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举国伐魏的原因“复盘”,为何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2020-09-25 13:03:20 作者: 诸葛亮举国伐

先帝深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维北征。——《后出师表》

诸葛亮北伐的得失一直都是存在着很大争议的,有人认为诸葛亮不擅长用兵之法,在攻城略地上是他的短处,还有很多人认为诸葛亮北伐失利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用人不当导致的。

实际上诸葛亮能以几万的兵马和司马懿的数十万铁骑打的你来我往,让魏国主力损失惨重,足以证明诸葛亮的军事能力。此外在用人方面诸葛亮有着著名的“七观法”,可谓是深谙用人之道,失利也只是手下人的一时大意导致。但若要究其原因,那么诸葛亮晚年倾尽一国之力,坚持推进的北伐战争实则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众所周知,刘备三顾茅庐之时,诸葛亮就已经为刘备光复汉室提出了“隆中方略”,其中讲到刘备借皇室正统之名,占领荆州、益州,安民养兵,并且联合孙权,形成三足鼎立局面,之后伺机而动,从荆州和益州两翼进军曹操,即可光复汉室,入主天下。原本在汉中之战胜利后后刘备已经占据荆州与益州两州,至此“隆中方略”也算是实现了一半。可在建安二十四年,一场意外的“白衣渡江”不仅夺去了关羽的生命,更破灭了“隆中方略”的理想。

失去了荆州的蜀国真的已经丧失了和魏国敌对的实力,当时的全国一共划分为十三个州,蜀国仅仅占据益州一隅之地,况且蜀国的兵力、财力各方面和魏国相比都是相差悬殊。妄想通过北伐战胜蜀国实在是痴心妄想。

那为何明知是失败的结局,诸葛亮还一心的坚持自己的北伐大业呢?

首先是因为诸葛亮已经做好了北伐的前期准备,在农业方面他信奉足食方能足兵,不仅兴修水利,鼓励精耕细作,还施行“休士劝农”和“军屯”的策略,让将士们一边打仗一边进行耕种,利用汉中的地理条件大力发展生产。在商业方面也开辟了诸多水陆交通设施,为商业活动提供了便利。在政治上更是施行严酷的历法,并且带头提倡布衣素食,一时节俭成风。这些措施使得诸葛亮有了一定底蕴去发动战争。

另一方面,进攻亦是最好的防守。对于相对平稳的蜀国形式来说,虽然魏国存在着内乱和各种斗争,但一旦让魏国稳住了局势,那发展的速度绝对是势不可挡,到时吞并蜀国也是在所难免的事情。不论什么时候,弱者想要有还手之力,都不能任由强者恒强的不断发展,所以诸葛亮必然要出兵北伐,骚扰魏国。

其次,就如同现今某超级大国为了转移国民视线,对外发动战争一样。那时的蜀国内部看似祥和一片,实则暗藏杀机。早在诸葛亮决定认可孙权称帝时起,蜀汉的臣子们就已经划分成了不同的阵营,很多大臣站出来反对诸葛亮的做法。而后更是形成了荆州派、益州派等不同的利益团体。面对着这些,诸葛亮不可避免的也要选择发动战争,转移内部的矛盾和注意力,使得内部凝聚力增加,不仅干扰魏国的正常发展,还实现了变相维稳的结果。

最后一点就是大家常说的“不忘初心”,相信诸葛亮也是很明确这一点的。“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这是诸葛亮为了实现刘备的遗愿所立下的坚定承诺,我们能够看到诸葛亮想要匡扶汉室、辅佐刘禅的决心是多么的强。

可想而知,身处晚年的诸葛亮想要实现承诺就必须要出兵,不出兵迟早是自取灭亡,而且不出兵占据更多的属地,待他死后,刘禅以及蜀国政权必将迅速被魏国歼灭。所以面对着这一切,诸葛亮只有出兵去拼,只能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