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诏安县院前村:曾经的“空心村”,成了年轻人回乡创业的沃土

2020-10-04 16:09:54 作者: 漳州诏安县院

诏安院前村鸟瞰,规划整齐的房屋和成方连片的虾池尽收眼底。洪彬桐摄

10月3日,央视1套《焦点访谈》节目关注了漳州诏安县院前村。过去,这个村年轻人少,空心化严重,内生动力不足,经济也发展不起来。但是这几年,院前村却彻底变了个样:村子富了,也美了,年轻人回来的也越来越多。这种变化是怎么发生的呢?回来的这些年轻人在干什么呢?且看——

走进院前村,水泥道路宽敞整洁,三层小洋楼各具特色,新建的公厕,清澈的池塘,闽南特色的凉亭,绿树成荫,整个村子生机盎然。

院前村背靠大山,面朝大海,风景优美。但院前村的人,自嘲过去是两头都靠不上。院前村人均只有三分田,虽说靠海,但是浅海,没有大的捕捞渔船,村民们只能在海边捞海瓜子、摸鱼,过去一直是远近闻名的穷村。为了生计,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了。

村党支部书记陈洪杰早年间外出打过工、经过商。27年前,陈洪杰回到村里,是第一个回村的年轻人,那一年,他30岁。

陈洪杰第一个回村,第一个养虾,捞到浅海人工养殖的第一桶金。2003年,村民们一致推选陈洪杰为村支书,和几个陆续回村的年轻人搭班子,带领村民们共同致富。

“上任后,头等大事是搞经济,第一年过年的时候,全村有在外地工作、做生意的能人回村,我们请他们召开座谈会,研究院前村怎么样发展经济。”陈洪杰说。

村里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大家出主意,最后决定把700多亩的浅海滩涂建成养虾池。

作为第一代回村的年轻人,陈洪杰他们正年富力强、见多识广、善于经营。没钱,他们帮助村民们贷款,想方设法把养殖基地建起来。没技术,他们组织村民们外出学习养殖。就这样,陈洪杰他们带着村民们埋头苦干了十多年,虾池成了聚宝盆,村民们摆脱贫困,富了起来,院前村成了诏安县的养虾专业村。

但在这十多年间,村里的年轻人还是以外出求学和外出务工为主,年轻人依然很稀缺。直到近几年,新一代年轻村民回到村里,与父辈不同的是,他们受过学校的高层次教育,懂网络,他们带来了新的养殖理念和技术。

陈培勇从小就跟着父亲养虾,后来上大学学的也是水产专业。大学毕业后,他也曾经在外打工,做过业务员,经过深思熟虑,他还是决定回家乡发展。陈培勇回到家乡,和家人承包了村里两口养虾池。

“养虾主要是调好水质,父辈养虾,有时水质没调好,天气变化水变了,虾就不吃料,慢慢地死掉。”陈培勇受过专业的学校教育,又善于学习,他学会了用菌群调节水质。他说:“水质稳定的话,即使天气变化,虾也不会死。”

年轻人习惯于有问题找网络,打开搜索引擎和社交平台,马上就和全国的养虾人对话,技术几乎是免费获取,饲料和设备都网购,快递送到家里,这就比老一辈人大大降低了成本。

在网上了解到养虾池可以混养鱼苗,陈培勇自己到浙江、广东学习了一年,学习鱼苗孵化的技术。陈培勇学成归来,开始孵化鱼苗,放在自家的虾池里混养,一年下来,一亩虾池可以多赚一万多块钱,这项技术很快就在村里推广。

“芭乐妹妹”陈晓冬是村里陈氏家族的第一个女大学生,她大学毕业后,曾留在厦门一家上市公司上班。

“有一天一个大爷向我们求助,说村子里的芭乐卖不出去,能不能帮忙想想办法,我在网上发帖,一下子几万个人来关注,很快卖出去了,后来发现他们原来种的品种,在外面其实已经被淘汰了。”陈晓冬说。

城市水果店里好品种的芭乐一斤20多块钱,而自己家乡的芭乐一斤几毛钱,甚至卖不出去,这深深地触动了陈晓冬。2016年,她和丈夫合计之后,决定回到村里种芭乐。

大学生怎么回来种芭乐?起初村里有许多反对的声音,包括家人也不支持,觉得有点丢人。陈晓冬说:“村里人把我当做反面教材。加上种芭乐收益很差,心理压力非常大。”

当时,家里只有80岁的外公支持陈晓冬,顶着巨大的压力,陈晓冬夫妇种了42棵芭乐开始尝试。

“开始我不懂,跟我老公和80岁的外公,我们天天起早摸黑在地里研究,拿手机拍照,有个洞也要拍下来,问别人这是什么原因,各方面困难挺多的。”陈晓冬说。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