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住在归来园、自称归来子的晁补之,不是真心归隐?

2020-10-09 14:06:33 作者: 为何说:住在

晁补之,苏轼的得意弟子,苏门四学士之一。他虽怀有努力事功的入仕理想,也曾全力以赴去追逐过梦想,但是现实的残酷和无情,还是使得晁补之萌生了归隐的思想,后更是把想法付之于了行动:他修筑了一座归来园,自号归来子,还多次作诗赞美陶渊明。

如果单看这些记载的话,会发现晁补之内心深处是渴望自由、向往田园生活的。但是,事实果真如此么?私以为这个说法不甚全面。因为,纵观晁补之的诗词作品和人生行动轨迹来看,会发现:晁补之其实是不愿归隐地,埋藏在他内心深处的,还是积极入仕的想法。

晁补之对于归隐的不甘心

不可否认,晁补之的确在自己的诗词作品中表达过自己对陶渊明的仰慕。元和七年,晁补之在《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中,写下了“归休但如此,便足了平生”这样的诗句。于是,有人说,通过这样的诗词,就可以看出晁补之的归隐之心。

但是,如果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就会发现这样的结论下得有些草率。当时,晁补之因校书郎官俸禄微薄、不足赡养,被迫乞补外官,得以秘阁校理通判扬州。而当时的他,尚未受到党争的牵连,依旧在朝中颇为得势。而在这种:背有靠山、自己又被生计所迫的情况下,晁补之怎么会产生归隐的想法呢?

值得一提的是,晁补之还在这个作品集中表明了自己的观点:为亲谋斗粟,无意出竞时。缅焉效一官,报国方在兹。也就是说,对于晁补之来说,“为亲谋斗粟”和“报国方在兹”本就是他最初为官的理想,在自己理想尚未实现的情况下,晁补之也不会选择掐断自己的为官之路吧?

况且,最能直观表现晁补之不甘于归隐的事实便是:生命终结的前夕,五十七岁的晁补之在接到朝廷命他去泗州为官的诏令后,他便不顾自己的身体状况强行奔赴任职地区。然而,没过多久,五十八岁的晁补之就在任职地去世了。晁补之这种倔强的行为,难道还不足以表明他渴望回归官场的决心么?

从晁补之最后的人生决定中,其实就可以看出:他这一生,是把为官入仕放在第一位的。而中间那些年所作的归隐诗,其实也就是对于生活现状不满的发泄。所以,只要一有回归朝堂的希望,晁补之就会立马表现出对朝廷知遇之恩的感谢。那么,他为何会有这么深的为官执念呢?这就得从晁补之年幼时候说起了。

晁补之为何会这么不甘心归隐

晁补之不甘于归隐的原因,可以大致分为这两个:一、主观信仰;二客观因素。

主观信仰

年少时候的晁补之,便把不少治世良臣,当作是自己的人生偶像。他曾在自己的作品中写道:少日读书,不升孔子之堂。自夔、咎繇而下,若巫咸、傅说则不逮,遭时有用,庶几学郑子产、晋叔向之为人,尚恐其远,且一国位,不足用天下。而这些榜样,就对后来的晁补之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晁补之看来,一个有理想有能力的饱学之士,就应该以百姓为重、更得为君主尽忠。受到这样的思想启迪,长大后的晁补之,一直在为积极入仕而奋斗。所以,当他得知朝廷用兵安南的时候,尚无功名在身、且“困窘贫苦,居大不易”的晁补之,便写出了《罪言》这样的好文章。

在这篇文章中,晁补之先是言明了自己不能亲自上战场的罪过,随后从方方面面论述了敌兵的可取之势。如此一篇纵论国家武备的佳作,就表明了:在晁补之的内心深处,他从来不把自己看成是一个碌碌无为的闲庸之人,而是时时刻刻都在关注国家大事,准备为国家的命运发展而付出自己的一切。

客观影响

而对晁补之一生勤勉为官造成巨大影响的客观因素,便是家族和师门了。在二者的合力影响之下,更是坚定了晁补之一生愿入官场的信念。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