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朱棣还够格的皇帝,10年造就空前盛世,却为大明埋下一枚地雷

2020-09-24 17:19:42 作者: 比朱棣还够格

朱棣在位的时候,是否是大明帝国最为鼎盛的时期?

并不是!

如果要说大明鼎盛时期,那还得首推宣德时期。

历史如何评价宣德一朝?

国祚十年,朝势之美,史不胜书!

宣德皇帝就是朱瞻基,《大明风华》相信很多人都看过,朱棣驾崩之后,仁宗继位一年而崩,于是朱瞻基继位,成为了宣德皇帝。

一个王朝的太平盛世是如何造就的?

王朝在统一四海,与民休息之际,如果能够出一个好皇帝,那必然有一点太平盛世。

汉文景、唐贞观皆是如此,而反之,秦二世、隋炀帝的出现则会直接断送整个王朝。

而大明帝国原本应该在朱元璋之后经历建文仁治,结果因为着急削藩,引出了一场靖难之役。

而在朱棣赢了后,他的儿子仁宗皇帝只贡献了一年的时间,便把这个机会交给了朱瞻基。

朱瞻基继位成为了宣德皇帝,于是便开始了盛世之治,他有打造盛世的基础条件,因为他英姿睿略,武可提刀上战场,文可拿笔治平世,他就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好皇帝。

但是非常可惜,宣德这样的好皇帝,英年早逝只活了三十八岁,明朝有两大可惜,一是仁宗一年而崩,二是宣德活得不够久。

如果历史给他一个机会,让他多活二十年,明朝不经历朱祁镇的败家,那盛世之光岂可想象?

但历史没有如果,宣德完成了他的任务,在他驾崩的时候,明朝进入了最鼎盛的时期,。

当然,宣德皇帝也做了一些糊涂事,也因为这件糊涂事,给大明的未来埋下了一枚地雷。

宣德一朝唯一可以诟病的便是他过于放纵内监,他设置了一个“内书堂”,让太监也可以读书,并让太监可以批阅奏本。

这在历朝是很难想象的,太祖朱元璋自开国后,定下了内侍不得干政的国策,太监干预政治是要被斩首的,而宣德有时候忙于斗蛐蛐,太监执笔批本,于是不得不和内阁打交道,自此开启了内侍与外庭勾结之风,大明也是据此染上了宦官之祸!

古代经历数朝,从来没有像明朝那般,宦官如此强势,甚至握有如此高度的生杀大权。

这个弊病在他的儿子英宗朱祁镇身上就出现了祸端,朱祁镇是宣德皇帝长子,即位之时只有9岁。

在电视剧《大明风华》中,说朱祁镇因为先天不足,导致了移位风波,后孙皇后强势,将朱祁镇扶上皇位。

这也就是电视剧,真实的历史中,觉得皇位继承人的不是宣德皇帝的孙皇后,而是宣德皇帝的母亲,仁宗皇帝的正妻张皇后。

在宣宗皇帝驾崩之后,有风声传言襄王会继承大统,这位襄王名叫朱瞻墡,是宣德皇帝的胞弟,为人贤明在外。

当时决定继承人的大权掌控在张皇后的手中,按照张皇后的视角而言,儿子当皇帝和孙子当皇帝,对于她而言是不同的,儿子当皇帝,她依旧是太后,如果孙子继位她便成为了太皇太后,儿子更亲是自然的。

但是张太后之所以能在历史上被称之为贤后,是因为她在做决定的时候,没有考虑自己的利益处境,而是想着为大明江山社稷的利益为考量。

最终她选择了朱祁镇继位成皇,为的就是不给大明江山制造危机,而当群臣请她垂帘听政之时,她也直接拒绝,不想开这个不好的头,不想坏了祖宗之法,将幼主委托给了三杨。

内宫有张太皇太后压制,朝堂上有三杨辅政,在朱祁镇继位之初,大明一片盛世之景。

可是好景没有过多久,当张太皇太后去世之后,太监干政的弊端显现了出来,一个名叫王振的内官开始霍乱朝堂,他不止秉笔奏本,还大权独揽。

实际上,在张太皇太后知道自己时日无多的时候,她便决定处决掉王振,但朱祁镇这个干啥啥不行,无能第一名的人不惜下跪祈求,张太皇太后不得不放弃,只是告诉王振今后不得再干预朝政。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