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诸葛亮六出祁山都不愿意替刘备报仇,他忠于汉室吗?

2020-09-25 11:58:12 作者: 为何诸葛亮六

关羽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最终命丧沙场,蜀汉的核心要地也落入到东吴的手中。刘备见兄弟惨死,意图为关羽报仇,整军练兵对东吴发动了夷陵之战,然而虽然蜀军来势汹汹大破吴军,但是在陆逊的计策下被火烧八百连营,最终刘备全军覆没,自己也病逝在了白帝城。

刘备

从战情和战果来看,蜀汉和东吴有着不共戴天之仇,不仅荆州丢失,蜀汉的开国元勋刘关张三兄弟或多或少也都因为东吴而牺牲,可是在后来的历史中蜀汉竟然没对有东吴发动过一场战场,为何刘禅和诸葛亮不替刘备报仇呢?

接下来古城浅说历史就给大家分析一下其中原因,是诸葛亮不忠?还是北伐更重要。

蜀汉的人设

众所周知,刘备出生寒门,早年穷困潦倒,颠沛流离,能够一步步从市井小市民变身为汉中王,离不开刘备的人设,刘备对外一直以仁德天下闻名,更是声称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的皇室血脉,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招揽天下英雄深得民心。更是在汉献帝接见刘备时查阅家谱确定了此为真事,天下人也都不得不称刘备为刘皇叔。竟然刘备的人设已经确立,那么他的行为举止也必须符合自己的人设才行。

刘备

公元220年,曹丕废除汉献帝自立为王,此行此举实属违背天下之大事,蜀汉集团作为汉室的拥护者自然得首当其冲替天行道,攻打曹魏才是头等大事,也必将能够得到民心的响应,然而因为刘备的冲动去打了东吴没去讨伐曹魏最终吃了苦头。诸葛亮作为蜀汉的大脑自然懂得顾全大局,个人恩怨在国家大义面前不足为谈,也为了保持蜀汉匡扶汉室的人设,所以顺应民心攻打曹魏。

曹丕

《隆中对》决策

诸葛亮在三国鼎立前就为蜀汉制定了《隆中对》的战略蓝图,其战略思想就是结盟孙权以抗击曹魏,然而如果因为关羽和刘备的战死去攻打东吴的话就违背了诸葛亮自己制定的战略计划,也自然会步入刘备的后尘。

在加上刘备攻打夷陵之战战败蜀汉的元气早已元气大伤,国力也大不如前,实力也是三国中最弱的一方,如果此时贸然进攻东吴,北魏的曹丕趁虚而入攻打蜀汉两面受敌必将灭国,要知道曹魏集团对汉中一直虎视眈眈,所以蜀汉目前的战略局势是绝对不能两面开战的。

诸葛亮

所以诸葛亮顾全大局忍辱去和孙权讲和,调养生息共同抗曹,曹魏集团的势力一直是最强的,必须要两家联合才有与之一战的能力,如果有一方灭亡,另一方势必被吞没,河蚌相争渔翁得利的道理诸葛亮还是心中有数。

北伐的好处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也说过,为报先帝,已完遗愿。这也是上文说的一点符合蜀汉的人设,向着匡扶汉室的目标前行。其次就是魏国资源太过于丰富,不论是曹丕还是曹睿,他们两人的治国能力都非常出色,而蜀汉属于天险地势,虽然有天府之国的美称但是资源发展还是有限,和曹魏相比完全不能够相提并论,所以让曹魏稳定发展两国的差距只会越拉越大,越拖胜算越低。

诸葛亮

除了以上几点,北伐更是能转移蜀国的内部矛盾,众所周知蜀汉的老一辈骨干都是北方和荆州人,入主西川和和汉中时间太短,而且后来的将士都属于降将,老一派和新一派谁都不服谁,再加上荆州的失利老一辈骨干都相继去世,新将的内部势力也占了上风,所以为了权衡新旧将的平衡,刘备在托孤前不仅任命诸葛亮为托孤大臣,更是任命新将李严为托孤副大臣。诸葛亮在刘备死后必须筹备对曹魏的进攻计划,转移矛盾到曹魏身上,若是能够打下凉州等地更能用战功鼓舞军心。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