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礼议之争”中,为何张璁会被明世宗培养为一代权臣?

2020-09-25 10:51:38 作者: 明朝“大礼议

更别提如果内阁制约了皇权,明世宗又为何会那么着急削除宦官集团的势力呢,毕竟司礼监本身就是为了制衡内阁而生的不是吗?

“大礼议之争”的结局草率

我们再来看这场“大礼仪之争”的事件本身,起初只是因为在礼官议定兴献王主祀称号时,“礼臣议考孝宗,改称兴献王皇叔父,援宋程颐议濮王礼以进”,但是明世宗不愿意,他就想立“兴献王”为帝。——《明史·世宗一》

恰好此时,“进士张璁言,继统不继嗣,请尊崇所生,立兴献王庙于京师”,这份奏章正好就合了明世祖的心意,所以明世宗就把这份奏章给拿到了朝堂上,请众臣集议,但是却遭到了内阁首辅“杨廷和等抗疏力争。”——《明史·世宗一》

以至于新进进士“张璁”还因为这道奏疏的缘故,被杨廷和说成是“秀才安知国家事体”,直接就被贬成了南京刑部主事,成了外官。——《张文忠公集·诗稿·卷三》

张璁画像插图

但张璁却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依旧是据理力争,始终都坚持自己的论点。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杨廷和”时任内阁首辅的缘故,地位远比“张璁”高,人脉也更广,所以附和杨廷和观点的奏疏及官员竟然多达“八十余疏二百五十余人”,而反观“张璁”,站在他这一边的却有且仅有“主事霍韬、给事中熊浃5萼议同。”——《明史·列传第七十九》

顾名思义,这是一场“张璁、 霍韬、熊浃、桂萼”等几个人对阵“二百五十余人”的“大礼议之争”,两方人数对比极为悬殊不说,这几个人还基本都是新进进士,人微言轻,甚至还有人被贬成了外官,属实是争不过杨廷和一方。

但问题也正是出在了这里,既然“张璁”一方人微言轻,那岂不是就相当于明世宗是凭借皇权意志的作用,才把这场“大礼议之争”拖到了三年吗?

很多人也就因此而认为“大礼议之争”其实就是一场“内阁阁权”与“皇权意志”的斗争,毕竟赞同明世宗的“张璁”等人实在是太弱了。而明世宗原本可以凭借皇权一句话解决的事情,却因为内阁的反对而拖了三年。

可是如果我们再来看看这场大礼议之争的结果。嘉靖三年九月,礼部尚书席书上奏,“臣书、臣璁、臣萼、臣献夫及文武诸臣皆议曰:世无二首,人无二本。孝宗皇帝,伯也,宜称皇伯考。昭圣皇太后,伯母也,宜称皇伯母。献皇帝,父也,宜称皇考。章圣皇太后,母也,宜称圣母。武宗仍称皇兄,庄肃皇后宜称皇嫂”,两方达成了一致,而且是张璁、 霍韬、熊浃、桂萼这一边占优势。——《明史·列传第八十五》

张璁画像插图

自嘉靖三年七月之时都还在为了“本生”两个字的去留据理力争,甚至还曾放言“今日有不力争者,必共击之”的杨廷和一方,却在时隔两个月后与“张璁”达成了一致,而且明显是倾向于张璁一边的。——《明史·列传第七十九》

就好比两个有着大仇且实力对比悬殊的仇人,却在两个月后成了无微不至的朋友,而且还是实力强的那个照顾实力弱的,这个结果是不是有些太过于草率呢?

那么我们再看看明世宗在嘉靖三年七月的那次廷议事件里都做了啥?

先是“遣锦衣先执为首者。于是丰熙、张翀、余翱、余宽、黄待显、陶滋、相世芳、母德纯八人,并系诏狱”,直接派锦衣卫把那几个带头反对“张璁”一方的领头人全部给逮捕了。——《明史·列传第七十九》

同为杨廷和一派的杨慎、王元正等人自然不愿意啊,故而“杨慎、王元正乃撼门大哭,众皆哭,声震阙廷。帝益怒,命收系五品以下官若干人,而令孟春等待罪”,剩下的人再次抗议,但这次抗议的对象却是明世宗,结果同样被明世宗给逮捕了,而且抓的人同样不少。——《明史·列传第七十九》

这还不算完,“翼日,编修王相等十八人俱杖死,熙等及慎、元正俱谪戍”,第二天明世宗又用出了“廷杖”,结果当场“杖死”十八人不说,杨慎、王元正等人更是直接就发配边疆了。——《明史·列传第七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