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成名的贾谊,为何在唐代成为“怀才不遇”的典型?

2020-09-26 22:42:18 作者: 年少成名的贾

究竟怎样才算“怀才不遇”?在儒家用世思想盛行的古代社会,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准往往在于看他是否出任官职实施自己的政治、军事主张。那么,“不遇”主要指政治抱负未能得到施展,“才”也应指在政治、军事上的才能和谋略。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盖士之登庸,以成务为用。鲁之敬姜,妇人之聪明耳。然推其机综,以方治国,安有丈夫学文,而不达于政事哉?彼扬马之徒,有文无质,所以终乎下位也。”

在刘勰看来,士人的价值在于干实事。尽管扬雄、司马相如等人文笔出众,是著名的辞赋家,但却没有实际的政治才能,所以他们做不了很高的是必然的。

但是,本文的主人公,贾谊,不仅有文学上的才华,也有政治上的才能,却因为各种原因没来得及施展才华就英年早逝,被后来的文士,尤其是唐宋时期的诗人,奉为怀才不遇的典型。

贾谊生平:

贾谊,河南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少有才名,《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提及贾谊:“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可见,贾谊年少时就已经对儒家经典非常熟悉而且以才气闻名。

河南郡守吴公爱其才学,召置门下。不久之后,吴公因治郡考评第一,被提拔到中央,担任了主管司法的最高长官廷尉。吴廷尉便把贾谊这个人才推荐给汉文帝,推荐语称:“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同样爱才的汉文帝任这个年轻人为博士,此时的贾谊才二十出头。

这样一个年轻有为的人物很快显露出他在政治上过人的才识:“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汉书·贾谊传》)

对于一些问题,许多老先生都没有足够的才学发表议论,而贾谊却每次都能对答如流。

命运赠送的每一份礼物,都在暗中标好了价签。年纪轻轻即将走上人生巅峰的贾谊,很快迎来重大打击。

当汉文帝和大臣们商议,想提拔贾谊担任公卿之职之时。周勃、灌婴、东阳侯、冯敬等人因为嫉妒对贾谊加以诽谤,说贾谊“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也许这个年轻人的确风头太盛了,后来汉文帝就疏远了贾谊,把他任命为长沙王太傅。

谪居三年之后,文帝召回贾谊。在宣室殿上,文帝向他询问鬼神之事。才华横溢的贾谊同样给出了让文帝满意的说辞。值得一提的是,这茬儿事后来被李商隐写入诗中,嘲讽地说:“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尽管昔日视贾谊为“眼中钉、肉中刺”的同僚多半已经不在了,但汉文帝依旧没有给贾谊安排一个适合他施展才华的位置,而是任命他为梁怀王太傅。可是,我们需要知道,梁怀王是文帝最小的,也是最宠爱的儿子,让贾谊教导梁怀王,可见文帝还是非常认可贾谊的才华的。

然而,随后粱怀王因骑马不慎摔死,贾谊自责这是自己做太傅的失误,这种愧疚感一直缠绕着贾谊,于是不久便也郁郁而终。这一年,贾谊仅三十三岁。

贾谊短暂的一生,固然辉煌过、真正得到过汉文帝的赏识,而且不少政治主张都直接或间接地被采纳过。但也的确是因遭到诽谤陷害,在朝中的时间不过两年,后来英年早逝。终未登公卿之位,胸中怀有的诸多见解主张都未来得及施展。

这样的结局,对于这样一位饱读诗书,极富政治创见的才子来说,实在是充满悲剧色彩的,因此赢得了无数后人为之掬一把同情泪。

贾谊在被贬长沙后,内心非常不郁闷,经过湘水时,他想起了屈原。屈原忠而被谤、信而见疑,自然不自然地就引起了同样遭受贬谪的贾谊的强烈共鸣,于是写下了著名的《吊屈原赋》。司马迁正是看到了两人因陷害而怀才不遇的经历的类似,才将贾谊与屈原相合,写了《屈原贾生列传》。

贾谊:真正怀才不遇的典型

作为汉初最具远见卓识的政治家之一,贾谊为汉帝国的长治久安筹划了一系列的方针、计略。虽然被有明君之誉的汉文帝部分采纳了见解,但总的来说未得重用,被贬远地,三十多岁即郁郁而终而死。当后代诗人想要从前辈才人中寻觅怀才不遇类型的典型时,贾谊就是不能忽视的。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