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日记】一位市直干部在竹溪扶贫的心路历程:我是来“挂名”的吗?

2020-09-29 16:56:18 作者: 【扶贫日记】

像她这种情况,我在单位没有见过,但我能够理解。人嘛,在遇到不公平待遇时,希望按照相关政策、要求办事;但在牵扯个人利益的时候,总想满足自己的考虑,而不顾其它。我心里在想,你这不是享受着国家政策又不执行国家政策嘛。如果集中安置房分配都像你这样,那不乱套了?要认真地给她谈谈。当时应该在哪里跟她谈,选择地点的时候也是有考虑的。她岁数大了,据了解长期一个人居住,说话、考虑问题有些偏激。在她家里谈,她也不便于发火赶我们走,毕竟进门都是客。否则激化矛盾,出现其他意外,就更不好办了。说来说去,郭大姐就是不搬。我们一行把该说的都说了,告诉她在4月5日清明节前搬出来,否则将按照相关政策规定办理。

很快到了预定的时间。4月3日,通知郭大姐及女儿、女婿到村委会。在同郭大姐谈之前,我们先同郭大姐的二女儿、女婿小范围谈了一次,初步达成共识。我们几人轮番宣传政策,同时轮番打感情牌。郭大姐仍然是不听劝告,反而把女儿女婿臭骂了一顿,女儿女婿愤愤的离开了。领导的话不听,女儿女婿的话不听,任何条件也不提,总之不搬。由于郭大姐的情绪不稳定,再谈可能还是没有新进展,我就让村干部安排个车把她送回家了。

小女儿还是讲道理的,听说“和谈”失败后就急急忙忙的回到娘家。娘俩见面后,没说几句话又谈崩了。妈撵女儿滚,小女儿委屈的哭了,说:“妈呀,我们姊妹三个没有本事,不能给你盖房子,现在集中安置给你解决了房子,你要按照政策来,不能胡搅蛮缠不讲理。你不给我们积点德,你总要给你这几个外孙女积点德……呜呜……”说到这里,郭大姐鼻子一酸,眼圈一红,也呜呜的,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了起来,娘俩抱着哭成一团。

别看郭大姐对女儿女婿那么不讲情面,一说起她的两个外孙女,她心理特别骄傲和自豪,不光孝顺,从小学习成绩又好,长得还漂亮,视同心肝宝贝,郭大姐甚是喜爱。人都有弱点,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想尽一切办法,也算找到了她的“弱点”。

4月17日下午,我正在起草一个材料,听到门外脚步声轻轻传来,推开门,一看是郭大姐在门外。她一见面就说:“周书记,我想给你说说心里话。”我把她让进屋,泡杯茶,听她细细道来。她说:“上次那个事,心里一时解不开疙瘩。前几天又回到娘家,给娘家大兄弟谈了,大兄弟也说让按照政策办事,要懂道理。两个外孙女也说婆婆搬家是国家政策规定,不能为难村干部和周书记。”郭大姐说,“我今天专门就是来向你说一下,我搬家,日子我尽快定。”

抓住产业、就业牛鼻子,让村民稳定增收

产业、就业是脱贫致富的关键,没有产业发展带动,很难脱贫;缺乏产业支撑,脱贫难以持续。

为破解沙坝村产业零散,不成规模的问题,我同驻村工作队员、村“两委”班子精准分析村情。沙坝村由于“两山夹一沟,一条路、一条河”资源匮乏,产业发展基础薄弱,除下打工,就剩下一点传统的种植、养殖。为了给沙坝村寻找一个适合村情的、可持续的产业,我们组织村“两委”班子以及部分党员、群众代表25人,参观了陕西省平利县长安镇中原村、龙头村和水坪镇塔二湾村的茶叶等产业。

通过参观、学习,我们下定了决心,吸取他们的先进经验与做法,依托龙王垭茶场和九里岗茶场,积极争取上级党委政府和帮扶单位市住建局的支持,在沙坝村大力发展茶叶、果树等产业,建设村民的“绿色银行”。

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帮扶单位的关心支持下,引进种植茶园建设市场主体,流转了500亩耕地,按照高标准建设要求已建成茶园350亩,为村民高质量脱贫致富打下坚实的基础。

市住建局出资106万元支持沙坝村建设120千瓦光伏发电站,每年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增收10万元以上,为保障该村经济建设、项目发展积蓄了力量。

周书记,明年还在沙坝吗?

1000多个日日夜夜,与村“两委”班子、1500多名村民朝夕相处、同舟共济,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村民从一开始来的时候有“距离”到不把我们当成外人,而是把我们当成他们的亲人,家人,充分融入了沙坝大家庭的一员。随着精准扶贫县级、市级、省级交叉检查考核,国家普查、国家抽查以及省级精准扶贫工作效能考核等各项任务的完成,驻村帮扶工作临近收尾,从新闻信息当中,村民也了解、感受到工作队明年就会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