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禄山的河北兵团,为何能席卷大唐半壁江山?甚至差点摧毁唐帝国

2020-10-02 22:41:09 作者: 安禄山的河北

安禄山作河北地区的主官,对河北境内他不信任的势力长期分而治之,例如更换主官等,导致安禄山刚起兵时河北境内的反安势力因为缺乏领导者未能及时凝聚,直到安禄山率领他的核心部队边军本部和下辖的部落兵离开河北后,反安势力揭竿而起,导致安禄山后方老巢大乱。直接关联河北基层民众的河北团结兵从未受到安禄山信任,事实也证明了安禄山的担心,在安禄山越过黄河后起兵的颜杲卿与颜真卿统帅的河北十余郡勤王联盟的主力,正是那些没有被安禄山吸收的河北团练部队。

安史之乱时河北对唐廷的离心,始于潼关失守后,安禄山抽手对付河北的起义部队,河北境内的反安势力要么被杀,要么被打散,剩下的渡海到山东分别建立了淮西军,平卢淄青镇。河北的主流民心并不想跟着安禄山反唐,只是迫于安禄山的兵锋,被迫暂时忍了。颜杲卿发檄文号召河北反正后,河北十七郡立马响应,杀掉各郡的安禄山任命的守将。安禄山实际上连河北的边军本部都没彻底搞定,平卢军是坚持反安。

河北反安势力之所以在安禄山起兵时无力化,是安禄山作为河北主官长期对河北地区他无法控制的势力进行分化削弱的结果,河北地区掌实权的高层官员基本都换上了安禄山自己的人,导致安禄山起兵时,河北的反安势力无人领导一盘散沙。河北对唐朝的离心是发生在潼关失守后,河北地区反对安禄山的人被消灭或驱逐出河北,叛军长期占领河北后,在叛军的长期统治下,河北的人心改变。

河北这个地方,在隋朝乃至更早之前的南北朝都是这样的跟中央政权离心离德,也不只是在唐朝。安史起兵,河北大族望风而降,名门崔家的子弟给安史大军开城门。唐朝还在西南续着,河北大族家里的墓志铭上,李唐就已经是伪朝了。河北各地反安也不是因为对唐有多深的感情,纯粹是自古以来造反之初都不得人心罢了。更何况安禄山盛世造反,这种阻力自然是很大的。但是安史之乱平息之后,河朔藩镇表现出更加强烈的本土化特质之后,河北原本就存在的对关洛的离心倾向就有了有形的可以依附的骨架,才最终以更加鲜明的方式呈现出来。

唐代的阿史那社尔,契苾何力,黑齿常之,高仙芝,李光弼,仆固怀恩,李克用都是外族名将,然而不忠的也就安禄山和史思明,主要是唐玄宗给安禄山的权力太大了,朝野上下早都知道安禄山必反,可玄宗就是不信。安史叛军中除了安禄山家族是粟特人,史思明是粟特还是突厥有争议,其他的都是奚(如李宝臣,张孝忠),突厥(如阿史那承庆),契丹(如孙孝哲,王武俊),其他的就是汉人(如田承嗣,薛嵩,高尚,严庄)。总的来说蕃将的比例并不高,粟特人就更少了。

古代河北是胡汉交错的边缘地区,第一,河北的范围比想象的大,可以脑补下华北平原;第二,关陇以关中平原为核心,河朔以华北平原为核心,三晋以山西盆地为核心,这些都是农耕时代,最大最精华最整块的优质耕地,有耕地自然有人口,有人口则军力强盛。第三,骑兵优势大于步兵,河朔三晋关陇都能稳定获取优质战马;综上,河朔地区,或者华北平原,一直是大统一王朝的稳定器,华北不稳则王朝不稳,华北稳,则其余都是癣疥之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