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六百年大展开启8小时沉浸式直播 “深度云上游”还有多少新可能

2020-09-10 19:18:07 作者: 故宫六百年大

备受瞩目的紫禁城建成六百年超级大展,终于在9月10日揭开神秘的面纱。而正当人们准备到现场一窥究竟之时,一场长达8个小时的线上直播,率先让人们实现“云游”故宫及大展。如今,“云游”已经成为所有博物馆的必备技能,各种馆内藏品纷纷借助线上渠道展现在人们眼前,但单纯的展览展示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同时“云游”博物馆所蕴含的发展空间也不仅限于此,如何实现“深度云上游”,创造更多可能性,成为当下各方从业者探索的方向。

10余位专家共讲解

超200万人同“云游”

9月10日早上6时,太阳还未完全升起,这场长达8小时的直播便已开始在故宫博物院与央视新闻的官方微博同步开启,人们通过镜头看到阳光逐渐逐渐照射到故宫角楼、延春阁等标志性建筑,在线上坐看紫禁城的日出。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此次直播活动包括“紫禁城此时此刻”“说说太和殿那些您不知道的事”“宁寿宫花园:乾隆颐养之地”“故宫博物院藏苏轼主题书画特展”等多板块内容,同时重磅展览“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也将通过“云探展”的形式让人们先睹为快。

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故宫今年4月推出的“云赏春”直播活动,此次直播也在多方面实现新的亮点,除了时长进一步延长外,在讲解上,也从“云赏春”中仅有一位主持人和一位专家对故宫历史进行全程讲解的基础上,增加到10余位不同领域的专家及专业人士共同讲解,此外在呈现形式上,本次直播也较之前增加了1小时40分钟的故宫景色拍摄内容。

多种内容的共同呈现,令此次直播吸引众多人前去观看。截至9月10日14时直播结束时,故宫博物院和央视新闻官方微博的直播观看人数已分别达到近70万和174余万,累计实现超200万观看该场直播。

“与自己之前去故宫游览受制于精力有限而无法全面了解建筑和文物历史不同,此次‘云游’让我更加深入细致地欣赏故宫,更了解‘延禧宫’‘宁寿宫’等建筑以及名家苏东坡等,以后再去故宫游玩也会更有针对性。”观众沈女士如是说。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表示,“云游”故宫的方式使很多无法到达现场的人都可以了解故宫,再加上权威专家进行解读,会让观众产生比日常游览更丰富的认识。此外,直播也让更多人一起参与,观众在看直播过程中可以相互讨论增加互动体验感,同时直播也可以把一部分爱好者通过平台集中在一起,日后追随平台参与其它的线上或线下活动。

直播成博物馆必备技能

内容同质化引效果高低不一

不可否认的是,直播已俨然成为博物馆的必备技能,尤其是自今年2月以来,由于线下展览暂停,国内博物馆相继奉上自己的直播首秀,微博、快手、抖音、百度直播、淘宝直播等线上渠道,均成为博物馆的展示平台,对外展示馆内藏品以及文创产品,并通过讲解的方式实现与观众的对接。

而在单个博物馆直播展示之余,现阶段博物馆还启动多家联合直播的形式,以实现更大的效果。以5月举办的“首届·云端博物馆周”为例,该活动便联合国内外30余座城市100多家重要博物馆、美术馆,连续14天带来超百场直播。而在9月6日,中国国家博物馆则发起了“全球博物馆珍藏展示在线接力”,来自阿根廷、澳大利亚、哈萨克斯坦等国家的博物馆、美术馆纷纷加入其中,由各自的馆长带领观众在线上欣赏馆藏。

随着越来越多的直播相继登场、人们享受到更多“云游”后,博物馆直播仍存在的弊端也渐渐显现,首先不可不提的便是内容同质化,这也导致观众反馈高低不一。

据文博爱好者钟先生透露,每家博物馆均有自己独特的气质,但经过近几个月里“云游”的国内10余家博物馆后,虽然确实隔着屏幕观看到各个省市的馆藏文物,但直播内容和形式往往千篇一律,没有展示出博物馆原有的个性与特色,在观看了几场直播后,后续便容易失去兴趣。

除此以外,博物馆的制播水准也良莠不齐,这也使得部分博物馆以高清的画面、丰富的内容获得人们认可的同时,另一部分博物馆的直播则被人们认为更像是一部拼凑的宣传片,虽然占据线上渠道优势,却未能实现应有的效果。对此,数字文创产业智库研究员李杰认为,直播只是让博物馆增加了渠道,起到配套作用,真正起核心作用的仍在于内容,若只有渠道无内容,则是白白浪费了资源。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