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话中秋习俗

2020-09-30 23:52:50 作者: 金秋时节话中

中秋节的主要习俗有:祭月、赏月、观花灯、吃月饼。据史料记载,月饼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这可以说是我国月饼的“始祖”。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芝麻、胡桃,为月饼的制作增添了辅料,这时便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名曰“胡饼”。到了宋朝,北宋皇宫到中秋节喜欢吃一种“宫饼”,民间俗称为“小饼”、“月团”。就是苏东坡诗中的:“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怡”。

到了元朝,由于中原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朱元璋在转年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

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清代,中秋吃月饼已成为一种普遍的风俗,且制作技巧越来越高。清人袁枚《随园食单》介绍道:“酥皮月饼,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猪油作馅,食之不觉甜而香松柔腻,迥异寻常”。我国各地的中秋习俗还有:民间拜月、月光马儿、兔儿爷、中秋宴俗、舞火龙、燃宝塔灯、偷菜求郎、窃瓜祈子、中秋博饼、祭月烧香斗、乞月照月爬月、走月亮走三桥等等。

中秋赏月的习俗早在唐朝时就传入日本,起初只在贵族中盛行,后来逐渐扩展到民间。在日本,很少听到中秋节这个说法,但赏月的习惯依然受到中国影响。日本人习惯把每个月的阴历十五号夜里或当天的满月称为“十五夜”(じゅうごや),而8月15日这天的满月,还可以称为“中秋の名月”(ちゅうしゅうのめいげつ)。日本中秋不吃“月饼”而是吃“月見团子”(つきみだんご)。月見(つきみ)就是“赏月”的意思,而团子指的是一种糯米制的糕点,里面一般没有馅儿,嚼起来软软的糯糯的,日本人非常喜欢吃,也常把它用作祭神的供品。

这种“月見団子”」在八月十五和在九月十三的夜晚都要供奉,前者要摆十五个,而后者要摆十三个。另外,因为中秋时节正是芋头收获的季节,所以人们也喜欢在月前供奉芋头。此外,人们还经常在“月見団子”和“芋头”旁装饰芒草。据说芒草有辟邪的效果,古时候巫女用它来驱魔。所以在中秋之夜以芒草做装饰,也是起到一个辟邪的作用。

总之,日本的中秋节并不像我们中国一样,是一个阖家欢乐的热热闹闹的节日,而是一个非常安静的节日。人们摆上贡品,祭祀月神,祈祷丰收与家宅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