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赐下10车肉,霍去病放到发臭也不给士兵吃,事后才知高明

2020-10-13 15:11:50 作者: 皇帝赐下10

''骠骑冠军,飚勇纷纭,长驱六举,电击雷震,饮马翰海,封狼居山,西规大河,列郡祈连。''

——班固

中国古代历史上向来是不缺乏名将的,比如说''良将身亡赵亦亡,百年遗恨一冯唐'',在战国诸国互相倾轧时却能镇守在最北边抵御匈奴的李牧;比如说忠心耿耿写下''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悲壮诗词的岳飞。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上述的两大名将都是因抵御北边的政权而出名的,的确,在中国古代漫长的岁月当中,位于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乃是中华文明最大的威胁,尤其是在楚汉争霸的那段时间,北方匈奴被冒顿单于首次统一后,更是对才刚建立的汉朝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由于秦朝的暴政加上秦末战乱,使得神州大地满目疮痍,当初刘邦刚建立汉朝时不是没想过对南下劫掠的匈奴进行征讨,却因为国家实在再也供不起大规模的战争作罢。从吕后开始到后面的文景之治,汉朝一直都是采取的修生养息政策,想尽办法恢复元气。

经过几代政权的努力后,在汉武帝登基后终于迎来了反击时刻,此时汉朝已经彻底恢复了元气,出生率增长,经济发达,粮草充足,于是有了17岁就敢率800轻骑深入大漠的''冠军侯''霍去病。

那句''匈奴未灭,何以为家''成就了骠骑大将军霍去病,他一生戎马封狼居胥,将匈奴赶回了漠北草原,直取祁连山。可以说如果没有霍去病开拓河西走廊,之后的丝绸之路还不知道啥时候才能开通。

或许是因为汉武帝对霍去病太过宠信,导致司马迁在写史记的时候甚至用了''以和柔自媚于上''来形容他。''媚上''这个词可严重了,也就是说霍去病全靠巴结奉承讨好汉武帝才有了如此成就。

为何司马迁会这么针对霍去病?从《史记》中记载的一段话或许可以看出。''其从军,天子为遣太官赍数十乘,既还,重车馀弃粱肉,而士有饥者。其在塞外,卒乏粮,或不能自振,而骠骑尚穿域蹋鞠。事多此类。''

这说的是霍去病出征的时候,汉武帝担心他大军出征辛苦,派人给他送了十多车肉;没想到等霍去病回来的时候,那些肉根本没有吃完甚至发臭了,霍去病却下令将这些肉都给丢掉。要知道大漠征途艰苦,很多士兵缺乏粮食都是在饿着肚子,霍去病却如此奢侈浪费粮食,并且这种类似的事情还很多,耿直的司马迁自然看不下去。

那么霍去病为何要这么做呢?他是真的人品堪忧吗?并不,他其实是为了自保。''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句话大家都听过吧?汉朝建立后,连当初一直征战天下的韩信都被刘邦跟吕雉想办法害死了,其他的开国功臣也没几个有好下场。

霍去病屡战屡胜后在军中威望达到了一个可怕的程度,甚至可以说在军中,霍去病的名声比汉武帝还要响亮。汉武帝可不是旁人,是能够跟秦始皇相提并论的千古一帝,他可能容忍一个臣子声望比自己还高吗?肯定不可能。

霍去病明白,等到不需要自己打仗时,可能就是自己丧命之时,为了保命他只能学着开国名臣萧何那样,通过刻意制造污点败坏自己的名声,他宁可将肉丢掉也不给士兵吃的傲慢举动,势必能够降低自己在军中的威望,也算是一种变相跟汉武帝''表忠心''的行为。

可惜天妒英才,公元前117年,霍去病不过虚岁24,就在再一次准备出军的时候病死,英年早逝。如果霍去病一直活着,或许将又是一出''飞鸟尽,良弓藏''的剧情,但他死了,死在最美好的年华,死在了建功立业的途中,且没对汉武帝的社稷产生任何负面影响,因此他成了汉武帝心中的''白月光''。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