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女人掌权,为何武则天备受称赞,吕后和慈禧却遭人诟病

2020-10-13 09:45:52 作者: 同样是女人掌

中国古代女性社会地位比较低,别说走入仕途了,连读书的机会都很少,而有三个女人,将女性的社会地位提升到了极致,她们分别是西汉的吕后、唐朝的武则天,以及晚清时期的慈禧太后。

这三个女人,都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她们都当过太后,而在当太后期间,三人都是一手揽权。从表面来看,她们似乎都差不多,可后世对她们的评价却各不相同。那同样是女人掌权,为何武则天备受后世称赞,吕后和慈禧却遭人诟病?

要说心狠手辣,武则天同样为了权力,不惜杀死自己的女儿,对外戚长孙家族也毫不留情,凭什么她就能获得称赞呢?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公、私两方面来对比。

一、对公

对公也就是三人对国家的贡献,首先来看看武则天。武则天善于治国,还特别重用人才,狄仁杰、姚崇、宋璟等人,都是武则天提拔上来的。她打击门阀、发展科举、整顿吏治、广开言路、轻徭薄赋、与民休息。

在武则天主政期间,国家政策稳当、兵略妥善、文化复兴、百姓富裕,后世皆认为其有“贞观遗风”,也为后来唐玄宗创立“开元盛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不得不承认,唐朝虽然中途被迫经历了一段武周时期,但在此期间,唐朝的政治、文化、军事各方面,不仅没衰落,反而得到一定发展。

所以在李显复位后,群臣对武则天也没采取强硬的手段,反而很多人还怀念她执政的时候。神龙政变爆发后,姚崇在送行武则天时,还悲伤地落下泪来。这也是她最终能安享晚年的原因。

吕后最伟大的功绩,我认为是废除了挟书律(秦始皇在进行焚书时实行的一项法令)。吕后下令废除了此令,并鼓励民间藏书、献书,以及恢复旧典,这才让我国不少历史文献、文化作品得以流传下来。

她掌权期间主要提倡“无为而治”,所用的政策,都是汉高祖刘邦留下来的那套。刘邦在的时候,提倡与匈奴以和亲政策修好,原本吕后也尊重刘邦的决策,打算与匈奴和亲,避免两军开战。

当时匈奴冒顿单于派人送来一封信,上面写着不敬的话:“孤偾之君,……愿游中国。陛下独立,孤偾独居。两主不乐,无以自虞,愿以所有,易其所无。”吕后看到认为受到奇耻大辱,有意向匈奴开战。

群臣得知后赶紧劝说,说当年高祖在时,讨伐匈奴都没得到什么好处,如今汉朝经济急需恢复和发展,不宜对外开战。吕后这才改变想法,最后还是选择与匈奴和亲,单于见汉朝如此大度,便为此前的事道歉,这场战火才得以避免。

因此和武则天比起来,吕后还是缺乏一些谋略,如果不是有刘邦的政策在,如果不是有一帮理智的大臣在,吕后恐怕会做出很多不理智的决定来,导致汉朝经济急剧下滑。

慈禧掌权的时候,清朝的内忧外患已经很严重了,虽说造成这样的局面,也不能全怪慈禧,但是慈禧的所作所为,确实让清朝更加衰落。

当初对法战争中,原本清军已经取得大捷,并成功阻止法军登陆台湾,可偏偏在这重要关头,慈禧却要主动求和,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天津条约》,白白断送了良机。更是因此造成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庚子拳乱的大祸,以及《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都与慈禧的执政与决策有关,因此她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对私

毫无疑问,她们三个人掌权,都是出于对权力的欲望,武则天也不例外。但是武则天即位之后,也从未想过,要将皇位传给女儿太平公主,她犹豫的继承人,还是侄儿与亲生儿子之间。

到了晚年,武则天也想通了,侄儿再亲也不是亲生的,所以她还是决定传位给儿子。因此,就算不爆发神龙政变,武则天最后也会还政于李唐。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