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称“身行万里半天下”,为何苏轼自愿承担茶文化的推广使命?

2020-10-08 15:13:02 作者: 自称“身行万

中国人素来酷爱品茶,追溯过往的朝代中,以唐朝和宋朝为主要代表,宋朝在唐朝茶文化发展的基础上再创新高,并牢牢把握文人们对于茶文化的推广作用,呈现出茶品以及茶艺、茶趣多方面的蓬勃向上的新态势。在烟雾氤氲的茶饮之中,彷佛轻易看到了在雅俗共赏的茶文化引导下,宋代文人内心中平静与安逸。

一、宋朝茶叶品种繁多,精品茶种受到追捧,从繁琐制茶步骤到精美茶具的使用,展现茶文化的极致讲究

从中国产品开始正式出口进入到世界市场时,中国的茶叶就受到了来自世界的广泛赞誉。光是江南产区旗下的广阔茶树林,就足够为市场的茶叶需求买单。到了宋朝时期,人们对于茶的要求,不再仅仅局限于单一的基础饮用,而是更加注重茶的品质,静下心来仔细品味,当时茶的品种极多,不同品种茶叶的口感也各不相同。

其中比较著名的茶叶品种当属产自于建溪流域的建溪茶,以福建的武夷山地区为发源地,开始向两岸蔓延生长。众多文人前赴后继为这款茶品推广,苏轼微微嗦上一口刚泡好的建溪茶,轻轻吐出“从来佳茗似佳人”的经典传唱。

古人对于建溪茶的赞誉

后来伴随着茶树主产区的地区性南移,凤凰山处所出产的茶叶,也就是建溪茶,成为当时名气较大的新式品种,文人们描述凤凰山地区,都称其地钟灵毓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赋予了茶叶更多所谓的天地之气。

北宋时期茶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建溪茶这一门类下的小品种数量都在不停的增多。当时十分流行建溪茶下的龙凤团茶,在茶的制作工艺上进行了装饰,制造过程中将茶叶压成饼状,制成茶饼并刻上象征着吉祥如意的龙、风花纹。

朝廷将这些精品茶叶用于往来的朝贡贸易中和日常的宫廷贵族使用,皇帝也会赐予龙风团茶给朝廷中的重要官员。根据欧阳修曾的记述,就曾提到皇帝由于欣喜南郊顺利建成一座寺庙,赏赐给枢密使、中书省龙风团茶饼。对于当时大多数的普通人来说,可能几乎没有机会可以接触到类似于龙风团茶这一类的精品茶叶,从中也透露出阶级上的一些局限性。

另外还要提到的是,茶品种不断增多之外,北宋对于茶的讲究能够体现在多个方面。为了制出品质更加优良的茶叶,从最初的种植产区的选择,到成熟后采摘甚至于研磨,都经历足够苛刻的流程。

从古时带有时令气息的诗句“惊雷未破蕾,采采不盈掬”,采摘活动多在惊蛰前后集中进行,北宋的茶叶以春茶为主,然后在采摘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不能将新鲜茶叶沾上灰尘,为了尽力保障茶叶的新鲜程度,宋朝人们独辟蹊径,将刚采摘好的茶叶放入新鲜水中。

制茶过程

接着就是茶叶的深度制造,从大范围的茶叶类型来看,宋朝的茶叶基本固定在片茶和散茶两个品类。相比较于散茶只有蒸青和烘培两道程序来说,片茶的制造就要远远复杂的多,其中最有区分度的,也是最为讲究的就是研膏这一步骤。

将茶叶进行深度的压榨以及研磨,并将茶叶中尚存留的水分进行过滤压榨,再倒入专门的器具中,用木棍反复捶打,捶好之后再用热水进行冲洗,以尽力除去茶叶中自带的苦涩感,最后将研磨好的茶叶放在砖块式样的模具。成品茶叶制作好之后,各类精美的茶具应运而生,象征着地位的茶具与茶叶争相呼应,由此可见宋朝关于茶方面的极致讲究。

二、苏东坡对茶文化研究深厚,文人的社会自觉,主动承担茶文化的传播发展

宋朝茶文化进行到鼎盛状态,茶文化的背后,站着众多文人骚客的默默支撑。单是拿著名诗人苏东坡来说,自称“身行万里半天下”的他,从他现在尚还保留下来的诗文创作来看,简直是当之无愧的宋朝茶文化的推广大使,很大一部分数量的诗文中,都有提到茶。

苏轼饮茶

苏轼作为一名自由潇洒的大文人,游历过四海多处,有幸在游历中了解到各地不同的茶俗,茶成为了生活的基本标配,甚至达到了茶不离手的地步。苏轼就有幸品尝过我们上文中所提到的龙风团茶,一边在感慨“黄金易得,龙团难求”的同时,一边赞叹龙风团茶实属茶中上等精品。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