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辽宋谈判后,辽国不仅称臣还做了宋朝打手?网友:看看利益链

2020-10-03 19:29:47 作者: 为何辽宋谈判

战争是一直伴随着人类发展的特殊存在,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利益冲突,想要停止战争,一个比较有效的办法就是以战止战,直到其中一方被打败。

不过当双方实力相当且长期僵持不下时,战争双方也会退而求其次通过谈判解决问题。历史上大宋和辽国就有过一次谈判,这次谈判后辽国竟心甘情愿停战,而且做了大宋的打手,这是为何?

图片:战争双方僵持不下剧照

宋景德元年,辽圣宗率领辽国大批军队南下攻打宋国,辽军来势汹汹,一路上攻占了不少城池,最后打到澶州。辽军越逼越近,宋朝面临巨大危机必须尽快扳回一局,可宋军先前战斗连连失利,士兵锐气严重受挫。宋真宗为了鼓舞士气决定御驾亲征,可以说,接下来的战斗将是背水一战。

宋真宗经过长途跋涉终于来到澶州,不过此时他感到的不是疲惫而是忧虑。宋国此时已经无路可退,这场战争如果胜了,宋朝则会获得生机,要是败宋朝就完了。

宋真宗率领的部队和当地部队会合后,宋军全体士兵士气大增。不过这也不奇怪,天子身份尊崇,一般只是居于庙堂之上,很少会到一线部队作战。宋朝士兵看到天子不顾危险千里驰援,原本萎靡的士气顿时消散。可以说,宋真宗现在就是他们眼里的救命稻草,皇帝显然成了带领他们胜利的希望。

宋朝部队稍作休整后,便趁着士气正盛向敌人发起了猛烈攻击,辽军部队先前和宋军拼了许久,本来已经精疲力竭,他们万万没想到,本该同样疲惫的宋军竟然一个个像打了鸡血一般不顾一切往前冲杀。

此时的宋军仿佛是一支锐利的长矛,而对面的辽军则像一只破烂不堪的盾正处下风,辽军面对如此凶猛的攻势很快就乱了阵脚,连己方主将都被宋军射杀了,一时之间辽军士气受到严重打击。

图片:宋军全体士兵士气大增剧照

辽圣宗眼看自己的部队越打越疲惫、越打越没有士气,只得无奈作罢,向宋真宗请求议和。可能有人觉得宋真宗会趁此时部队士气正盛痛击士气低落的辽军,不过当时宋真宗并不是这么打算的。

宋朝经历过两次伐辽失败,不仅损失了大批精锐部队,而且宋朝统治集团中的一部分人产生了严重的恐辽情绪,从此谈辽色变再也不敢轻言收复幽云十六州之事。

也正因此,宋朝被迫由进攻转为防御,一心只想守住自己的窝,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可以说这场战役,宋朝一开始就根本不想打,辽军南下的消息传到京城时不少人甚至主张南逃金陵。

而且宋军在这场战役中根本就没有什么大胜的战例,其主要成就就是在澶州前线以伏驽准确射杀辽军主帅,令辽军士气受挫,但此时辽军的主力还在。

图片:射杀辽军主帅剧照

辽军孤军深入本就犯了兵家大忌,军心涣散更是让部队战力大减,所以才求和。其实,只要辽圣宗适当运作设法提振士气,其部队肯定会恢复大半元气。至于宋真宗,他只是希望辽兵撤走保住国土。所以说双方议和对彼此都有好处,要是真打,双方肯定会两败俱伤,而且战争结果也不好说。

于是双方在这种情况下便默契的坐下来开始谈判,内容大概是辽国愿意向宋朝称臣,不过,辽国如此听话还送宋朝一份边境安宁,宋朝每年应该给辽国好处,比如辽岁币银10万两、绢布20万匹。

就这样双方通过谈判很快停战收兵,这对于宋真宗和辽圣宗来说是皆大欢喜的结局,不过对一些中原士大夫来说却是一种耻辱,他们认为这就是城下之盟,有辱国格。然而正是这一城下之盟让宋朝安宁了百年之久,所以在大慧看来,宋朝签订这一盟约算是有得也有失。

图片来源于网络:中原士大夫来眼中的城下之盟

澶渊之盟十分有意思,因为它竟然让辽国心甘情愿做了宋朝打手,这是怎么回事呢?想要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就先要从关乎宋朝边境安全的幽云十六州说起。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