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住在归来园、自称归来子的晁补之,不是真心归隐?

2020-10-09 14:06:33 作者: 为何说:住在

首先,晁父的行为,深深地影响着晁补之。和晁补之比起来,晁瑞友的仕途之路,也是一样的不顺畅。晁瑞友二十五岁的时候,通过科举中第走入了官场。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晁瑞友一直未能得势,直到他四十八岁的时候,才升到了秘书省著作佐郎这个位置。但是,更加不幸的是,没过多久,晁瑞友便因病去世了。

而从“熙宁中,先君捐馆舍于京师,于时家在吴,贫不能以时葬”的记载中可以看出:晁瑞友为官一生,却甚是清贫。然而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晁瑞友依旧坚持为官,而没有归隐乡间。晁瑞友的这种行为,就对后来晁补之的坚持为官,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一来说,家贫使得晁补之必须得守住身上的职位;二来说,晁父的坚持,就是晁补之行动的榜样。

其次,晁补之心中一直有着重振家族的愿望。布衣出身的晁家祖先晁迥,在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之下,不但开创了晁氏一族的繁盛,还受到了当时社会上有名望之人的推崇。就是在他的带领下,晁氏一族逐渐走向了辉煌,期间通过科举考试走向仕途的文人士子不知道有多少。然而,进入徽宗时期以后,随着家族中有名望人士的去世,晁氏一族正在逐渐走向衰败。

之后,本来极有前途的晁补之、晁说之等人的失利,更是让家族的发展雪上加霜。面对家族的颓势,晁补之一直心怀不甘:抑晁氏自文庄公秉政,勋业在王室,逮今六百余年,而仕益微似不可振。这种不甘心,就支撑着晁补之不愿断绝仕途之路,使家族彻底败落。然而,事与愿违,奋发了一生的晁补之也没能带领家族再次走向辉煌。

最后,师门的影响,也是促使晁补之留在官场的一个大牵挂。十五岁时候的晁补之,就曾在自己的作品《再上苏公书》中,表达了自己对于苏轼文章的倾倒之情:不佞生十五年,知读阁下书。在这篇文章中,晁补之表达了自己对于苏轼的无限敬仰、也表明了自己迫切想要成为苏轼门生的愿望。

随后,苏轼看中了晁补之的才能,就答应了他的请求。入了苏轼门下以后,晁补之在政治立场和行为处事上,都受到了苏轼的极大影响。而苏轼在遭到贬责以后未曾放弃、还一直为官为民的行为,也是深深震撼了晁补之。所以,就算是在晁补之在因苏轼而遭到贬责的时候,他依旧选择了追随自己恩师这条路。

结语

只能说,晁补之笔下的归隐诗,只是他在官场失意后发出的感慨罢了。作为一个出身名门、身怀壮志的有才之士,晁补之怎么会毫无牵挂地走向田园生活呢?所以,在明知自己身体状况已经不甚大好的情况下,只因为接到了朝廷的委任状,晁补之就选择放弃享受田园生活,而再次走向了官场。如此鲜明的对比,难道还不能证明晁补之对于归隐的不甘愿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