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焦记忆|各县参战民兵“土”法上马 打石夯 炒炸药

2020-09-17 18:22:29 作者: 太焦记忆|各

“一场艰苦的试制战斗打响了!大家齐心合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根据技术员讲解的每一道工序,精心粉碎、烘干、配比。干细干细的硝铵粉从粉碎机肚里吐出来,直往周围冒,满屋烟尘弥漫,三五米外看不清对方的身影。在屋里待不上十分钟,身上就会落上一层硝铵粉。扑腾起来的硝铵粉,就像故意和人作对似的,直钻鼻子,呛得大家张不开嘴,睁不开眼,又流鼻涕又流泪。火炕上烤硝铵时蒸发起来的辛涩气味,熏得人直打喷嚏。手上被蚀起了一层皮,又痒又疼。这样恶劣的劳动环境和简陋的生产条件,不要说干活,就是在旁边站一会,也会被熏得头晕眼花。民兵们一不喊苦,二不说累。经过多次反复试验,终于炒制成了炸药。”

昔阳民兵团更是直接在驻地附近因陋就简办起炸药厂,除了自己用外还支援“友军”。原铁三局一处四段保卫干事张志康,饶有兴致地讲述了昔阳民兵自制土炸药的情景:

“昔阳民兵团在社城驻扎那会儿,我亦在社城值守。工程处下拔的炸药不足,而施工现场需求量很大,昔阳民兵团便发动民兵用土办法炒炸药。民兵们从附近的社城村买来大量谷糖、找来锯末,买下硝盐,在野地里支起大锅。他们按配合比将锯末、谷糖放入锅内,加热炒成黑焦色,倒在硝盐里搅拌均匀,再用石磨磨一次,用手拌匀,安全可靠的土炸药就出锅了。”

文水民兵团炒制“土炸药”的经历同样令人刮目。团部从三营抽出八名民兵,组成“土炸药”炒制班。八人又分了打柴、粉碎、炒制三个小组。没有铁锅,用脸盆代替;没有筛子,就自己动手做;没有煤炭,就从山上打柴烧火;没有碾子粉碎化肥,就用石头捣。过去一直纳闷八路军在日寇“铁笼”政策的封锁下一无所有是怎么打地雷战的,现在民兵团又将历史重演了一遍。刚开始,由于技术不过关,发生了几次失误。说起当时的炒炸药经历,文水县老民兵张志昌一度哽咽:“刚开始,民兵们不懂炒制的工序,火候掌握不准,加热炒时,不是时间短了,就是时间长了。时间稍长,就容易着火。记得有一天,我们正在工棚里炒制。火大,锅热的快,突然,'轰'的一声,巨大火球从锅里腾空而起,正在旁边站着的两个民兵脸被烧伤,衣服被烧着,大家赶忙往他们身上泼水,火灭后衣服已烧成了破袖褂,幸亏没闹出人命。”

虽然发生了这样的事故,大家却毫不气馁。当时民兵中的“发明家”张志昌虽然只有初中文化水平,日常却爱琢磨。为了早日炒制出炸药,他每天下工后,就一个人悄悄地躲在工地后的山圪梁上,认真思考配料方案。天晚了,别的工友已经进入了梦乡,他还躺在被窝里反复琢磨。为了不影响大家休息,他干脆钻到工具房里看书、画比例。一个个想法在他的脑海里闪过,又一次次推翻;一个个配方在他的笔记本上写下,又一次次划掉,差不多每天都要熬到半夜。充分发扬了家乡英雄刘胡兰的精神,几经摸索,终于掌握了炒制炸药的关键决窍。

“土办法”,是老区民兵聪明才智的反映,一个个“土办法”,解决了施工现场的难题,提高了作业工效,节省了材料和资金。

高平县民兵团负责修建沁县区段的涵洞。修筑过程中,越往里光线越暗。虽然当时民兵连都配备了不少“马灯”,但用“马灯”照明,一是费油,二是油烟熏得人呼吸不畅,三是光线不足以照明,极易影响涵洞质量。高平民兵人人开动脑筋,他们想到农村群众有时不慎将水桶掉到井内打捞水桶时,群众常借助太阳光的反射来增强井中的光亮,顿时豁然开朗。民兵们“土洋结合”,找来几块水银镜,根据太阳光的折射原理,拼制成“反射器”,类似潜望镜,通过一个个转折,把太阳光“搬”进了阴暗的涵洞中。这一举措,既经济实惠,又复制利用了太阳光,同时无烟化照明,不受油烟熏染,有效克服了光线暗的难题,且每班还可节省二斤左右煤油。

榆次民兵团修筑牛晶坪至佛峪区段涵洞时,针对缺少拱架的现状,榆次民兵不气不馁,纷纷出主意想办法。他们采用榆次农村垒菜窖常用的土办法,在垒砌的涵洞内填满沙土,上部做成拱型,以“打土胎”的办法代替了拱架,既争取了工期,又给国家节省了大量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