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最后一条硬汉,他死了,明朝才算真正亡了

2020-10-06 14:06:45 作者: 明朝最后一条

赖有于岳两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西湖不止有美景,也有英雄,青山碧水有幸,埋葬了岳飞、于谦、张煌言三位英雄,并称“西湖三杰”。

张煌言,浙江宁波人,他长成的时候,正值明朝处于内忧外患之时,后金在关外虎视眈眈,流寇肆虐中原。张煌言胸怀报国之志,自幼从文习武,二十四岁那年,吴三桂献关投降,清军大举南下,连破扬州、南京、嘉定、杭州,张煌言投笔从戎,倡议勤王,奉请鲁王朱以海监国,入据舟山抗清。此后,张煌言开始了长达十九年的抗清之路。

1646年,征南大将军贝勒博洛攻破钱塘,绍兴、义乌、金华相继失守。张煌言以舟山为根据地,四处奔走求告联络义军主持抗清大业。不久后,张煌言水师在崇明岛外遭遇风暴而大败,他本人也陷入敌手,后来趁敌不备逃脱。1654年,张煌言率水师兵围崇明岛,三次入长江作战,这就是有名的三入长江之役。

1659年5月,张煌言率所部义军与郑成功的部队会合,从海路突入长江。清军在江上设置三道防线:一是将木排钉立一起,上铺泥土,架设大炮,称为木浮营;二是在金山与焦山之间用粗大的铁锁链横拦江面,称为滚江龙;三是在江岸建筑炮台,架设了数百门大炮。张煌言率部主攻,先命人潜水凿断滚江龙,然后驾乘战船,冒着炮火,夺取木浮营。江岸炮台的清军在义军的猛烈攻击下,闻风溃败,郑张联军一举攻克大运河与长江交流处的瓜洲城。

为扩大战果,郑成功和张煌言兵分两路进军。郑成功率部拿下镇江,兵围南京;张煌言则率一队水军上溯到芜湖,并以芜湖为据点,分兵四出,旬日之间光复四府三州二十四县。湘、赣、鲁、豫等地仁人志士纷纷前来投效,一时之间军威大振,江淮半壁河山为之震动。

正当抗清义师节节胜利之时,郑成功由于轻敌疏忽吃了败仗,匆匆回师福建。郑军退走后,张煌言独木难支,只好集中部下将士,溯江再上,计划入鄱阳湖,开辟江西抗清根据地。清军大队人马尾追而至,将义军包围。张煌言奋勇闯入敌阵,连刺带挑,杀伤数十名清兵,冲开一条血路,突出重围。这时,他的身边只剩下一名亲兵了。张煌言绕道皖南、浙西,奔向浙东根据地,途中他又患了疟疾,他抱着病弱之躯,经过两千余里的艰难跋涉,终于回到浙东。

此时,抗清的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郑成功渡海去收复台湾,永历政权覆灭。为了重整旗鼓,张煌言顾不得身体衰弱,立即着手组织新的义军队伍。清廷浙江提督赵廷臣写信劝降,他严词拒绝,赋诗明志:“赢得孤臣同硕果,也留正气在乾坤。”

清廷将坚持抗清的张煌言视为眼中钉,必欲除之而后快。1664年3月,清廷调集重兵围攻张煌言,双方在东海中展开激战。由于众寡悬殊,张煌言所部伤亡甚众,不得不率残部退驻舟山的一个小岛上。在清军的严密围攻下,张煌言化整为零,自己带领少数人隐居到浙东南田岛西面一个名叫悬岙的小海岛上,等待机会东山再起。

张煌言不死,明朝难灭,清朝统治者寝食难安,于是买通叛徒,趁夜突袭张煌言住处。张煌言不幸被擒,赴难时面无惧色,大义凛然,目望吴山叹道:“大好江山,可惜沦于腥膻!”临刑时,他拒绝跪而受戮,身着故国衣冠坐而受刃,观者无不落泪。张煌言死后,当地士绅敬其忠义,将他葬在杭州南屏山麓荔枝峰下,成为继岳飞、于谦以来第三位葬在西湖的英雄。张煌言就义后,南明在大陆的抵抗宣告全部覆灭,只剩明郑还在台湾苦心经营。

乾隆年间,乾隆命人整理前朝殉节诸臣,张煌言赫然在列,其牌位入“祀忠义祠”,得享定期供祭。又编篡《贰臣传》,将洪承畴、孔有德、尚可喜等人列入其中,遗臭万年。其待遇与张煌言相比,真是莫大的讽刺。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