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前的《人民日报》通讯,全国掀起学习杨水才精神高潮

2020-09-21 00:00:31 作者: 50年前的《

第一次听到水道杨和杨水才的名字,是在50多年前的夏天。我是一个回乡知青,顶着烈日正在生产队的田里挥汗如雨地锄玉米,队长突然来到我的身边,说:“公社通知要开一个会议,大队点名要你参加。你甭锄地了,现在就直接去开会吧!”

我把锄交给生产队长,先到村北边的兰河里简单洗了一下脸,就急急忙忙向开会的地点走去。会场就设在禹县文殊公社边庄村一个桐树园里。我汗流浃背地赶到的时候会议已经开始了。各大队参会的人散乱地坐在石头上,表情严肃地正在听一位公社革委会副主任念报纸。公社革委会副主任念的什么报纸和文章我不知道,可我听清楚了一个陌生的名字:杨水才!杨水才是河南省许昌县桂村公社水道杨大队副支部书记,退伍军人,他为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忍着病痛折磨,带领家乡人民兴修水利、植树造林、兴办学校,直至牺牲在工作岗位上。事后才知道,那次公社革委会副主任念的是一九六七年七月十三日《人民日报》,他念的那篇文章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共产主义战士——记共产党员杨水才同志的光辉事迹》的长篇通讯。

就这样,杨水才的名字很快在中国大地传播开来,他那“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和“小车不倒只管推,只要有一口气就要干革命”的口头禅,成为了激励人们攻坚克难和继续革命的精神力量。顿时,全国掀起了学习杨水才的热潮,各地来水道杨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

然而,时隔四十多年后,我作为一名老党员,有幸到水道杨杨水才纪念馆进行了参观学习。

在杨水才纪念馆门口下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杨水才同志的全身塑像。远远望去,杨水才同志好像刚从地里劳动归来,显得是那样的洒脱、那样的不卑不亢。这尊造型别致的塑像,真实地再现了杨水才同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和毅力,寓意他“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的坚强意志和决心。走进纪念馆,我完全被一幅幅图片,一篇篇文字所感染。纪念馆里,陈列着他生前用过的小推车、铁镐、土制水平仪、嫁接剪刀等,一件件原始的劳动工具,生动地再现了杨水才同志生前为改变家乡落后面貌、艰苦奋斗、带病工作的英雄壮举。杨水才同志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一个农村党支部副书记和退伍军人,虽然一生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光辉业绩,也没有给子孙后代留下金钱和财富,但是,他用“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拼搏精神,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入党誓言,诠释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为民情怀和高尚情操。

参观杨水才纪念馆,我们时时被一种精神力量所鼓舞,被一种艰苦奋斗的氛围所感染。在一尊推车的雕塑前,我们完全被一种奋力推车的塑像所吸引。这个推车的人就是杨水才同志。小车是木制的独轮车,车上放着一个大筐,筐里装满了土。杨水才同志生前有一句名言:“小车不倒只管推,只要有一口气就要干革命”。这尊塑像正体现了杨水才同志这句话。“小车不倒只管推”,其实就是一种精神,一种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革命精神。在过去的革命战争年代,许许多多的共产党员和革命战士,正是有了这种革命精神,冲锋在前,享受在后,前仆后继,不怕牺牲,为了共产主义事业和新中国的建设献出了宝贵生命。今天,重温杨水才同志这句话,更感觉到有一种鼓舞人心的精神力量。

杨水才同志作为一名具有高尚情操和为民情怀的共产党人,他虽然离开我们五十多年了,但是他那“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和“小车不倒只管推”的名言,永远激励着人们去拼搏、去奋斗,去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和敌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1/2    1 2 下一页 尾页