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刘备出谋划策的三大谋士,诸葛亮仅排名第三位

2020-10-10 13:02:10 作者: 为刘备出谋划

在益州形势不佳时,刘璋门下的老牌名士许靖想逾城投降刘备,未遂。后来成都取下了,刘备不喜欢许靖的为人,法正就劝刘备重用他。他说,许靖虽然有名无实,但他确实有名啊。您现在不重用他,大家都觉得您不尊重贤士。您就摆摆样子吧!法正善于权衡利弊,很现实。刘备当然言听计从。此时法正的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和巩固。

接着,刘备率兵五万回荆州,和孙权争利。不用说,身为谋主的法正从行,而身为股肱的诸葛亮留守成都。荆州之行可称劳而无功,而北边曹操刚刚击败张鲁占领了汉中,并留夏侯渊和张郃镇守。法正目光敏锐地看到汉中对于蜀汉的重要性暨夺取汉中的可能性,于是劝刘备与孙权谈和,挥师北上。

攻打汉中时,他们先是跟夏侯渊相持近年,最后法正出了奇策:急袭张郃,逼夏侯渊分兵一半去救,然后突袭夏侯渊,才有了老黄忠斩杀之的战果。对这套战略最高的评价,出自于曹操。曹操不相信刘备做得到,大呼“一定有人教啊!”(曹公西征,闻正之策,曰:吾故知玄德不办有此,必为人所教也。)

汉中之战,身为谋主的法正,立了大大的军功,诸葛亮在后方只是完成了任务,并无特殊表现。所以刘备称汉中王后,法正进位尚书令、护军将军,诸葛亮则未见升迁。

不幸的是,第二年,法正去世,终年四十五岁。法正之死令刘备十分感伤,连哭数日。被追谥为翼侯,是刘备时代唯一一位有谥号的大臣。法正善于奇谋,被陈寿称赞为可比曹操帐下的程昱和郭嘉。

关羽死后,刘备一意孤行东征吴国,诸葛亮没有劝住。诸葛亮后来说:如果法正在,就能劝住刘备不东行;就算东行,也不至于遭殃(“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

关于刘备伐吴的真实原因,争论很多,但显然为关羽报仇不是唯一的理由。刘备不听诸葛亮的劝阻,应该是认为诸葛亮并没有看出刘备伐吴的真实意图,否则他也不会在法正已经去世后都不带着诸葛亮。假如法正活着,以他的性格,他真有可能会支持刘备的行动,而有他在,刘备可能不会有夷陵之败。

刘备和诸葛亮,鱼水情,天下皆知。因此后来的白帝托孤于诸葛亮实属必然。因为蜀汉内部各势力斗争一直很严重。刘备的原则是依赖北方起家的人,重用荆州势力,打压四川本土势力,以求达到平衡。加上刘备对诸葛亮从一开始就寄以厚望,完全是当接班人培养的。之前不太重用确实是诸葛亮经验历练不足且常瞎出主意(如诱杀刘封逼反孟达导致荆州彻底丢失,即是听从了诸葛亮的馊主意)。

等托孤的时候,诸葛亮已经基本是个成熟的政治家了。这个时候即使法正活着也不可能让他监国,最多是法正取代李严的位置(李严也是四川势力的,后被诸葛亮免职),做为四川势力的代表成为托孤之臣之一,辅佐诸葛亮监国。而庞统更是典型的参谋,不是政治家,即使健在,也是不适合做统帅监国的。

因此单就军事谋略来说,庞统和法正可以说是刘备最倚重的谋士,堪称双翼,而在刘备的心里可能更看重法正一点(被追谥为翼侯,翼,臂膀也;是刘备时代唯一一位有谥号的大臣),诸葛亮则只能排名第三了。然而在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军政大权在握,才真正开始了以自己为主导的军事生涯,所以他是此三人中坚持到最后的最成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