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祝家庄、曾头市为啥敢和梁山对着干?揭秘宋朝的堡寨

2020-10-06 21:37:09 作者: 《水浒传》中

《水浒传》中,梁山有很多死对头,比如祝家庄、曾头市。特别是个这个曾头市,公开叫嚣与梁山为敌,晁盖下山征讨,被曾头市射死。

相信很多人都心生疑问。朝廷官军屡次攻打梁山,高俅被击败三次,童贯被击败两次,高俅甚至被活捉上山。那么这些庄、市,哪来的实力,能让梁山军吃瘪呢?甚至还干死了梁山的大头目。

我们先卖个关子不说为什么,且从三个方面来揭秘祝家庄、曾头市种种怪现状。

一、宋朝为什么允许祝家庄、曾头市拥有军队?

众所周知,北宋太祖赵匡胤以兵变起家,为了防备武人作乱,他杯酒释兵权剥夺禁兵大将的军权,又定下种种制度,采取强干弱枝的军事政策,防备地方军队造反。

然而祝氏、曾氏两家只是区区地方豪强,怎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公开招兵买马,拥兵数千?

惟有祝家庄最豪杰,为头家长唤做祝朝奉,有三个儿子,名为祝氏三杰:长子祝龙,次子祝虎,三子祝彪。庄上自有一二千了得的庄客。——百回本《水浒传》第四十七回

这个曾头市上,共有三千余家。内有一家唤做曾家府。这老子原是大金国人,名为曾长者,生下五个孩儿,号为曾家五虎,聚集着五七千人马。——百回本《水浒传》第六十回

特别是祝家庄,联合扈家庄、李家庄,兵力居然达到一二万人,比一般地方州府的驻军还多。怎么不见朝廷出手镇压?

其实祝家庄、曾头市的原型,是北宋时流行一时的堡寨。

北宋与西夏对峙时,在西部边陲修筑了大量堡寨,这种堡寨规格不大,“寨之大者周九百步, 小者五百步;堡之大者城二百步, 小者百步。”(《宋史》卷334《徐禧传》)早期大多是戍卒居住,后来逐渐发展为军民混用。截至宋仁宗庆历元年,秦凤、鄜延、泾原、环庆四路修堡寨多达70余个,内配以兵粮,扼守交通要道,以防范西夏兵的入侵。

说到这里,其实大家应该能联想到《水浒传》中的清风寨。

没错儿,就是小李广花荣上梁山前镇守的那座军寨。清风寨的功能与陕西诸路的堡寨别无二致,清风寨位于青州地面,境内清风山、桃花山、二龙山等强盗极多,花荣的职责便是防御强盗。

祝家庄、曾头市跟清风寨不太一样,清风寨是早期的堡寨类型,从将官到士兵,全由朝廷出人出粮。起初这种堡寨战术在西夏边境发挥了巨大作用,夏军逐寨进攻,消耗不少兵力却无功而返。后来夏人学聪明了,改变了逐城攻坚战术,而是从堡寨间隙穿过去,直接进攻关中腹地。北宋在关西诸路虽有兵三十余万,但都均分到各个堡寨,每寨仅数千人,根本无法应付夏人的重点进攻,是以遭遇了几次惨重的失败。于是北宋也跟着调整思路,把禁军从堡寨中抽出来防守通都大邑,改以各地土兵防守本寨,以提高应急应变的能力。这些堡寨土兵,官方称之为弓箭手。后期的保寨,大多是弓箭手这种本乡人自行防守。

祝家庄、曾头市正是这种类型,其头目是地方豪强而不是朝廷将官,兵力也是民兵而非官兵。当然,如果严抠史实,堡寨既是官方主导,其头目必是官方委派。《水浒传》如此描述,只是艺术夸张罢了。

然而正如上文所说,堡寨兵力既然不多,战斗力肯定也强不到哪去。然而小说中祝家庄、曾头市的战斗力却丝毫不弱于官府正规军,是何道理呢?

这就引出了第二个问题:祝家庄、曾头市为何敢向强大的梁山泊叫板

祝家庄门前竖立着一对旗子,上书两行大字:填平水泊擒晁盖,踏破梁山捉宋江。曾头市更是“扎下寨栅,造下五十余辆陷车,发愿说他与我们势不两立,定要捉尽俺山寨中头领,做个对头”,气焰嚣张之极。

区区几千人马,哪来的底气挑战梁山泊呢。其实这与堡寨的特点有关,具体来说特点有三: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