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谈一下好像无人不知的“缓称王”

2020-09-25 00:00:19 作者: 重新谈一下好

太祖下徽州,以邓愈荐,召问时务。对曰:“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太祖善之。

——《明史》 卷一百三十六

朱元璋,一个非常值得说道的皇帝,他身上的标签太多了,农民皇帝,和尚皇帝,反贪卫士等等,每一个单拎出来都可以聊,但今天行话想要聊聊他身上隐忍这一特质,也可以说这是他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当朱元璋势力壮大,连打了几次胜仗之后,他来到了徽州地面,而就在这个地方,他确定了他以后发展的战略方针,也就是当时非常有名的朱升大学士提出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而就是这个战略方针,帮助朱元璋取得了最后的成功,建立了大明朝。

朱元璋

这个战略方针中最精髓的一点就在于“缓称王”,高筑墙和广积粮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引起了非常多人的重视,比如三国时期的曹操就依靠大量的军屯来充实自己的实力,用以维持常年累月的战争消耗,最后取得了成功。但缓称王,虽然也是一个为人熟知的策略,但好像很少有人把它提到这种纲领性的高度,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貌似很多人都知道的“缓称王”。何谓缓称王?

缓称王字面意思非常容易理解,简单来说就是低调一点,不要过早的暴露自己的野心,让别人知道你的真实想法。其本质来说就是实质重于形式,抛弃表面上,名头上那些有的没的虚无部分,更加在意实际得到的好处。当然,这个缓字非常重要,这是一个时机的问题,不是立刻称王,但也不是不称王。

朱升缓称王到底牛在哪里?

意思我们既已明晰,但是缓称王到底有何种魔力?竟然能帮助农民朱八八后期获得成功?在谈这个之前,先给大家看几个例子。

两汉之间,王莽首先称帝。

三国时期,袁术首先称帝。

五胡乱华,李雄首先称王。

南北朝,刘裕首先称帝。

元末起义,韩林儿首先称帝。

明末起义,李自成首先称王。

......

细细数来,好像历朝历代,那些不懂得缓称王,着急给自己戴个大帽子的人,下场都不怎么样,不但未能享受这顶帽子带来的荣光,反而为这顶沉重的帽子所拖累,到最后落得个家破人亡,而最终的起义成果,也留给了那些隐忍的“后起之秀”。

缓称王究竟有什么好处?

1,转移矛盾的方向,避其锋芒。

农村有句俗话,人怕出名猪怕壮,虽然不能说完全正确,但的确有些道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如果你表现的太过突出,势必会引来其他各方势力的重视,而这些势力中,往往包括可以对你造成很大威胁的那股敌对势力,此时如果你的实力还没有到足够强,这股敌对势力就可能对你造成灭顶之灾。

朱元璋在元末起义的队伍中,既不是最早的那一个,初期也绝对算不上是实力最强的那一个,虽然在参加起义后慢慢取代了自己的老丈人郭子兴,也扩充了不少属于自己的势力,但仍然和当时的其他各方势力都有一些差距。朱元璋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不同于张士诚势力和徐寿辉势力与当时几乎最强的小明王不和,反而名义上一直称小明王是自己的首领,还在1361年接受了吴国公的称号。

也正是因为朱元璋的这些决策,让朱元璋方面几乎很少成为元主力军的攻击重点,毕竟那边有称王的,肯定枪打出头鸟,先收拾他们了。朱元璋成功的让矛头偏离了自己。

朱元璋

2,提升自我灵活性,抛开枷锁。

如果一股势力在既有的政治格局下宣称自己为王为帝,这一举动相当于完全站到了既有势力的对立面,基本上完全没有调和的余地,有人说那也可以投降啊,其实这不就相当于彻底失败么。但如果你没有称王称帝,这个局面就不一样了,第一你没有称王后的心理压力,不用觉得自己的举动是否符合这个角色的行为规范,第二完全可以在各大势力中左右摇摆,或者隐蔽一点的貌合神离,来实现自身的利益最大化。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