马道子一手遮天,且采用诸多不当政策,激起诸多民怨。

难道就没人反对吗?

当然有,这个反对者正是本文开头所讲的那位——王恭。

王恭从小就有美誉,而且他妹妹是晋孝武帝的皇后,所以王恭倍受孝武帝器重,算是个比较有威信的外戚大臣。司马道子当时位高权重,群臣攀附,唯独王恭毫不畏惧司马道子。先是司马道子的亲信袁悦之常常为司马道子出图谋不轨的计策,被王恭告发;后来司马道子喜欢人妻裴氏,让她和宾客们谈论,王恭却公然抗议。由此司马道子与王恭不和。

390年时,同时信任王恭和司马道子的晋孝武帝,知道两人不和,为了调和这两人的矛盾,做出了个非常无脑的决定——让王恭外出担任都督兖、青、冀、幽、并、徐及扬州晋陵诸军事与兖青二州刺史,假节镇守京口!其实倘若将有仇的二人都限制在中央,那还不怕他们会出什么大乱子。但是让其中一人外出掌兵,这不是等于埋一颗定时炸弹么!

六年后,孝武帝去世,即位的晋安帝司马德宗是比说过"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还要无能的,甚至连生活不能自理的"智力障碍"。这一下,朝中大权彻底旁落司马道子。

而可笑的是,司马道子掌权,其本人又不仅十分无能,还懒于掌管政事,便将机要交给其亲信王国宝。对朝廷十分忠心的王恭对此极为不满,于是多次上书要求放逐王国宝。面对已经掌握地方兵权的王恭,司马道子不得不敬畏三分,于是把心腹都送到王恭那边,希望能和王恭冰释前嫌——当然都被王恭拒绝,两人矛盾更加尖锐。

王国宝

397年,王恭联络荆州刺史殷仲堪共同起兵讨伐王国宝。司马道子多次劝诫王恭、殷仲堪罢兵,但是王恭始终不为所动。最终,司马道子为息事宁人,无奈只能处死王国宝,主动向王恭"请罪",王恭联军这才罢休。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