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中国新闻史研究走向深入

2020-09-12 12:57:15 作者: 推动中国新闻

图为研讨会现场 李永杰拍摄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李永杰)9月6日,中国新闻史学会和深圳大学传播学院、深圳大学传媒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2020年中国新闻史学会常务理事会暨新闻传播专题史研讨会在深圳大学举行。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王润泽、深圳大学社会科学部主任田启波、深圳大学传播学院院长巢乃鹏以及自国内该研究领域的数十位专家学者与会,畅谈新闻史学热点话题。

“新媒体技术等的背景下,新闻学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闻史的研究更加需要加强”。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王润泽表示,新闻学诞生在工业化时代,某些领域和特点带着工业化特征,在后工业时代,学科三大体系更需要创新。新闻史学会将加强新闻传播史研究领域学术共同体的建设,提供更多学术交流机会,发出更多更强学术声音,创新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的知识体系和学术话语体系,为构建中国特色新闻学贡献力量。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倪延年在主旨演讲中,回顾总结了中国新闻史的几种叙述模式,他将之比喻为“列车结构模式”“捆绑式结构模式”“凉亭结构模式”。其中他认为,“凉亭结构模式”体现中国新闻史脉络的“一以贯之”的叙述路径,这一模式的基本遵循是中国新闻事业各要素及其与社会环境互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时间次第顺序。在他看来,中国新闻史“凉亭结构模式”蕴含着四个辩证关系:综合叙述和专题叙述相结合、理论阐释与实践叙述相结合、历史叙述和现实叙述结合、纵向叙述和横向叙述结合。

十三五以来,中国新闻传播史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深圳大学传播学院教授黄春平总结了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特点,他认为主要研究成果集中在古代传播活动、报刊史、广电史、信息技术史和传媒思想观念史领域。他表示,这一时期的研究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一批基于新闻传播史选题的国家重大项目结出硕果,例如有些学者关于互联网研究丰富和完善了新媒介发展史;第二,民国新闻史的各个领域与专题都得到了较全面的发掘和开拓;第三,一直研究偏弱的外国新闻传播史产出了系列成果;第四,新闻史学会繁荣壮大的背后出现了新闻传播学科研究重心的转移,诸多年轻学者的研究兴趣转向经世致用的新媒体研究领域。

长期以来在中国新闻传播史著述中,中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诞生均以“1920年9月《新青年》改组为中共上海发起组的刊物”为标志。但近十几年来,该观点受到诸多质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邓绍根认为,《新青年》第七卷第六号“劳动节纪念号”的出版,标志着《新青年》“已转向工人阶级的解放事业”,成为新文化运动发展的“新的集合点”,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重要里程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由此开始了艰辛探索的历史起步。

中国近代报刊发展的特点之一是文言报刊诞生于前,白话报刊兴起于后,并在清末最后10余年形成两种报刊双峰并峙的景观。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徐新平表示,白话报在清末大量涌现绝不是偶然的,而是中国语言变革、时局危机、民众需求、报人自觉等多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正因为有了白话报在内容和文体上的革新,才使得中国新闻事业在清末民初现代化的转型中加快了前进的步伐。因此,在中国新闻事业史尤其是近代报刊史的研究中,清末白话报应当受到我们必要的关注与重视。

据了解,中国新闻史学会是我国新闻传播学领域唯一的全国一级学术团体,自1989年成立以来,学会学术视野不断扩大,从新闻史研究扩展到了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各个领域,目前共有二级学会2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