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睿宗李旦提前将皇位让给唐玄宗李隆基,父慈子孝还是刀光剑影?

2020-09-21 14:02:48 作者: 唐睿宗李旦提

同时,太平公主充分利用皇帝对自己的信任,积极插手朝中事务,经营朝中势力。太平公主想做的事,李旦没有不答应的,自宰相以下官员任命,都是她一句话就决定了,由她推荐而平步青云担任要职的人数不胜其数。因此,在朝中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势力,甚至朝中的宰相有一半以上都是太平公主的人。

更为严重的是,太平公主不再安心做一个权势熏天的公主,而是积极在运作谋求拿下李隆基的太子之位,推举一位软弱容易控制的人当太子,将来继承皇位,更加方便自己专权干政,甚至觊觎帝位。如此一来,太平公主与太子李隆基的矛盾日益尖锐和公开化,已经到达了不可调和的地步。

李旦本来就性格软弱,没有决断大事的魄力和手段。因此,深受李隆基与太平公主之间矛盾的困扰。刚刚继位时,利用自己皇帝的身份,努力地稳定朝廷局面,竭尽全力地平衡中太子与公主之间的势力。三年之后,到景云三年(公元712年)时,李旦越来越感觉,这种平衡已经无法维持下去。太平公主是他唯一在世的妹妹,而且为他登基上位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实在是不忍心对她痛下杀手。而太子李隆基,由于在唐隆政变中的突出贡献,以及本身的足智多谋,其执政的班底已经形成,实力强大,李旦已经没有能力撼动其太子之位了。站在为李唐皇室责任的角度,李旦也深信大唐帝国的未来,一定属于自己的儿子李隆基,李隆基也一定有能力将祖宗留下的江山社稷推向新的辉煌。因此,到后期,保障李隆基太子之位的安全,也成了李旦的政治底线。

更让李旦忧心重重的是,他担心太子与太平公主的矛盾无法调和时,最终有一方会以军事政变的形式来解决问题,到那时自己的安全也难以保障。大唐从“神龙政变”以来的短短十余年间,已经连续发生了三次军事政变了,李旦绝不愿看到亲人之间的流血杀戮在自己的眼前再次发生。

在这样艰难复杂的心理状态下,唐睿宗李旦选择于景云三年(公元712年)七月二十五日,突然下诏,将皇位提前传给太子李隆基,自己退位为太上皇。但是,为了保证自己与妹妹太平公主的安全,朝廷三品以上官员的任命,以及一切重大刑狱有关的政务,仍由太上皇一手决断。也就是说,关键重要人物的升迁,以及关定人员生死的事情,仍然是自己说了算,虽然退位但最核心最关键的东西仍然紧紧抓在自己手中。

李旦希望通过自己的让位,让大唐帝国形成以儿子李隆基为中心的领导班子,以合法的形势保证了儿子的安全和帝国的未来。同时,也是希望以自己的退位,来告诫妹妹太平公主,在干政弄权的道路上要有所收手,退而求其次来保证自身的安全,也像自己一样,做一个清心寡欲的富贵公主,自己也会尽其所能,保障她的人生安全。

但是,李旦的美好愿望,最终却因为太平公主的不收手而没有实现。公元713年七月三日,李隆基再次以铁血的手段,带领禁军将太平公主的死党一网打尽,之后赐予太平公主三尺白绫。权倾一时的太平公主,被赐死谢幕!大唐帝国,正式进入了属于唐玄宗李隆基的时代,一个万众瞩目的盛世即将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