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生活中常见的毛病,坑惨了两个强大王朝

2020-09-28 17:23:30 作者: 这个生活中常

唐肃宗这着急,当然也有他的道理,长安是大唐王朝的都城,拿下了长安才能彰显自家威武,这是政治账。可他却没算经济账:就算打下了长安,叛军也有后路,照样可以退到中原退到河北,这仗就没完了,更何况长安云集叛军精锐,没这么好打。倘若打下了范阳,就是瓮中捉鳖,丢了范阳的叛军,长安也迟早守不住,虽说慢点,可是稳妥!

结果,算账算不明白的唐肃宗,也吃了类似苦果:唐军猛攻长安,却是马失前蹄,不但没打下还损兵折将,不得不向回纥借兵重打,好不容易打了下来,叛军主力却如愿退走,长安被祸祸的不轻,战事更成了泥潭,接下来又活活拖到762年才打完。可唐王朝已元气大伤,中原大地也藩镇割据,盛唐的荣光,就此一去不复返……

倘若,唐王朝能够百分百执行李泌的战略,这场安史之乱,未必就是大唐的兴衰转折,相反可能是又一次新生。只可惜,一切都栽在同一个毛病——太着急。

甚至,接下来中晚唐一百多年里,那“防秋在凤翔”的困境,长安多次沦陷的灾难,国用艰难的苦楚,乃至五代十国画地为牢的乱世。多少痛苦的历史画面与教训,倘若之前唐玄宗唐肃宗父子,能够多一点冷静,少一点着急,至少会大不一样。

唐玄宗的着急,有他的理由,唐肃宗的着急,有他的算盘。但所有的理由,都掩盖不了抉择失误的败笔。大事面前,少一点着急,多一点冷静,关乎的就是国运。

三、大宋王朝也踩坑

安史之乱近四个世纪后,即公元1126年,同样是关于“着急”的历史考验,也摆在了北宋王朝面前。

当时的北宋王朝,“联金灭辽”一步错,接着就是步步坑,被金军一口气打到了汴京城下,吓得宋徽宗“禅让”后撒腿跑路,汴京城也被数万金兵猛攻狠打,眼看就是要歇菜的节奏。但其实局势,并没有这么糟。

因为此时的金军,别看刚吞并了辽国,实力看上去如日中天,其实只是个暴发户,还是个家底不太厚的暴发户。就以1126年春的战略态势来说,先是金军第一次攻打汴京失败,不得不仓皇北退。其西路军也在太原城下拖得师老兵疲。只要北宋能够抓住战机冷静应对,凭着主力尤存的西军部队,完全有能力吃掉其精锐主力。未来的“靖康之耻”,原本不会发生。

但就是在这大好机会前,北宋开始了“谜之操作”。主持战事的北宋枢密院事许翰,一个劲死催名将种师中救援太原。救援太原是没错,可当时的宋军,连粮食和军械都没有到位,对面的金军以逸待劳,谁胜谁败一目了然。可许翰们却看不到:在他们看来,大宋文贵武贱,武将就得服从命令,饿着肚子也得给我打。更重要的是,他们太猴急,恨不得明天就杀退金军,还大宋一个天下太平。于是不管不顾,各种死催。

尤其让人无语的是,许翰写给种师中的书信,还出现了“逗挠玩寇”的字眼,这对于忠心报国的种师中,自然是莫大的羞辱。于是明知必死,宋军还是上路了,吃着黑豆作战的宋军,不出意外遇到了金军埋伏,然后一场大战,刚开打箭弩就用光,只能饿着肚子拼杀,直到全军覆没……

北宋王朝保卫汴京的最后家底,就在许翰的“着急”里赔光,接下来的靖康之耻,把北宋的国祚也完全赔上。倘若不那么着急,这事儿,本不该这样。

“太着急”的毛病,把唐宋全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