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社会,建立人际关系,看看李斯的处世哲学,也要吸取他的教训

2020-09-23 14:10:20 作者: 进入社会,建

秦二世二年(前208年)七月,李斯因“谋反”被赵高下令诛杀,夷三族。

李斯死前,没有对权力的眷恋,仅有对儿子们的不舍:“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往后,再也不能陪儿子们了。

李斯后悔吗,也许吧。不过更多的是对儿子的愧疚。至于李斯自己,从当初见到“仓鼠”的那一刻,不就决定了为次付出一切吗?

年轻李斯初觉醒

李斯本是楚人,在郡里当一个小吏,若没有意外也许20年后,会从楚吏变成秦吏。

但有些人注定就不平凡。

我们被苹果砸到,估计揉揉脑袋,捡起来就吃了。牛顿被苹果砸了,却发现了万有引力。

我们看壶开了,不是去喊父母,就是自己赶紧把水壶提下来。瓦特却发现了蒸汽。

我们上个厕所,发现老鼠,不是被吓一跳,就是把老鼠吓一跳。

李斯上个厕所看见老鼠,却觉醒了。

粮仓的老鼠吃的“满嘴流油”的,而且见了人也不害怕;厕所的老鼠却“饥肠辘辘”,被人一吓,就赶紧逃跑,生怕被人伤害。

为什么?俩老鼠处的位置不同。我李斯难道一生就当个小吏?

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求学的李斯——不求满腹经纶,只求学得屠龙术,卖与帝王家

稷下学宫有个老头叫旬卿,这个老头可不一般,上怼天,下怼地,中间怼得诸子百家没脾气。荀子可以说除了孔圣,将诸子中有名的挨个骂了一遍,比如孟子、墨子、魏牟、陈仲…….

正因为荀子这样的另类,以儒家的身份,却教出了俩法家弟子。

一个将法家理论流传青史,一个将法家用于实践而统一六国。

一个老师教出这样出色的学生,也足以无憾了吧。

扯远了,继续说我们的李斯。

李斯这个人的目标很明确:我要获得高位。那么如何获得高位,学帝王术。

有了目标,学习才能更主动,更有效率,这一点对我们仍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学问会了,那么卖给谁呢。遍观七国,只有秦国处于冉冉上升的阶段,而且秦国纳才不看出身,能力决定一切,这是李斯决定效力秦国很的决定性因素。

李斯入秦——帝王不在家,先卖给当家的丞相

李斯入秦之时,正值吕不韦当权的时候。

想要卖东西,首先要找准那个有需求的人。对李斯来说,嬴政是终极目标,吕不韦就是跳板。

若这个跳板,能撬走嬴政,那么自己继续为他服务也不是不可能。

吕不韦对六国的战略,仍然延续昭襄王时代的战略:慢慢蚕食六国。李斯便投其所好,为其蚕食六国而服务。

当李斯见到了嬴政,便知道了这位才是自己一生辅佐的君王。

还是那句话:想要卖出去东西,需要找准买家的需求。

嬴政的需求是什么?那就是一统六国。

李斯若要在嬴政面前将自己卖出去,那么“蚕食六国”的战略就不能用了,而是吞并六国的谋略才行。

投其所好,终入帝王“法眼”

有人说是李斯的劝说,秦始皇才有了一统天下的念头。我却不这么认为。

供需关系是相对的。以一时的“巧如舌簧”,将东西卖出去,做的只是一锤子买卖。只有站到对方的立场,才是长久的生意。

李斯若没有瞅准始皇帝的想法,他能一路高升?

《史记·李斯列传》秦王乃拜斯为长史……秦王乃使其良将随其後。秦王拜斯为客卿。

殃及池鱼,关键时刻的自救

李斯正混得顺风顺水的时候,却因为郑国事件爆发,引得嬴政大怒,决定将所有的非秦国人驱逐出去。

李斯也在其中。这一次可不是闹着玩的。李斯如何自救?还是从嬴政的需求出发。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