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代退休制度,历朝历代有何不同?究竟哪个朝代待遇最高?

2020-09-24 09:47:19 作者: 关于古代退休

养老退休,是当下社会的常态,一旦到达退休年龄,人们就可以退休在家,安享晚年。那么,若是在古代,退休制度又是怎样的呢?

古代退休制度

春秋战国时期,退休被称作致仕。何为致仕?根据《春秋公羊传》所说,“退而致仕,还禄位于君”。由此可见,春秋时期并非人人都享有退休的权利,必须要官员才能享有,除却官员以外,其他阶层是没有退休的说法。

另外,《礼记》有规定,“大夫七十而致事”,也就是说官员需要七十岁才能退休。七十岁是什么概念?在那个平均寿命六十岁的古代,要想安然无恙地活到七十岁,可谓是高寿之人。所以说,即便春秋时期官员有退休的制度,但也很少有人能够享受到这个制度。

而且因为受到《礼记》影响,在长达千年的时间里,历朝历代都遵循着七十退休这一制度,直到明清时期觉得不妥,加上皇帝恩准,方才将官员的退休年龄降了标准,即“文武官六十以上者,皆听致仕”。而且在清朝时期,级别较低的官员还能提前退休,即“参将为五十四岁,都司守备四十八岁,千总、把总四十五岁”,如此制度,总算相对合理了。

退休一词的来源

退休一词,源于唐朝著名文学家韩愈。他曾在《复志赋序》说过:“退休于居,作《复志赋》。”自此之后,逐渐流传开来,致仕就这样演变成了退休。

纵观历朝退休待遇,宋朝最高

汉朝时期,规定官员七十岁时,达到年薪两千石者,退休后可领取在位时俸禄的百分之三十作为退休工资,至于年薪没有两千石的官员,则没有退休工资。根据当时汉朝的俸禄制度来看,至少也得太守及以上官员才能拿到退休工资,再结合七十岁的门槛,能够拿到退休工资的官员其实并不多。

唐朝时期实行差别化退休工资待遇制,即功臣元勋退休后享受在位时的全部俸禄,五品官员以上享受在位时一半的俸禄,至于六品一下,“唐致仕官,非有特敕,例不给俸”。虽然六品以下不给退休工资,但为了解决他们的生活,可以发放一定土地作为补偿。

明朝时期,因朱元璋出身贫苦,所以对于官员极其苛刻。官员退休时没有退休工资,但免除其徭役赋税,若实在家里太穷,“有司月给米二石,终其身”,算是补贴。清朝时期的退休制度与明朝出入不大,但官员为了以后的养老生活,往往贪赃枉法,也因此流出了这样一句话:“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至于待遇最高的朝代,莫过于宋朝了。宋朝自神宗以后就允许带职退休,除了没有实权,待遇不变,而且朝廷为了鼓励退休,还明令官员退休晋升一级,退休后仍然享有加衔晋级、参与朝政的权力,再加上宋朝重文轻武,经济发达,官员待遇自然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