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训:吴国屡战屡胜,号称天下无敌,为什么却快速灭亡了?

2020-10-04 20:33:15 作者: 历史教训:吴

在春秋五霸里,吴国是唯一一个被灭亡了的国家。令人感到诧异的是,在灭亡前夕,吴国才刚参加黄池之会,独霸天下,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都达到了顶峰。然后不久之后,这个强大的国家便覆灭了。

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人对吴国的快速灭亡发生兴趣。魏文侯曾问李克吴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李克回答说:“数战数胜”。文侯对此感到不解,他说:“数战数胜,这是国家的福气啊,怎么会灭亡呢?”李克说:“数战则民罢,数胜则主骄,以骄主治罢民,所以亡也。”所谓物极必反,吴国人屡次发动战争,形成好战的民风,然而打的仗越多,国家的钱财物质与人口损耗得越大。就像赌博一样,胜仗打得多了,就会令吴王感到骄傲,以一个骄傲自大的君主来带领一群好战而疲劳的百姓去作战,结果必然是国破家亡。

因此,《司马法》说:“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战必危。”防御性的战争是保家卫国的手段,而侵略性的战争,最终会引起国家的变化,进而加速其灭亡。这是历史上的一大教训。

《左传》说吴国被越国围困多日,国人不肯抵抗,士卒皆分散,导致城门失守,越人遂屠杀吴国。

吴王夫差被迫率领群臣逃走,他们昼夜兼行,一直走了三天三夜,最终抵达余杭山。吴王胸中烦闷,忧愁万千,他的目光茫然,步伐混乱,因肚子饥饿,只得随意吞食生稻,伏地饮水。吴王问左右之人说:“这是神秘东西?”左右之人回答说:“这是生稻。”吴王说:“这大概是公孙圣之前说过的‘不得火食,走傽偟’吧!”王孙骆宽慰说:“大王吃饱了饭,咱们赶紧逃命吧。前面有一座胥山,西边有许多崎岖不平的地方,可供藏匿。”

吴王走了一会,发现生瓜已经长熟,便摘下来吃。他对左右之人说:“为什么冬天了还有瓜长出来,附近的人为什么不吃掉它呢?”左右之人回答说:“这是‘粪种之物’,不是人吃的。”吴王便问道:“什么叫‘粪种之物’?”左右之人说:“盛夏之时,人们吃掉生瓜,将残皮扔在路边,瓜籽生出秋霜,又长出瓜来,因为它不是好东西,所有人都不吃。”吴王感叹说:“这是伍子胥所说的‘旦食’啊。”

吴王对太宰嚭说:“我之前杀死公孙圣,将其尸体丢弃在胥山之上,因此感到害怕,步伐不敢迈进,内心不愿前往。”太宰嚭说:“生与死、成与败就在眼前,都到这时候了,还能考虑要不要回避吗?”吴王说:“然而,冥报会没有么?你试着到前面去呼叫一下。如果公孙圣的亡灵还在,一定会有回应的。”说完,大呼三声“公孙圣!”从山中也听到了三声回响,三呼三应,吴王仰天长叹说:“寡人还能够回到过去吗?寡人愿世世代代得到公孙圣的辅佐?”

不久,越兵追至,包围吴王,大夫种在军中。范蠡派人来历数吴王的罪过,说:“大王有五大罪过,是否想要知道呢?大王诛杀忠臣伍子胥,这不是第一大罪过么?又杀害敢于正言直谏的公孙圣,这不是第二大罪过么?齐国并没有得罪吴国,大王却引兵北上入侵其国境,导致齐国人社稷荒芜、妻离子散,这不是第三大罪过么?;越王居住在东方偏僻的地方,也曾拜服于大王,大王却通过战争俘虏了他,待之如奴仆,这是第四大罪过;太宰嚭是一个奸邪佞谄的小人,大王却重用他,一切皆听其决断,这不是第五大罪过么?

吴王惭愧地说:“我如今明白过来了。”

越王勾践与吴国进行决战,吴军三战三败。

冬季十一月,越国灭亡吴国,《史记》说:越王愿意让吴王到甬东去居住养老,吴王辞谢说:“寡人已经年老了,哪里还能像臣子一样侍奉您呢?”于是自缢而死,越人归其尸身。

那么越王是否真的想留吴王活口呢?根据《国语》《左传》等书的记载,越王对是否还杀吴王确实产生过犹豫的心理。一方面,在春秋时代灭人国家、亡其社稷,与礼法的传统不符;另一方面越王确实动了怜悯之心。

当初,越国军队攻入吴国,吴军不战自溃。吴王派王孙洛肉袒膝行,乞求与越国和谈,对越王说:“孤臣夫差当年曾得罪于您,夫差现在不敢违逆您的意志。如今君王只要抬起玉趾诛杀孤臣夫差,夫差愿意像当时在会稽那样,服侍于您。”越王想要答应吴王的投降请求,范蠡劝告说:“天道不远,五年内就会反复。当初上天吧越国交给了吴国,吴王不肯接受,大王如今也要违背天意吗?”越王醒悟,回答说:“对!”于是,不答应吴王的投降请求。吴国使者回去后,又一次前来投降,语气更加低下、对待越王的礼节更加尊崇,而且还请求以金玉子女为代价来大臣和议。越王又想要答应吴王的投降条件,范蠡急忙说:“谋划了十年的复仇大业,却在一天之中舍弃掉,这样做可以吗?”越王说:“吴王都这么屈辱求和了,我不忍心再接见他的使者,请您帮忙出面拒绝吧。”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