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雁传书是假的,托人捎信靠不住,交通不便的古代怎样传递信息?

2020-09-23 20:34:49 作者: 鸿雁传书是假

通信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存在,它使人类间的交往更加便利。语言、文字的产生为文明社会的诞生奠定基础,而通信又为语言文字的传播提供了媒介,使文化在区域内广泛传播交流。在交通条件远不如现代便利的古代社会,我们的先人是如何进行长途通信的呢?一、古代通信的奇闻

由于中国古代交通不便,信息的传播渠道十分有限。关于有限的通信方式,古人幻想出大量传闻,如青鸟传书、鱼传尺素、鸿雁传书、黄耳传书等。

青鸟传书,青鸟是专门给西王母传信的部下。在晋代流传的《汉武故事》和《博物志》中,将西王母三青鸟与汉武帝联系起来。《汉武故事》中写道,西王母在七月初七见汉武帝,“忽见有青鸟从西方来集殿前”。东方朔解释说,青鸟为西王母的使者,需要“洒扫以待之”。后西王母到来,带了7个仙桃与汉武帝分食。在后来的文学作品中,青鸟成为专门送信的使者。如李白的“愿以三青鸟,更报长相思”,李商隐的“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青鸟传书

鱼传尺素,指的是在鱼肚子里塞信息,进行隐秘的传递。如《史记·陈涉世家》中记载,陈涉丹书帛曰“陈胜王”,让人把帛放在鱼肚中,以此达到政治宣传的目的。后来鱼传尺素多指用鱼形盒子来放置需要传递的信息。

真正的鸿雁传书并不存在。《汉书》中记载,苏武出使匈奴,因部下牵连而被困匈奴。后来汉昭帝继位之后,匈奴与大汉和亲。汉朝想让匈奴放回苏武等人,但匈奴不肯,谎称苏武已死。后来汉朝使者又到了匈奴,苏武的部下常惠半夜见汉使,向他描述了事情的经过。常惠教使者对单于说:“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荒泽中。”苏武这才归回汉朝。所以说,鸿雁传书不是一种具体的通信方式,而是一种相互通信的象征。

苏武

黄耳传书,来自南朝梁任昉的《述异记》。黄耳指的是陆机所养狗的名字。陆机到洛阳做官,黄耳也跟着去了洛阳。这狗“黠慧能解人语,又尝借人三百里外,犬识路自还,一日至家”。陆机因长时间没与家人联系,所以想让黄耳帮忙送信回家,“犬喜摇尾,作声应之”,陆机将信放在竹筒里,系在黄耳的脖子上。黄耳就这样沿着驿道出发,饿了就“入草噬肉取饱”,经过河流就“依渡者弭耳掉尾向之”,对人撒娇又受人怜爱,因此上船过河。上岸后“犬即腾上,速去如飞”,最后到达陆机家里,“口衔筒作声示之”,陆机的家人打开筒拿出书信,之后黄耳又向陆机家人作声,意思是可以帮忙捎回信。陆机家人还是将书信放在竹筒里,系在狗脖子上,“犬既得答,仍驰还洛”。

黄耳传书

当时人往返都要走50天的路程,黄耳只花了半个月。陆机是吴郡吴县人,也就是今天的江苏苏州地区,从洛阳到苏州,直线距离近1000公里,以狗来进行长距离传信显然是不可能的,但这也侧面反映出民间邮驿的缺乏,进而幻想通过狗来传信。二、军事通信

古代社会,相比民间通信,官方通信更为发达。为了军事的需求,建立了比较系统的烽燧传信体系。烽燧早在先秦时期就出现并使用。《墨子·号令》中提到“昼则举烽,夜则举火”,烽火台发信号就是白天放烟,晚上放火。这里的烽火台也不是单一的一座,而是每一台都相连相望。在遇到敌情时烽火台就会发出信号,周边的烽火台相继点燃,层层传递紧急军情,为边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烽火台

烽燧通信有明确的使用规范,宋代《武经总要》中记载,当敌人侵扰边境时,“马步兵五十人以上,不满五百人,放烽一炬”。之后在知道敌人想进攻时,“放烽两炬”;如果敌人在500人以上、3000人以下,也“放烽两炬”;如果敌人是500以上、1000以下的骑兵并且预谋进攻,那就放烽三炬;如果敌人聚集了3000以上的骑兵,也要放烽三炬;如果“余蕃贼千人以上,不知头数”和“余寇贼一万人以上”,就要放烽四炬。在敌人撤退之后,要放烽一炬来报平安。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