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死前演一出戏,让大臣对李治忠心耿耿,结果却差点毁了唐朝

2020-09-21 10:50:38 作者: 李世民死前演

战国时期,齐国大将田忌被齐威王猜忌,因而被迫逃亡楚国。齐威王死后齐宣王即位,就给田忌平怨,让田忌归国,依旧担任要职。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历史上的帝王都喜欢任用被现代帝王贬黜过的人,以此收买人心,这也是一种帝王们惯用的权术。其实,很多时候,这些臣子们并非是自己犯了过错而被帝王贬官或排挤,而是故意为之,就是为了给继承人卖人情的机会。

唐太宗李世民就是深谙此术的高手。根据《资治通鉴》记载:

公元649年,李世民重病,已经到了弥留之际。帝位传承是干系国家的重要事件,李世民慎之又慎。于是趁着自己还算清醒,赶快将太子李治以及一众股肱大臣叫到翠微宫,交代一番后事。李世民的交代的主要有两方面:

首先就是交代大臣。这一方面没有什么好讲解的,无非就是说一段太子年幼,处理事务上面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诸位都是他们的长辈,希望你们好好辅佐他。这基本上都是托孤的“官方话”。

而另一方面就是对太子李治的交代了。当然,这些都是极其私密的话,有些很多东西大臣没有权利在场。因此,李世民喝退左右,对李治说道:无忌、遂良在,汝勿忧天下!无忌尽忠于我,我有天下,多其力也,我死,勿令谗人间之。

李世民留下的这帮大臣确实都是牛人,放在任何一个朝代都绝对是排上号的人物,因此有这些大臣辅佐,李治不用太过担心天下的安危,长孙无忌的功劳很大,之后你不要被他人离间了与长孙无忌之间的关系。

不过,凡事都有个“但是”。李世民接着说道:

李世(原名徐世勣也称徐茂公,被赐姓李,因此也叫李世勣,为避讳李世民的名字,因此也叫李勣)才智有余,然汝与之无恩,恐不能怀服。

很多时候,大臣的能力强不见得就是好事。当年霍光成为托孤大臣,能力强悍,对汉朝也是忠心耿耿。但是他专权啊!在他专权的这些年中,皇帝都敢废掉,倘若霍光窥窃帝位,这大汉朝还真不知道是姓“刘”还是姓“霍”呢。因此,帝王们对于权臣都是非常忌惮的。

大臣们有能力不要紧,最重要的是你能不能镇得住他!李世民为何没有大量屠杀功臣?在笔者眼里无非就是他能镇得住这些功臣!尉迟恭、长孙无忌、秦琼等人哪个不是大才,还不是被李世民治得服服帖帖?

但是李治不行啊,他被后世冠以“仁孝”的名声,其实说到底就是“懦弱”罢了。在李世民眼里,张无忌褚遂良等人不用担心,他们对唐朝忠心耿耿,但是李勣此人有大才,并且李治对他无恩,恐怕不会服气李治。

李治这么一听,心里也是着急啊,赶快问老爹咋办。李世民既然提出这个问题,自然有办法解决。于是接着说道:

我今黜之,若其即行,俟我死,汝于后用为仆射,亲任之,即荷汝恩,必致其死力;若徘徊顾望,当杀之耳。——《资治通鉴·唐纪十五》

这句话可以说是李世民生前的最后一条计策了。意思就是说我现在就贬低他的官职,若他甘心领罚,那么等到我死后,你就再重用他,这样他就会对你心生感激。不过若他不甘心受罚,依旧俳徊观望的话,就说明他心中存在异心,你一定要立刻杀了他!

果然最是无情帝王家,臣子稍微不注意就可能遭到灭族惨祸。

而李勣也是聪明,接到贬官命令:命同中书门下三品李世为叠州都督后,直接就走了,家都没回,可见他心中对于这件事是跟明镜儿似的。

李世民死后,李治也是按照李世民的交代,很快就重用了李勣,而李勣也确实如李世民所料,对李治言听计从,忠心耿耿,致其死力。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