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天下是捡便宜来的?伟人:他的军事素养在帝王中排第二

2020-09-17 17:19:07 作者: 朱元璋的天下

有了团队,就可以开始创业,开始实干,毕竟再好的团队没有做出成绩,那理论再好都是纸上谈兵。

朱元璋当然不止是个理论家,还是个实干家。一脱离郭子兴,他马上带着核心团队这24人南下滁州,一路上招兵买马,之后顺利拿下了滁州。但是滁州地狭人少,发展潜力有限,绝非能够作为争夺天下的大本营。想要有更大作为,还得物色一个更大的地盘。于是朱元璋将目光投向了应天府(也即如今的南京),之后经过几番鏖战,成功占据了应天府,拥有了一个容身与发展之地。

但此时说成功为时过早,当时的应天府四面都是实力比他强的大佬,东边有张士诚,西面有陈友谅,北边是韩林儿、刘福通,南边是方国珍,可谓四方皆强敌。

朱元璋听从了第一心腹谋士李善长之策,决定韬光养晦,蛰伏起来,便开始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战略,闷声积攒实力。

第三:知己知彼,选对战略

也正是这一时期的蛰伏发展,等到周边强敌反应过来,要来攻占朱元璋的地盘,朱元璋已经积攒起足够的实力,面对陈友谅与张士诚灼灼咄咄逼人的进攻,他带领着自己出色的团队,团结一心,共御外敌,一次次挫败了敌人的攻势,最终定下“先打陈友谅,再打张士诚”的策略。

之所以如此选择,源于朱元璋出色的识人心术与军事天赋,他认为“陈友谅志骄好生事,张士诚器小无远见”,判断若自己先与张士诚作战,喜欢挑事又骄狂蛮横的陈友谅一定会集结全部兵力在自己背后致命一击,反之,自己先与陈友谅决战,格局狭小、小富即安的张士诚一定会选择坐山观虎斗,试图“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不会插手,所以自己能全力以赴对决陈友谅。

这一番思维分析与战略选择无疑是中国军事史上最耀眼的一次,因为朱元璋这位出色的军事家有着常人难及的眼光与天赋。

此后结果也正如其所料,应天、鄱阳湖两次决战朱元璋以弱胜强、以少打多先后打败了最骄狂强大的陈友谅,吞并了其势力,壮大自身;而后他东进,消灭了最富又最喜欢和自己作对的张士诚,就此统一了黄河以南地区,获得了和最大的敌人北元决一死战的资格。

而在北伐北元的过程中,朱元璋又一次选对战略,定下“先取山东、河南,再图大都”的战略,派出徐达、常遇春率军北伐,仅用八个月就成功收复中原,把北元蒙古人赶回了蒙古草原,结束了蒙古人98年的统治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