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礼议之争”中,为何张璁会被明世宗培养为一代权臣?

2020-09-25 10:51:38 作者: 明朝“大礼议

序言:明正德十六年三月,也就是公元1521年三月,明武宗驾崩,但由于明武宗并无子嗣,所以一来二去之下,时年仅14岁的“兴王”朱厚熜,也就得以凭借一个藩王的身份登基称帝,是为“明世宗”。不过明世宗继位没几个月,就因为“继统”与“继嗣”礼仪形式的问题与大臣展开了一场长达3年的“大礼仪之争”,很多人也就因此而认为是明朝的皇权意志受到了明朝内阁的制约,然而事实上,内阁势大是真,但皇权却并未受到制约,而是明世宗在找能控制内阁的代言人。

宦官画像插图

明正德十六年七月,也就是公元1521年七月,明世宗就说干就干,雷厉风行的把政治体系改革的第一步,瞄在了权势日益膨胀的“宦官集团”身上,而且手段极为强势。

“革锦衣卫所及监局寺厂司库、旗校、军士、匠役投充新设者,凡十四万八干余人”,大家想啊,十四万八千余人,这是什么概念,对于明朝官场而言,已经算得上是一场影响范围极为广泛的“大地震”了,可是这样声势浩大的事件,却是出自于一个14岁且登基没几个月的明世宗之手。——《明史·世宗一》

而且,这还只是个开始,同年,到了十一月以后,明世宗又下诏“谕各镇巡守备官,凡额外之征悉罢之”,顾名思义,就是要废除原本被派遣到各个军镇驻守的监察太监。

而这一切从开始到结束,所耗费的时间甚至都不到半年,当然,明世祖之所以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取得这样的成绩,也得益于他对宦官的态度极为严格,“御近侍甚严,有罪挞之至死,或陈尸示戒。”——《明史·宦官一》

也正是因此,无形中就给那些宦官带去了莫大的压力以及震慑,使得这些宦官不敢徇私舞弊,贪赃枉法,同时也在无形中使得宦官人人自危,只能乖乖的安分守己、恪守本分,几乎再没人敢贸贸然的越界干预朝政。

明世宗也就这样,轻轻松松就实现了预防“宦官擅权”事件发生的目的。

好比如“张佐、鲍忠,麦福、黄锦辈,虽由兴邸旧人掌司礼监,督东厂,然皆谨饬不敢大肆”,继而也就形成了一种“内臣之势,惟世宗朝少杀云”的政治情景,在明世宗登基之前频繁发生的宦官擅权事件,在世宗一代几乎没有。——《明史·宦官一》

明世宗画像插图

试问,做事如此雷厉风行且杀伐果断的明世宗,会甘心因为一个"继统"与"继嗣"礼仪形式的问题而与大臣展开一场长达三年的“大礼议之争”吗?

自然是不会甘心的!

内阁势大是真,但无法制约皇权

先不说这大礼议之争所争的内容本身,其实跟明朝政治的关联并不大,单是以明朝内阁当时的“职权范围”来看,其实也足以看出内阁属实对皇权构不成什么实质上的威胁,更别提制约皇权了。

固然在宣德年间,随着“票拟制度”的出现及应用,让明洪武年间仅仅只是“特侍左右,备顾问而已”的内阁大学士有了“参政议政”的权力,从而使得阁权日益膨胀。——《明史·职官一》

但与此同时,明宣宗其实也曾制定过一系列的措施来抑制和制衡内阁,他曾在明朝内廷中“设内书堂,而中人多通书晓文义”,培训了一批“司礼监秉笔太监”,并让其代皇帝批朱,也就是帮皇帝批阅奏章。——《明史·职官一》

同时,又让“司礼监秉笔太监”与“司礼监掌印太监”互相配合,“掌印掌理内外章奏及御前勘合。秉笔、随堂掌章奏文书,照阁票批硃”,共同参与到了“票拟”的审批与决策事务当中。——《明史·职官三》

司礼监太监插图

换言之,明宣宗正是通过提升“司礼监”的政治地位,让其掌握了“票拟”的决策权,从而在无形中使得“内阁”仅剩下了一个“议政权”,也就相当于无论内阁的权力再大,但真正说了算的其实还是皇帝自身,因为决策权始终都在皇帝的手上。那么这“内阁制约皇权”的说法也就无从谈起了。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