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打赢渡海登陆战,后勤有多难?

2020-09-22 01:09:23 作者: 要想打赢渡海

在对军事力量的考量中,人们大多关注兵力以及武器情况,而常常忽略后勤因素。然而,在实际作战中,后勤因素往往是至关重要的。

古代兵家常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里的粮草指的就是后勤因素。战斗力再强的部队,三天不吃饭也会士气涣散。历史上因为后勤问题而导致的战败更是不可胜数。

而不幸的是,随着历史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后勤的难度不是降低了,而是大大提高了。

以前的后勤主要指的是就是人吃的粮食与马吃的草料,其他方面的消耗较少。现代战争则大为不同。

一方面在消耗数量上。古代的士兵一日所需不过几斤粮食;现代的士兵,除了粮食之外,还有大量的其他消耗:从载具燃料到武器弹药,从易损小型零件到需要整个更换的坦克发动机,现代士兵的消耗远超过一般人的想象。

据2003年伊拉克战争期间美军的数据,平均每个士兵每天需要消耗500多公斤物资。

另一方面是现代后勤物资构成的极端复杂。如果把现代军队视作一个机器,那这个机器的复杂程度超过了绝大多数读者老爷的想象。种类繁多的武器必将给后勤带来严重的负担,各种不同物资之间的调配也是个极端复杂的问题。

二战中,德军的各种军需品的种类高达4万多种。盟军在诺曼底登陆之前,调集了562名专家和技术人员专门制定后勤计划,仅海军方面的后勤计划就长达700多页。

如果进行渡海登陆作战,由于运输手段的减少以及运输难度的增加,后勤的压力也将成倍增加。

隆美尔元帅之所以在北非战败,很大程度上是受后勤所累。

由于与补给基地意大利之间隔着地中海,再加上北非地区缺乏铁路网等基础设施,隆美尔统帅下的德意联军时刻处在补给危机之中。

首先,横跨地中海的补给船队要受到英国地中海舰队以及来自马耳他的空军力量的截击,损失程度视英国军队的活跃程度而定。

当补给物资千难万险地到达北非海岸后,问题还远未结束。尽管补给船队平均每天能运抵班加西的物资多达4000多吨,但是港口的卸载能力只有2700吨,而且,这还是理论数值,在英国空军的持续骚扰下,班加西的卸载能力很少能超过800吨。

而在补给港口与前线部队之间,又有几百公里的距离。由于缺乏良好的交通基础设施,这些物资只能依赖效率极低的汽车运输,而汽车运输本身的消耗又非常巨大。

尽管后方的补给基地堆积如山,但是前线的物资却极其短缺。于是,我们也就看到了北非战争特有的作战样式:一次短促的攻击后,隆美尔的装甲集群便不得不长时间休整。他们在等待后方的补给,待补给相对充足后,又是再一次短促的攻击,之后便又不得不停止。

隆美尔再有军事天赋,也无法克服后勤的先天困难。

在二战的其他战役中,我们也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明明有多支装甲部队,却只让一支部队充当攻击矛头,而不是多支部队齐头并进。这其实很多时候也是为后勤所累。装甲部队的消耗远高于其他部队,如果要保证装甲部队的攻击速度,那只能减少后勤保障规模。这也是无奈之举。

1982年马岛战争中的阿根廷军队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尽管阿根廷拥有地理优势,尽管在英军到达之前阿根廷就在岛上部署了1万多人的守军,但是这些守军根本没有发挥多大作用。

由于后勤能力有限,阿根廷未能及时抢运足够物资上岛,从食物、淡水、燃料、防寒装备、防寒帐篷等生活必需品,到武器、弹药、火炮、装甲车、军用卡车等军用物资,阿根廷守军统统短缺。

英国特混舰队到达之后,马岛海域遭到封锁,饥寒交迫又弹尽粮绝的阿根廷守军在几次小规模交火之后便投降了。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