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账员王壁峰:用家庭账本记录生活变迁

2020-09-11 14:29:02 作者: 记账员王壁峰

王壁峰正在向记者展示其2013年的账本。 本报记者 郑新培 摄

“你看,当时我买了27块钱的竹笋和8块钱的猪肉,当天肯定是跟老伴一起包饺子吃。”今年74岁的王壁峰向记者展示着他2013年的账本,泛黄的账本记录着的不仅是王壁峰家庭的收支流水,也见证了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见证了国家经济的蓬勃发展。

冬瓜2元、鲜箔壳18元、葡萄10元……每购买一样食物,王壁峰都会留心记下公斤数和价格。晚饭过后,王壁峰总会习惯性坐下来,取出账本记录下一天的收支。“每次记账前,我都会把今天的收支情况记录在小本子上打个底稿,经过仔细核算后再填入账本中,确保账目准确无误。”

自1985年搬家到彩瓷工贸集团宿舍后,王壁峰渐渐养成了记账的习惯。不过与大多数人不一样的是,最初他只是粗略计算家庭开销,后来记账变成一项重要的工作。

2018年,国家统计局潮州调查队开展新一轮住户调查样本轮换工作,王壁峰家庭被抽中作为调查样本记账户。“我个人的记账数据与全国千万户记账户汇总成国家的经济数据,并成为政府的决策依据,我感到十分荣幸。”王壁峰说,记账工作看似简单,其实很细致,需要特别认真仔细才能做好记账工作。当天家庭成员的任何经济收支变动都要记清楚,购买生活用品、买菜都要一事一项不能遗漏。

后来,记账方式也从传统的纸质记账升级为电子记账,发生了质的变化。为了学习使用电子记账,王壁峰特地购买了一部智能手机,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及时询问子女或调查员,很快王壁峰就能熟练使用手机进行记账工作了。“电子记账能按计量单位自动转化,同时还有自动汇总统计功能,当操作熟练后觉得记账方便多了。”王壁峰说。

据了解,住户调查工作是通过定期收集抽中记账户家庭的收入、消费及其他生活状况数据,客观监测居民收入分配格局和不同收入层次居民的生活质量,满足研究制定城乡统筹政策和民生政策的需要。此外,调查产生的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数据也是核定最低生活保障、法律赔偿、扶贫补助、保障房申请、水电阶梯消费量等标准的重要参考依据。

一本本账本,记载着岁月,也流动着亲情。王壁峰和老伴经常会拿起账本翻一翻,在品味过去艰苦生活的同时,享受如今的富足与安乐,更加憧憬着未来美好的生活。

本报记者 郑新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