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科技赋能产业新发展:上海大学最新科技成果亮相第22届工博会

2020-09-16 15:14:57 作者: 创新科技赋能

第22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

9月15日上午,第22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以下简称工博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本届工博会以“智能、互联——赋能产业新发展”为主题,是今年首个线下举办的国家级工业展会。上海大学遴选盾构机换刀机器人、高温超导块材磁体技术、脑控机械臂抓取系统、新一代氟硅封装镀膜技术、精海7号无人艇等27项科技成果参展本次工博会。参展项目涵盖人工智能、医工结合、新材料与新技术等多个领域。

上午,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副主任刘红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任王平、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中心主任陆震,上海大学党委书记成旦红,上海大学党委常委、总会计师苟燕楠等领导莅临上海大学展台,参观我校参展项目并进行互动。领导在展会现场听取了项目教师对参展项目的介绍,仔细了解项目在助力产业发展、构建智慧城市等方面的应用情况,对我校师生的科研实力和自主创新精神给予了充分肯定。展台前,我校音乐学院师生带来一段精彩纷呈的弦乐四重奏表演,拉响了科技创新之声,为展区送来青春活力。

人工智能 机器人应用新发展

人工智能为新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我校袁建军老师团队产学研合作研制出的盾构机换刀机器人,提升了盾构机在狭窄空间的可通过性和任务可完成性,确保了极端环境条件下的作业可靠性与抓刀、换刀的精准实施。该换刀机器人系统把平均6小时的人工换刀过程缩短到24分钟,使得盾构机迅速完成换刀维护并重新开始掘进施工,避免包括人员在内的各项危险。人工智能方便人类生活,我校杨帮华老师团队自主创新,研制出基于SSVEP的脑控机械臂抓取系统,旨在帮助残障人士实现简单的物体抓取,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功能。

医工结合 技术助力病人康复

智能机器人“投身”到医疗行业会如何呢?我校田应仲老师团队所研制的智能消毒机器人能够代替工作人员进入高感染风险区域进行细菌病毒消杀,保障区域内人员安全。2020年初疫情攻坚克难的关键时刻,团队主动送“机器人”上门,广泛用于医院、社区消毒,减少了物资消耗,在此次新冠肺炎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项目组联合企业共同研发的具有喷雾+紫外消毒的第二代智能消毒机器人已经投产应用,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有助于提升我国在传染病防控领域的智能化水平。

科学技术与医学融合,技术真正落地实现,助力病人康复。基于医学云交互的个性化康复支具是我校华子恺老师团队研制的一种创新型临床应用辅具,实现3D打印、个性化定制,已在多家医院进行了近200例的临床治疗,为病人的康复治疗提供了巨大助力。蒋皆恢老师团队联合开发的自动化认知检测系统从记忆力、注意力等不同认知域实现对认知障碍患者进行初诊,解决了专业机构神经心理师缺乏的临床痛点。

乘风破浪 “精海”7号无人艇

乘风破浪,精海前行!我校彭艳老师团队研发的“精海”系列无人艇率先在我国东海、黄海、南海以及南极罗斯海等海域作业,获得我国无人艇方面的首个国家技术发明奖。无人艇主要用于执行危险以及不适于有人船只执行的任务,通过搭载不同的任务系统可执行各种巡航。目前主要应用领域为岛礁和近海浅水域等水下地形、地貌探测,可对普通测量船不能到达的水域进行数据测量、采集等工作。“精海”团队坚持以需求和问题为导向,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真正解决实际问题。

自主创新 新材料、新技术、新突破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