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礼文化的遗风—西府臊子面

2020-10-06 01:07:33 作者: 周礼文化的遗

怎么吃呢?就是天神、祖先首先“享用”祭品,之后,再把这些祭品分给人们去吃,意思是,人们吃到的是天神或者祖先的恩泽和福禄。

《封神榜》、《大秦帝国》中都不胜烦琐的演绎了祭祀的片段,赢稷还差点因为吃祭肉要了命,我又扯远了。

继续说周人的“馂馀之礼”。祭祀过程完成后,将祭品三牲肉剁碎,制成“汁”,即肉臊子,加上面条,在王宫按照官职大小,依次食用,称之为“馂馀之礼”,其实就是吃剩饭的礼仪。《礼记·祭统》中对馂馀的次序交待曰:“尸谡,君与卿四人馂。君起,大夫六人馂,臣馂君之馀也。大夫起,士八人馂,贱馀贵之馀也。士起,各出其具以下,陈于堂下,百官进徹之,下馀上之馀也”。

这段话是说,“尸”先用餐,吃完离开后,君王和身边的高级僚臣四人接着吃,后面依次类推,君卿吃完大夫六人吃,大夫吃完八位小官员们吃,八位小官员吃完老百姓吃,这种吃法表示的是下层接受来自上层的“福祉”,剩饭当作福祉,先人们就这样认为的,我也没办法。

其实《红楼梦》里也有这种现象,但见用餐都是贾母先吃,王夫人、王熙凤、李纨站在旁边伺候,老祖宗吃完离席,才轮到王夫人、王熙凤、李纨等,当然,老太太的孙子孙女常与老太太同席那是特殊待遇罢了。

下来说祖先们吃的这个饭,就叫臊子面。做法讲究但也不难,碗里放少许煮熟的细面条,浇上大量加了肉臊子、底菜的美味清汤,撒上葱花,一碗“薄、光、稀,汪、煎、香”的臊子面就OK啦,面条吃完后,汤倒回锅里,煮沸、继续浇下一碗面条,这样,下一层人就能吃到上一层人的“福禄”——汤了。由于汤盛面条稀,一个人不吃个十碗八碗那才叫见怪呢。

这个臊子面的风俗一直遗留到了现在,并且是西府最特色的餐饮文化之一,不过根据现代人的卫生习惯做了改进,把“福禄汤”倒掉就是了,不会再倒回锅里重复使用,但偶尔在农村婚丧嫁娶宴席中,有些地方的臊子面吃法还完全传统,但坐席的顺序铁定是先宾后主,先外后内,先长后小。

历史说长很长,说短很短,周人早已成了云烟,但是,我们今天吃的臊子面竟然和2000多年前的他们吃的是一样的饭,让人无缝穿越两千年,细想一下,这种感觉真是很神奇、很奇妙,这就是文化的力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