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老百姓不支持岳飞抗金北伐吗?非也!

2020-09-16 01:09:25 作者: 南宋老百姓不

目前在网上有观点认为,南宋老百姓不支持岳飞抗金北伐,所以秦桧与金国媾和是顺应形势且有民意基础的,秦桧为南宋人民创造了和平环境,是这样吗?且看其具体说辞如下:1、因为打仗会死人,所以不支持北伐。

持有这一观点的人是这么说的:

南宋的偏安根本上是由南北双方民众的意愿决定的,对于南方穷人而言,打仗意味着食不果腹,命丧沙场。2、军队烧钱,民众急需休养生息。

其观点如下:

在南宋民众急需休养生息、恢复生产的情况下,如此庞大的军队无论从军需供给还是人员补充上看,都是当时南宋民众的沉重负担。 称臣纳贡每年支付的白银、匹银和绢,从成本核算的角度看,远远比北伐开战后的浩大成本与巨大风险来得划算。所以无论是秦桧的 绍兴议和 还是孝宗时的 隆兴议和 其实都有着广泛的 民意基础 。3、税收压力使老百姓力不从心。

其观点如下:

和平时期供养军队就已经让南宋百姓力不从心了,而战端一开,他们甚至连生存都成问题。因此,对于社会底层的穷人们而言,主要矛盾是吃饭问题而非民族矛盾。 如果一味坚持北伐,就必须从早就定居南方的百姓腰包里掏钱甚至来一次土改,妥妥地会遭到所有老百姓的反对!这其实也是南宋百姓不愿意北伐的一个重要原因。4、文官集团求和解

其观点如下:

宋朝时主要执掌国家的,是文官集团,由于宋朝重文轻武,导致一有战事,不管胜败,第一件事就是想办法求和而不是像秦汉那样把敌人给狠狠揍一顿。5、老百姓热爱和平不想恢复。

其说辞如下:

南宋富庶,老百姓喜欢安居乐业,所以不支持北伐。还有人说南宋百姓困苦,如果战争不断,老百姓只能越来越苦,所以不支持北伐。(注:自相矛盾)总而言之,无论南宋是穷还是富,老百姓都不支持北伐。这四点理由乍看一下蛮有道理,但是都是没有根据的逻辑分析!一旦涉及到史料中的记载就经不起推敲了!

首先从第一条开始分析归谬:一、打仗怕死人所以不支持北伐?扯淡!

历史上任何一场战争打仗没有不死人的,但是哪个场战争都不可能因为害怕死人而叫停,因为战争是为政治服务的,是战是和政治说了算!

特别是在封建王朝时代,在统治者眼里,老百姓就是轻贱的草民,无论老百姓害不害怕死人与否都无足轻重,因此这个所谓因为百姓害怕打仗死人而被统治者叫停战争的说辞是唬人的!

从人心向背这点来看,在岳飞四次北伐这一阶段,抗金是受到南宋老百姓拥护的。

其原因是,抗金合乎当时南宋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这是由南宋的人口结构所决定的,因为南宋南方原住民只占南宋人口的一部分,而失去故土南迁的这部分人所占南宋人口基数很大 。

靖康国难,中原老百姓流离失所,一部分随败军南迁到江南地区,这些人不思念故土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的祖地田产在中原,他们祖先的坟莹也在中原, 也有没有来得及南迁的老亲故旧,他们盼望收复故土重返家园的心情是急迫的,所以南宋人民是支持抗金北伐的。史料记载, 靖康之变,金军铁骑南下,中原百姓饱受战乱之苦,人口大规模向南流移。史谓:“高宗南渡,民从之者如归市”(《宋史》卷178,食货志·振恤)南迁人口以河南、山东为主,兼及山西、陕西、淮北等北方居民的田园被毁,生计没有着落,被迫流落在外,大批迁入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北方不少地区甚至“州县皆空”(《宋史·钦宗本纪》卷23)靖康之变前后,河南、山东等地的有产者,“率鬻田宅,去乡里”(《汪藻·浮溪集》卷28)“建炎以来,江、浙、湖、湘、闽、广,西北流寓之人遍满”(《鸡肋编》卷上·第36页)。“中原士民扶携南渡,不知其几干万人”。《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86,此次南迁使中国人口重心彻底南移,经济重心也因之南迁。

早在北宋年间,北方人口已呈南迁态势,北民南迁这一现象已载见诸多史籍。北宋文学家、诗人苏轼针对这一现象曾说:“吴、蜀有可耕地之人,而无其地”;苏辙也说:“吴越巴蜀之间,拳肩侧足,以争寻常尺寸之地。”当时东南地区平原地带已无闲田,也无隙地。这说明在北宋时期南方耕地就已经紧张。

 1/6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