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因多雷而得名?陈文玉又是如何成为中国唯一的非神兽雷神的?

2020-09-17 09:45:36 作者: 雷州因多雷而

尝有雷民,畜畋犬,其耳十二。每将猎,必笞犬,以耳动为获数。未尝偕动。一日,诸耳毕动。既猎,不复逐兽。至海旁测中嗥鸣。郡人视之,得十二大卵以归,置于室中。后忽风雨,若出自室。既霁就视,卵破而遗甲存焉。后郡人分其卵甲,岁时祀奠,至今以获得遗甲为豪族。——《牙门将陈义传》

据考证, 此神话传说出自唐朝中期,也是出现最早的与“卵生人”有关的传说。随后,以此为样本的描写出现,最终形成了“卵生人”陈文玉以及“九耳灵犬”的神话传说,这为雷州先民的崇雷信仰以及崇狗信仰提供了神话依据。

雷神陈文玉实际上是一个虚拟人物。理由是在唐朝时期的文献中,并没有出现过有关陈文玉的记录;直到宋代吴千仞才在《英山雷庙记》中,首次指出雷祖就是唐代雷州刺史的陈文玉。

州之二里英灵村,有居民陈氏,无子,曾为捕猎。……偶获一卵,……抱其卵置之庭中。雷乃霹雳而开,得一男子,两手皆有异文,左曰“雷”,右曰“州”。雨止后,陈氏祷天而养之。既长,乡人谓之‘雷种’。……授州守刺史之职,陈文玉是也。——《英山雷庙记》

而《英山雷庙记》的作者吴千仞,正是雷州知府。他是第一个指出雷州的“雷种”就是本地人陈文玉的人。最高长官开了口,雷州乡民们就对此深信不疑,从而使陈文玉是“雷神”这一观点深入民心。

3、历代加封:奠定陈文玉雷神+雷祖的地位

雷神必生于雷州,以镇斯土而辟除灾害也。——《广东新语·神语》

据统计,自唐朝开始至清朝为止,历代帝王共有十四次加封雷神。这再次说明,雷神的存在是统治阶级实施管治的需要。而在这过程中,逐步奠定了陈文玉雷神+雷祖的地位。

同时,在官府的引导下,雷州形成了以颂扬雷祖、崇拜雷祖为主题的传统民俗以及民间宗教信仰形态。并对应产生了摆雷鼓阵,击鼓酬敬雷神,演雷舞、傩舞、蛙舞、龙舞、鹤舞、散花舞等敬雷形式的宗教活动。

综上所述,官府将“东合州”改名为“雷州”,并利用神话传说,凭空创造出有本地户口、形象亲民的“卵生神人”陈文玉的目的,就是要利用雷州先民对自然界雷电现象的敬畏心理,引导人们形成雷祖、雷神崇拜的传统,从而达到人(官府)、神(雷神)共治雷州,从而驯服“不用王法”的雷州先民。

结语

雷神之所以名为“陈文玉”,而不是叫“郑文玉”或其它人,是大有讲究的。事实上,陈姓是雷州的第一大姓,也是当地的世家大族。

陈姓本起源于中原,周武王灭纣建立周朝以后,舜的后人胡公满被封在陈(今河南省淮阳县)这个地方,建立了"陈国"。公元前479年,楚惠王发兵北伐,杀掉陈闵公,陈国灭亡。而陈姓子孙纷纷外迁避难求生存,其中有一支就散落在岭南一带。

随后,在第一次衣冠南渡中,中原陈姓经莆田中转后,再次南渡至雷州。并融合了当地黎、苗、白、侗等少数民族的陈氏、以及第一次逃亡到雷州的陈氏,成为雷州第一大族。

也就是说,集雷祖、雷神于一身的陈文玉,是中原汉人后裔的代表。因此,雷神除了原有的民间信仰意义外,更有其政治意义:那就是本地世家大族(利用宗教活动)与朝廷的地方官员联手管治雷州,而崇雷信仰就是他们实施管治的重要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